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双减”视域下农村初中语文作业设计创新策略研究
摘要:随着“双减”的落实,教师应对农村中学的语文作业设计进行革新,有效的减轻学生的作业压力,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发展的需求。从而提高教学实效,因此,在初中语文作业设计的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双减”政策的学科要求,对作业进行创新性设计。
关键词:“双减”;农村初中;语文作业设计;创新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随着基础教育改革工作的不断推进和落实应用,减负提质作为新教育形势下一种重要的指导思想正在被越来越多的教师关注和重视。在此背景下,农村初中语文教师也要与时俱进地转变传统的教育思想,迎合新教育形势、教育需求的同时全面优化语文教学设计工作,为学生学科学习质量的提升创造有利的外部条件。
1农村初中语文作业设计现状
农村初中阶段的学生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由于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差异,学生的个性化也逐渐显现,学习水平、认知能力、理解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呈现差异化。这就要求初中阶段语文作业设计要有梯度、有差异。然而,受教学压力等因素的影响,部分语文教师在作业设计中为了赶进度,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实际,设计的作业内容大同小异。有的教师虽然有“梯度化”“差异化”设计思路,也仅仅是补充一些“附加作业”,作业内容大体一样。因此,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语文综合能力较强的学生语文素养得不到有效提升,语文综合能力较弱的学生无法完成作业。随着“双减”政策的有效落实,教师对作业设计不断改进。然而,部分教师对“双减”政策的认识存在偏差,认为“双减”就是课后作业的“躺平”,将课后作业从“校外机构”转移到“家庭”,导致家长成为作业设计的主体,成为“家庭教师”。这样,教师的作业设计就不会以“育人功能”“育人特色”“素质教育特色”等为主导,会更多地将“家长任务”设计到课后作业中,让家长成为学生完成作业的助手,有的家长甚至成为完成作业的主体。学生和家长为完成作业会一同参与,这看似“减负”,实质上在“增负”。这样的作业设计,对学生自主学习、巩固知识没有多大作用。部分教师在语文作业设计过程中,存在照抄教辅资料、局限课后习题、局限考试内容等问题,影响作业设计的科学性、合理性和有效性,难以发挥作业应有的作用。
2“双减”视域下农村初中语文作业设计创新策略
2.1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创新作业设计的形式
在现阶段初中语文作业设计过程中,初中语文教师为了提升整体课堂教学的效率,需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教学手段,譬如多媒体技术能够把抽象的语文作业变得更加的直观具体,初中生通过观看课件来完成语文作业,在此种作业的形式下,使得学生们的注意力被课件所吸引,并且能够在直观的展示中加深记忆,巩固语文课堂中所学的基础知识,以此来达到提升语文作业质量的目的,实现初中语文作业的优化,构建高效的初中语文课堂。
2.2合理化设计作业内容
“双减”政策出台的目的是为了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对教育生态进行优化整治,实现教育工作的提质增效。为确保该目标能够有效达成,在教育工作开展的过程中,教师应当贯彻落实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由于学生存在着个体差异,其综合素质或者能力水平不尽相同,因此,相同的教学内容无法保证每名学生的实际需求都得到充分满足。有的作业内容对于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来说相对困难,但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来说却相对简单,无法有效促进其进一步发展。因此,在对初中语文作业进行设计时,教师须对作业内容进行合理化的分层设计,对学习能力不同的学生区别对待,有效落实因材施教策略。在对作业内容进行设计的过程中,教师首先需要明确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要求,根据学生能力水平的差异布置不同的语文作业,使得作业拥有良好的层次性;其次,教师需要对作业难度进行合理把控,做好“减负”工作,并注重多学科融合,将语文知识向外延伸拓展。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获得良好的学习体验,还可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进一步发展
2.3多层次的作业设计
伴随着“双减”政策的不断落实,作业布置不仅是为了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更是为了检验作业能否减负增效,提高学生素质。根据学校的实际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灵活的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举例来说,如果作业不分层,那么基础好的学生可以顺利、高效地完成作业,中等水平的学生也许可以做得到,但是效果不太好,对于语文成绩差的学生来说,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而且,无法完成的学生会逐渐对语文失去兴趣。教师应紧紧抓住教材内容,注重语文作业布置,实施多层次的作业设计,以提高教学效率。举例来说,把适当的基本题型布置为学生在作业中必须完成的内容,然后再加上一些较难的题型,开放给学习能力强的学生。
2.4减少作业数量
科学减少作业数量是实现减负提质目标的基础和前提,只有作业数量能够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才能够推动教师不断优化课后作业的设计工作,从学生实际学习需要出发,提高作业设计的合理性和科学性。通过减少作业数量的教学优化举措,为学生解放头脑投入自身语文综合能力的实践活动创造条件和机会。基于此,在优化农村语文作业设计的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必须紧扣双减教育政策的实际要求,从学生实际学情出发,科学减少作业数量以及作业内容,通过优质的作业内容充分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在高效完成作业的学习实践中科学提高课堂学习质量。
结语
综上所述,“双减”政策背景下,对农村初中语文作业进行创新设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是提升教育教学质量,落实国家教育方针,体现立德树人教育任务,整治教育生态的重要举措。所以,教师应当深入研究“双减”政策,摒弃枯燥、单一、海量的作业设计模式,适时创新作业设计策略,确保农村初中语文作业设计的实效性,从而凸显作业的价值与功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甘贤平.“双减”背景下初中语文作业创新设计策略分析[J].新课程,2022(23):10-11.
[2]吕银莲.“双减”政策下初中语文作业创新设计路径探析[J].新课程,2022(19):6-7.
[3]田佳禾.优化初中语文作业,提高语文教学质量[J].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22(2):255.
[4]俞秋安.落实“减负增效”,优化初中语文作业设计[J].学苑教育,2022(22):74-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