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以学生职业发展路径为核心的高速铁路客运服务专业特色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李姿惠
  
炫动漫
2022年2期
广西商业技师学院 541000

摘要:以学生为本是当代教育的核心原则,因此在职业教育中的高速铁路客运服务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应当注重关注以学生职业发展为目标引导的模式应用,积极思考该种模式的正确使用路径,挖掘专业人才的培养规律,凸显铁路行业客运服务专业特色的同时,更好地促进该专业学生职业素养的增长,为学生今后的就业奠定扎实基础,同时也能够为其他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优化提供借鉴。

关键词:高速铁路客运乘务专业;人才培养;职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一、铁路企业客运服务岗位员工职业发展路径及特色

担任铁路企业客运服务岗位的相关人员,在正式就职之前必须经过严格的岗前培训,相关内容包含仪容仪表服务质量规范、车上设施设备操作、安全管理与应急处置等培训。通过考核取得相应证书后才能上岗就任,并对正式员工也采取定期职业技能考核。高速铁路客运乘务专业对应的岗位证书一般有列车长、列车员、客运值班员、售票员,不同证书包含若干个等级,允许员工依据自身职业发展规划灵活选择不同的等级进行考取,员工取得的资格证书等级与自身的职级以及薪酬直接相关。从该角度而言,针对铁路企业客运服务专业学生的职业技能进行提升至关重要,不仅影响着学生的未来就业,同时也影响着学生的职业发展。因此在准确把握高速铁路客运服务专业特色之后,了解该专业学生未来所面临的职业环境,优化以职业发展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模式就显得意义非凡。

二、我国高速铁路客运服务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职业教育的持续发展,现阶段有关高速铁路客运服务专业人才的培养,越发重视就业因素在人才成长过程中的导向价值,关注对于学生职业技能的提升,以提高学生就业能力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发展方向。但从实际情况来看,以就业发展需求为目标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应用,存在目标定位不清晰或者是课程体系职业指向性不强等实际问题,加上缺乏灵活性以及实训条件和教学需求相差甚远等各种因素的困扰,引发各种人才培养问题,阻碍了该专业人才培养和铁路行业特色的充分结合,这对于该专业学生今后的职业成长所起到的支撑作用十分有限。因此,重新审视以学生职业发展为导向的高速铁路客运服务专业特色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和应用具有现实意义。能够有效扭转传统职业教育中人才培养模式的局限性,进一步促进人才培养和职业发展需求之间的匹配,推动职业教育学生的全面成长。

三、高速铁路客服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一)以职业能力形成为核心,重构课程体系

1.解构学科体系,设立课程模块

结合高速铁路客运服务专业本身的特色可知该专业毕业的学生能够从事的工种,包括客运员、售票员、列车长、列车员等。因此想要在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促进以学生职业发展为核心的理念,就需要尽可能保证铁路行业运输服务特色与铁路企业员工职业成长路径的匹配,有利于准确把握相关岗位人才培养的具体要求。在遵循人才培养规律的引导下,突破传统课程设置带来的局限性。以职业技能作为人才培养的主要切入口,通过专业课和基础课平行设置的方式,促进理论与实践课的平衡。具体而言,将实践课程体系按照技能训练要求划分为多个职业技能模块,做到职业技能模块和技能训练模块的同步进行,互为补充,切实提高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分别包括素质模块、岗前培训模块、职业技能鉴定初级模块和职业技能鉴定中级模块。

2.以能力训练为重点,精选课程内容

精挑细选课程内容,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性,根据必须和够用原则,适当筛选课程内容,规避死记硬背灌输式教学方法的重蹈覆辙。维持理论知识,对于学生操作能力指导作用的同时,运用实践活动的方式,切实提高学生的能力水平,通过实践促进学生对于知识的真正意义上的掌握,促进技能水平增长。

3.创新改革学分制度,灵活培养高技能学生

强调对学分制度进行创新的目的在于通过学分制度约束学生技能的增长,维持学生对于技能比武参与的积极性,并且在模块化学习以及技能比武模式的共同支持下,能够快速提高学生的岗位实操能力,确保学生对于铁路行业就业环境有快速的融入能力,能够胜任不同的客运服务岗位。

(二)实施保障措施

1.校企合作,顶岗实习,跟岗实践

依据对接岗位实际需求,融合铁路行业运输服务特点,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建立双学期制的顶岗和跟岗实习制度。具体内容是要求该专业学生在每年的8月份到次年1月份期间进行跟岗实习,1月份到6月份时间段完成顶岗实习。能够帮助该专业充分了解客运岗位实际工作内容,并通过实习的方式掌握对应的知识技能。选择1月份到6月份进行顶岗实习的目的在于借助铁路客流高峰期间的春运和暑运前期准备,强化学生对于客运岗位标准以及规范技能的掌握,同时具备一定的抗压能力,能够更好的胜任旅客运输服务工作,这对于锻炼该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效果显著,同时也能够有效帮助铁路客运企业解决高峰时段客运服务人手欠缺的问题,校企合作共赢效果显著。

2.专业教师铁路行业挂职常态化

为了促进高速铁路客运服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学生职业发展核心理念之间的融合,需要关注该专业教师专业水平的增长,无论是企业实践教学改革,或者是技术服务,都应当匹配量化考核机制,要求该专业教师保持每年不少于2个月的相关企业挂职时间。并能够将挂职成果应用于课程内容更新中,确保教学内容始终和实际用工情况相匹配,确保该专业学生始终能够接触到行业最新的知识和技能。当然也需要为该专业学生提供更多参与对外交流或者是进行培训的机会,积极推进省级以上的教学改革工作落实。

3.建立专业建设和教学质量诊断与改进机制

健全专业教学质量监控管理制度,完善课堂教学、教学评价、实习实训、毕业设计以及专业调研、人才培养方案更新、资源建设等方面质量标准建设,通过教学实施、过程监控、质量评价和持续改进,达成人才培养规格。

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重点分析以学生职业发展为核心导向的高铁客运服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路径,将职业发展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引导方向,落实职业教育改革工作,确保职业教育更好的服务于学生的职业发展,让学生在校期间就能够接触到对应专业行业最为全新的知识和技能,提高职业适应能力,也能够有效解决职业院校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梁东成.中国高速铁路的发展与规划[J].地理教育,2013(11):62.

[2]王丹丹.专业群建设背景下的空乘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究——以河北旅游职业学院为例[J].河北职业教育,2019,3(06):83-85.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