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新课改背景下中学音乐教育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摘要:新课改对中学音乐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和目标,授课教师应当根据中学生的音乐学习需求,有效改进中学音乐的教学体系,着力形成有效科学的音乐教学机制,从而提高中学音乐教育的有效性。本文针对当前我国中学音乐教育的普遍现状,分析了其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并提出了应对的策略和实施路径。抛砖引玉,希望可以给广大的中学音乐教育工作者一些思考和启发。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中学音乐教学;共性问题;应对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1.中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存在的共性问题
1.1对中学音乐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
音乐教学是中学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在当前中学生有着广泛的音乐学习需求的情况下,不少中学没能充分的认识音乐教育的重要价值。在以往应试教育背景之下,中学课程中的音乐学科仍然作为 “小课”、“副科”不受重视,大多数教育工作者对音乐的认识肤浅,甚至很多中学并不开设音乐课,或者音乐课多被其他主科科目占用。[1]学校对音乐学科的资金和师资投入明显不足,没有配备专业的音乐教育设备,使中学音乐课堂授课存在障碍,老师难以生动透彻的进行讲解,学生对于音乐教育的理解只停留在表面,音乐课堂教学发展相对迟缓。
1.2音乐教师的师资力量配置不足
我国大部分学校普遍的情况是音乐教师的教育水平不高,甚至有些学校并没有专门的音乐老师,而是让其他学科的老师去代课,[2]凸显出中学音乐教育能力水平不足的问题。部分音乐教师没掌握先进的音乐教育理论与教学方法,不能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满足学生的音乐教学需求。或者只精通理论教学,缺乏对学生进行实际音乐活动指导的能力,导致不能在中学校园培养学生的音乐特长,影响了学生音乐能力的发展,没能达到素质教育的要求。中学音乐教育缺乏很多专业水平较高的、综合能力较强的音乐老师是中学音乐教育发展的一大阻碍。[3]
1.3教学模式及教学方法缺乏科学实用性
当前中学音乐教学课堂上,学生并不是课堂的主人,填鸭式的被动学习模式仍然是主流。如此教学模式很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能激发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加之很多学生更喜欢活力朝气的前沿音乐,而中学课堂教学中的赏析歌曲大多比较呆板、老旧,学生难以提高兴趣。音乐教育的科学性和实用性比较差,对学生的成长发展的益处较小。[4]
1.4与小学音乐教学的教材衔接较少
中学音乐教育主要培养学生的音乐基本能力与音乐审美意识,但现有的音乐教材与小学音乐教学衔接不足,有知识重复现象。与中学生的音乐学习需求、音乐能力和音乐知识体系也不匹配,对音乐内容提示不深或者部分教材内容超出学生能力,导致教学活动进展不顺利,不利于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
2. 新课程改革下中学音乐教育的改革策略
2.1提高中学音乐教学的基本条件
当下教育部门已经意识到中学音乐教育教学设备建设和完善的重要性,但是音乐教育资源和设施还存在明显的欠缺和不足。应当改善音乐教学的条件,编纂适合的音乐教材,加大对音乐教育基本教学设施的投入,从软硬件两个方面完善中学教学设施的建设。首先加强对中学音乐教学设施设备的投入,增加优质的音响设备,设置各类器乐声乐的专门音乐教室,满足学生学习各类音乐的需求。其次进一步优化教材,提高中学音乐教材的应用性,在传统音乐教材的基础上,围绕新课程标准提高音乐教材的丰富性,实现对传统音乐教材的扩展。
2.2为学生营造良好的音乐学习氛围
学校应该充分利用学生日常的点滴时间,通过校园广播、校报宣传等方式向学生输送优秀的音乐作品,这样不仅提升了学生音乐学习的兴趣,还在潜移默化中培养音乐素养和鉴赏水平。学校可以组织一些定期的音乐赏析表演,让学生徜徉在音乐的海洋,通过感知音乐的无穷魅力,激发投入到音乐学习中的兴趣,在音乐课堂中不断的进行感知与体会,提高自身的音乐综合素质水平。[5]
2.3以先进的音乐教育理念指导教学模式的革新
在以往的中学音乐教学过程中存在问题,归根结底是教学理念的陈旧导致对课程标准的理解存在偏差。很多教师没有意识到中学音乐教学应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充分让学生理解音乐教育的内涵,体会音乐教育带来的无穷乐趣。中学音乐教育目的是让学生在音乐学习中提升自身的审美水平和高尚情操,而并非是让每个学生都成为艺术家。所以音乐教学过程中,不要采用抽象难懂的教学授课方式,而是应该让学生易于接受,让中学音乐课堂成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有力平台。
2.4注重音乐教学的实用性,与生活实际有效结合
中学音乐教育不应该是学生升学考试的一个助力跳板,而应该更具有实用性。音乐是一门具有美感的艺术学科,并非凌驾于生活之上,而是起源于生活,回归于生活。中学音乐教师应当创新教学内容,从生活中发现音乐,让学生做音乐课堂的主人。可以采取一些受学生喜爱又具有音乐鉴赏价值的流行歌曲,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的音乐学习热情和兴趣,另一方面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音乐鉴赏水平。
2.5 开展丰富多彩的业余音乐比赛
丰富多彩的音乐比赛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参与中学音乐教育学习的热情和动力,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挖掘学生的音乐潜能和素养。通过各种音乐比赛,学生可以充分展示自己的音乐才能,也能够通过各种比赛不断的学习进行提高。学校应该将举行课外音乐比赛做为一种常态,定期组织中学音乐老师到优秀的学校进行观摩学习,充分利用节假日组织的各种音乐文艺表演活动,不断促进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的音乐交流。这样进一步增加了中学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互动,同时也更有效的发掘音乐才能,丰富学生的音乐世界。
2.6提升教师队伍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养
中学音乐教师是中学音乐教育的主要实施者,音乐教师水平的高低影响着音乐授课质量的好坏。各学校应该提高中学音乐教师的准入门槛,不断对在校音乐教师进行定期的培训和考核,积极开展组织各种音乐教育教研交流活动,提升中学音乐教师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养。还应该有教育评价体系的构建,让学生给老师进行打分,通过各种措施不断完善中学音乐教师的教学水平以及授课表现。
3.结束语
在学生的中学阶段,音乐教育扮演着一个重要的角色,是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一个不可或缺的元素。中学音乐教育尽管在新课程改革的推动下,已经走在了正确的发展道路上,但是仍然存在着一些缺陷和不足,这需要每一位音乐教育工作者不断的付出,努力提高中学音乐教学的有效性。我们应当明确音乐教学的计划,实现中小学音乐教育的衔接,根据学生的音乐学习需求丰富音乐教学内容,改进音乐教学方法,创新音乐教学体系,解决音乐教学的现实问题。相信通过大家的不懈努力,我国的中学音乐教育一定可以走向一个新的高度。
参考文献
[1]刘静.浅析新课程下的初中音乐教学设计[J].科海故事博览·科教创新, 2010(06):80.
[2]徐静.浅析新课改背景下初中音乐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校外教育旬刊, 2014(07):164.
[3]底英芹.浅析新课程背景下初中音乐欣赏的有效性教学[J].才智, 2014(36):57-58.
[4]毕春丽.浅析新课改下的初中音乐有效课堂[J].新课程·中学, 2013(04):98-99.
[5]黄晓云.让美妙的和声在课堂上交响——中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现状浅析与新课程要求下的策略优化思考[J]. 画刊:学校艺术教育, 2013(04):4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