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基于应用技术型本科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

——以建筑工程识图课程为例

赵霞 陈春芳
  
炫动漫
2022年2期
河北科技学院

摘要 :阐述了构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建筑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目的和意义。结合工程管 理专业教学的特点,构建了包括三个体系 、四个模块的较完整的应用型本院校工程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并对在教学实践活动中贯彻该体系的手段和路径提出了对策 。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院校;工程管理;实践教学体系;对策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一、教学基本建设

教学基本建设是保证学校教学、教改正常运行,提高学校整体教学质量的基础性工作。教学基本建设的质量与水平,直接表明了一个学校的教学质量与教学水平,也是评估一个学校办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的重要依据。各级教育领导部门及各高校的主管部门历来重视对高校教学基本建设的领导与投入。重视对高校教学基本建设的质量与水平的检查与评估,并通过检查评估进一步推动高校教学基本建设,不断提高其质量与水平。目前应用型本科院校在教学基本建设的硬件建设上普遍下了很大力气。为升本、评估、扩大规模准备了相对较好的物质条件。但在教学的软件建设上,可以说是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软肋”和发展的瓶颈。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师资、管理队伍素质急需提高;学科专业建设特色不明显;实验室、实习基地建设水平有待提高;课程与教材建设较为薄弱等方面。作为新建地方性本科院校,上述问题是不能回避的,学院要想发展,必须要解决上述问题,必须有计划、有系统地加强教学基本建设。

1.学科专业建设是教学基本建设的龙头。学科专业建设要与学校的人才培养方案制(修)订、师资队伍建设、课程建设、科学研究、教材建设、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教学改革与研究等有机结合,带动这些项目的建设。

2.师资队伍建设是教学基本建设的关键。要按照“引得进、留得住、用得上、干得顺”的原则,制定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选拔和培养管理办法,加快学科带头人的培养,加强学科梯队建设。加大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力度,完善教师的聘用管理和考核评价制度,努力营造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和促进人才健康成长的政策环境,建设一批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精干高效、富有开拓精神的学科梯队。

二、教学基本建设体系构建的主要措施

1.突出重点,以点带面,分层次加强优势和特色学科专业建设

根据学校定位和社会需要,我院学科专业建设要坚持“调整结构、扬优扶新、鼓励交叉、促进融合、突出重点、提高水平、形成特色”的方针,凝炼学科专业方向,汇聚学科骨干队伍,有重点、分层次建设一批有影响的重点和特色学科专业。同时要优化学科专业布局,鼓励工管文理相结合、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结合,促进传统学科专业与高新技术学科专业、新研究方向或新研究领域的交叉与集成,建成一批适应市场需求的新兴学科专业和特色学科专业。具体措施是:

一是大力发展新兴和交叉学科专业,不断寻找新的学科专业增长点。二是集中精力,加强管理,优化学科专业布局,调整学科专业结构。适度发展基础学科专业、社会科学类学科专业、人文学科专业,实现学院以工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基本定位。三是实施制度创新,建立动态的学科专业建设管理机制。引入竞争机制,强化对学科专业项目的过程和目标管理,健全学科专业建设管理责任制,设立学科专业建设奖励基金。建立学科专业建设工作奖惩制度,对有突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给予奖励。六是加强组织领导,实行分级分层次学科专业建设对全校的专业分新专业、重点专业、传统专业三个层面进行建设。

2.以“双师型”为核心,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专业教师既要精通教学,又要具有工程实践能力,具备工程师和讲师(教授)“双师型”资格和水平,这是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对教师的特殊要求,以建设这样一支具有工程应用型特色的教师队伍为核心,学院制定教师和教学管理队伍建设的具体措施是:

师资队伍建设要以学科发展为导向,以学科带头人与学术骨干建设为重点,以转换机制为核心,加大拔尖人才引进和培养的力度,进一步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建立起符合学院特点和发展方向的吸引、稳定和用好人才的运行机制。

3.改进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加强实践教学 体系建设

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我国土木工程建设管理 的方式、模式、机制发生了质的变化,“虚拟建设”、 “伙伴关系”、“项目参与方多赢”等许多国外的先进 项目管理方式逐渐被运用到我国的工程建设实践 中。近年来,全国各地大兴土木,并出现了很多项目 管理先进的工程案例以及管理失败的案例,对此,工 程管理教学需要及时总结,建立案例库。工程管理 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工程管理专业的学生 培养应参照工商管理硕士(MBA)的培养方式,在教 学中实行案例教学,进行角色情景模拟,以增长学生 的工程实践经验.

4.新应用教学方法。

《建筑工程制图与识图》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单纯的课堂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帮助并不大。想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就必须以就业需要为教学导向,根据教学内容的实际情况,将课堂教学和现场教学进行结合,使用建筑构造实训室等地点完成教学实践环节,使学生可以置身于建筑中去进行识图和实践的训练,努力增强学生综合运用多个知识点的能力。此外,如果可以使实训中的作业成果和实际的职业工作过程进行匹配,必然也会收到不错的教学效果。

三、总结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进步和开展,社会越来越要求高等教育必须缩短教育和就业的距离、更加贴近生产和实际生活。高等教育要以为社会经济效劳为根本宗旨,以职业能力作为教育的目标、根底和评价标准,适应当前市场经济对人才的培养需求。因此,探索和研究《建筑工程制图与识图》课程在教育内容、教学方式方法等方面的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钱国英.高等教育转型与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Ml.杭 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22.

[2]任条娟,刘斌.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与机制构建的 思考——以浙江树人大学为例口丄中国大学教学, 2021(2):20-22.

[3]杨桂芳,蔡安江.工科院校工程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 实践[: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4):87- 89.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