
- 收藏
- 加入书签
新课改背景下中学学困生深度学习的方法与策略研究
摘要:近年来,深度学习在教育领域逐渐兴起,被认为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然而,对于学困生而言,他们往往难以进入深度学习状态。本文从学习动机、思维方式和情感态度等方面探讨了影响学困生深度学习的因素,并提出相应的策略:一是激发学习动机,让学生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二是改变思维方式,引导学生用批判、质疑、反思的态度进行思考;三是培养积极的情感态度,鼓励学生勇于面对困难和挫折。这些策略不仅有助于提高学困生的学业成绩,还能促进其综合素质的发展。
关键词:学困生;深度学习;学习动机;思维方式;情感态度
一、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作为驱动学生投入学习活动的核心力量,对于学困生而言尤为重要。缺乏足够的学习动机往往导致他们在学习上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为了激发并维持学困生的学习动机,我们可以采取以下策略:
正面激励与个性化指导:教师应善用鼓励与表扬,针对学困生的具体进步给予正面反馈,帮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成长与潜力,从而增强学习的自信心。同时,关注每位学困生的独特需求与兴趣,实施个性化教学方案,让学习内容与他们的实际生活或兴趣点相结合,提升学习的吸引力。
培养自主学习能力:鉴于翻转课堂可能不适用于所有教学环境和学困生群体,我们可以采用其他策略来培养学困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例如,教师可以设计一系列具有层次性的学习任务,引导学生逐步掌握自我规划、时间管理和资源利用的能力。此外,鼓励学生参与项目式学习,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锻炼他们的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
实施探究式学习:通过设计探究式学习活动,如科学实验、社会调查、案例分析等,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这种学习方式能够促使学困生从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探索知识,进而促进深度学习的发生。
增强学习体验与情感支持:为了提升学困生的学习体验,教师应努力创造积极、互动的学习环境。通过组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辩论赛等活动,增加学习的趣味性和互动性,使学困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同时,教师应密切关注学困生的情绪变化,及时给予情感上的支持和安慰,帮助他们克服学习中的挫败感,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
综上所述,提高学困生的学习动机需要教师在多个方面下功夫。通过正面激励、个性化指导、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实施探究式学习以及增强学习体验与情感支持等措施,可以有效激发学困生的内在动力,促使他们更加积极地投入学习,进而实现深度学习。
二、思维方式
学困生在学习过程中,经常会陷入一个误区:将问题看作是一种任务或者挑战,而不是探索和理解知识的机会。这种思维方式往往导致他们无法深入思考问题,从而影响深度学习的效果。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我们需要引导学困生用批判、质疑、反思的态度进行思考。
批判性思维要求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质疑和分析,并从多个角度考虑问题。对于学困生而言,这可能是一个较大的挑战。因为他们往往缺乏自信,害怕犯错,所以很难展开全面的思考。因此,教师可以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鼓励学困生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并给予适当的指导和支持。同时,教师也要引导学生学会从不同的视角去看待问题,培养其全面思考的能力。
质疑是一种主动探索的表现,它要求学生对已有的知识或理论提出疑问,并寻求合理的解释。学困生由于自身的限制,往往难以提出具有深度和广度的问题。因此,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激发学困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鼓励他们通过独立思考来解决这些问题。此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困生学会用多种方式思考问题,如类比、归纳等,以增加其解决问题的灵活性。
反思是指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回顾和总结经验,从中汲取教训,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学困生由于缺乏有效的学习策略和方法,往往会陷入“死记硬背”的陷阱。因此,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反思活动,如角色扮演、案例分析等,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到反思的重要性。同时,教师也可以引导学困生学会记录和整理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成果,以便更好地回顾和反思。
总之,引导学困生用批判、质疑、反思的态度进行思考,不仅能够帮助他们突破思维的局限,还能增强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师应该积极创设情境,为学困生提供充分的机会,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中锻炼思维能力,从而促进深度学习的发展。
三、情感态度
(一)培养乐观的心态
学困生往往因为成绩不佳而产生自卑、沮丧等负面情绪,影响他们对学习的热情和动力。教师应该鼓励学生积极面对挑战,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情感价值观。通过表扬、鼓励和引导,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和能力,从而建立起自信和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
(二)培养坚韧的态度
学困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困难和挫折,但如果他们缺乏坚韧的意志力,就很容易放弃学习。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坚持,勇于面对难题和挫折。同时,也要教会学生如何合理安排时间和精力,提高自身的自我管理能力。只有具备坚韧不拔的品质,学困生才能在学习道路上不断前进。
(三)培养合作精神
在深度学习中,团队合作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学困生常常感到孤独和无助,难以融入团队。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与他人沟通交流,培养合作精神。通过小组合作项目、模拟实验等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相互协作,共同完成任务。这种团队合作的经历不仅能够提升学困生的社交技能,还能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团队意识。
四、实践探索
在实践探索中,我们可以采取以下策略来帮助学困生进入深度学习状态:
设定具体目标和时间规划。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兴趣,制定合理的学习目标和时间安排,让他们有明确的学习方向和任务。这样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并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
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利用网络、图书、报刊等多种渠道,为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材料。同时,教师可以组织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活动,让学生在互动中深化理解和思考。
鼓励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鼓励学生主动探索知识,参与小组讨论和合作研究。通过相互启发和交流,学生可以获得更多的信息和见解,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教师应该关注学困生的情感状态,及时给予鼓励和支持。同时,也要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自我认知,培养自信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结语
总之,对于中学学困生来说,深度学习的提升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家长、教师和社会各界都应该共同关注这一群体,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帮助。只有这样,才能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实现自身价值。
参考文献
[1]付莎莎,曹正涛,陈世军. 生物学教学中学生深度学习类群特征研究 [J]. 科教文汇, 2023, (22): 181-184. DOI:10.16871/j.
[2]郑富,李梅,王定功. 关于中学生深度学习的干预探索 [J]. 科学咨询(科技·管理), 2021, (10):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