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基于思维导图与模型建构进行“细胞器之间的分工合作(一)”的教学设计
摘要:设计“细胞器之间的分工合作(第一课时)”教学,学生使用思维导图形成细胞器知识体系,通过构建细胞结构三维模型使抽象的知识形象化。教师利用文香智慧黑板实时展示学生合作探究的成果,在轻松的氛围里解决问题、锻炼思维、提升能力,同时突破教学中的重难点,实现高效课堂。
关键词:思维导图;建构模型;文香智慧黑板;分组探究
1 教材分析及设计思路
“细胞器之间的分工合作(一)”属于人教版高中《生物学·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3章第2节的内容,本节知识是学生在学习了细胞膜的结构与功能之后,学习细胞核的结构与功能前的内容,是学生认识细胞整体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节课时是本节内容的第一节课,“细胞器”的学习是“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过程”的知识基础,并由此引出下一个学习内容“细胞的生物膜系统”。
高一学生对高中生物学好奇心强,尤其是对微观世界的探索,但本阶段学生对于抽象事物的形象建构存在一些困难。在教学过程中,笔者运用思维导图提高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引导学生构建细胞的三维模型以促进学生抽象思维的发展,让学生分组探究以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利用文香教学平台实时展示学生成果,通过讨论和点评突破教学中的重难点。
2 教学目标
2.1 学生通过观察对比不同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明确细胞器结构与功能的相关性,初步形成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命观念,
2.2 运用思维导图展示各细胞器的分布、结构与功能特点,并进行简单的分类、记忆,培养学生通过概括归纳建立概念的科学思维。
2.3 学生建构细胞的三维模型,通过简单的模型展现复杂而抽象的细胞结构,锻炼学生动手能力,提升学生科学探究能力。
2.4 认同研究方法在科学研究领域中的重要性;通过学习细胞器之间的分工和差异,体会团队中的个体之间的分工与合作关系,感悟各司其职的重要性,用于承担社会责任。
3 教学过程
3.1 图片导入,设问探究
多媒体课件展示C919飞机图片资料,引导写生阅读教材47页“问题探讨”的相关内容,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并利用问题引导学生将细胞与C919飞机进行类比,通过问题“细胞中是否具有多种不同的部门?”引入本节课内容,学生根据教师的指导语,阅读相关内容,思考讨论并回答讨论问题1、2。引导学生探究细胞结构,建构本节的整体框架,细胞质包含细胞质基质和细胞器。
通过问题“细胞器那么小,科学家如何研究?”引导学生探究差速离心法分离细胞器的方法,渗透科学家契而不舍精神和技术进步在科学研究中的意义,认同研究方法在科学探究中的重要性。
设计意图:通过图片吸引学生注意,通过两个探究活动,学生基本掌握细胞作为一个生命体系具备的整体结构。
3.2 思维导图建构知识框架,引导学生理解本节内容
教师用文香白板备课中的“思维导图”功能,建构知识框架(图1),引导学生分组绘制完整的思维导图,强调以“细胞器”为主题的思维导图主要从各细胞器的分布、形态特征、功能等方面进行设计和完善。
设计意图:采用思维导图建构“细胞器”的知识框架,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并对知识进行总结,通过类比归纳等思维过程,形成“细胞器”的具体概念,通过思维导图的绘制,逐步抓住细胞器的结构、功能要点,有利于高效学习。
3.3 利用文香智慧黑板拍摄投影功能依次展示学生绘制的思维导图
对全班同学分组,每组6人,组内再分为2个小组,每小组3人。每个小组完成1份思维导图。教师提出要求:绘制的思维导图主要包括各细胞器的分布、形态特征、结构特点、功能等几个方面。课堂上选取2位学生代表分别介绍其小组绘制的思维导图(图2),教师利用文香智慧黑板拍摄投影功能依次将学生代表的思维导图展示到屏幕上,在学生代表发言的同时全班同学都可以看到其小组完成的思维导图,并让其他小组学生对比自己绘制的思维导图进行补充。随后将所有小组思维导图展示到屏幕,教师进行点评总结,强调要点。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内分工合作以及学生介绍本小组绘制的思维导图,帮组学生掌握各细胞器的分布、结构和功能。
3.4 建构模型,形象再现
每个小组按照绘制的思维导图,结合课本图片和文字资料,制作1份细胞的三维实物模型。(1)选择材料用具。教师提前准备彩色粘土、塑料瓶(袋)、布、线等供学生选择。(2)建构模型。小组内成员通过讨论确定材料用具、实物模型的大小、各种细胞结构制作细节、连接方式等方案。按照分工制作各细胞结构“配件”,然后将“配件”组合连接起来,完成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实物三维模型(图3)。(3)每大组派学生代表展示模型并交流评价。(4)利用文香智慧黑板摄影同屏功能,实时展示每组作品,教师与学生共同讨论各组作品存在的问题或欠缺之处,进行有效指导及时纠正。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建构实物模型,用简单的模型解释复杂的微观结构,抽象思维和动手能力得到有效提升。学生小组讨论以及展示成果的过程中,语言表达能力得到锻炼。学生积极完成课堂活动,体现了学生主体性地位。
4 教学反思
细胞结构的知识抽象,微观世界较难想象,且内容繁杂难于记忆,通过分组合作,建构模型能有效解决这些难题。师生利用思维导图的教学方法,对知识进行类比、归纳与总结。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同屏功能实时展示生生成果,及时解决课中出现的问题。但课上分组活动占时较长,教师应通过课前准备和学生自主学习等方式合理分配活动时间。
作者简介:肖李,女,出生于1986年10月,2013年毕业于华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现任教于于广东省四会市华侨中学,生物中学一级教师。
本文系肇庆市基础教育科研“十四五”规划项目2021年度课题《思维导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2021ZQJYKYKT227)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