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基于民族传统文化的高中生物新课程理念下校本课程开发研究
摘要:本文以高中生物学科为切入点,结合新课程理念及校本课程的开发工作,探讨如何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同时提升文化渗透的效果和高中生物教学的质量,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高中生物;民族文化;传统文化;校本课程
近些年高考改革的相关政策文件,明确提出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精华。高考命题中,各个学科都要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种改革方向不仅意味着教育领域对学生传统文化认知更为重视,而且也必然影响到高中各学科的具体教学工作。在高考生物命题中,已经出现了通过古诗词分析生物知识的题型,说明上述理念正在持续落实之中。高中生物教师应该跟上教育改革的步伐,通过开发校本课程等方式践行新课程理念,做好传统文化渗透。
一、明确校本课程内容
校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与教材有密切联系,以教材内容为核心,但又不是简单的知识巩固。教师应该根据校本课程开发的目标和方向,明确校本课程的内容。从本文所讨论的主题来看,结合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高中生物校本课程应该包括以下方面的内容:体现了某些生物现象的古典文学作品;中华文明发展过程中在生物领域取得的成果;与生物领域相关的民风民俗等。
为此,高中生物教师应该互相配合,在学校的支持与帮助和学科或年级教研组的组织下,共同选择和明确校本课程的内容,将之整理创造为校本教材。比如,可以将教师分为几个小组,分别负责收集整理古典文学作品、与生物学相关的文献资料以及与生物相关地方民风民俗等。各小组工作进行到一定阶段之后,要展开分享交流,去芜存菁。通过持续不断的工作,让校本课程内容越来越充实,发挥出越来越大的作用。
二、联系生物学科特点
高中生物学科的校本课程要反映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但不能本末倒置,必须体现出生物学科的特点。校本课程的教学工作也要坚持同样的原则,采用合适的策略与方法,积极创新校本课程的教学形式。要让传统文化在发展学生生物学科核心素养方面的价值充分展现出来。
比如,教师将《齐民要术》中的部分内容加入了校本课程,这些内容从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角度出发,讨论了与动植物有关的解剖学和病理学等知识,介绍了植物的形状、繁殖和养护。教师在应用这部分内容的时候,应该首先引导学生分析这些内容中体现了哪些生物学知识,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相联系,学生会发现古代劳动人民在生物领域已经有了较为深入且广泛的研究与认识。然后教师再介绍《齐民要术》,说明其成书时间及在历史上发挥的重要作用,让学生对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感到自豪,产生强烈的学习意愿。
三、创设传统文化情境
一些优秀的传统文化内容,在理解起来并不容易。或者说与生物学知识的关系并不是特别明显。这时,就需要教师根据校本课程的内容创设合适的传统文化情境,引导学生在情境中探究和感受,找到生物知识与传统文化之间的结合点。比如诗歌,是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文学形式之一,蕴含着作者丰富的想象、思想和感情,揭示了深刻的人生哲理。而在人生哲理中,必然体现着创作者对生命的认识,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对生物这一整体概念的理解。通过创设情境,可以帮助学生有效学习吸收相关知识。
比如“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教师在校本课程中应用这句古诗的时候,学生可能会不太理解:这句诗与生物学有关吗?是说黄梅时节就会有很多青蛙吗?会不会太过浅显了,只是一种对自然现象的简单观察与描述?教师应该尝试和学生共同创设情境并进行情境表演,黄梅时节刚刚到来,大家在池塘边漫步,听到了很多青蛙的叫声。然后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是“黄梅时节”才“处处蛙”?在黄梅时节之前呢,青蛙在哪里?这说明了哪些规律性的现象?这样学生才会意识到,原来诗句还与青蛙的冬眠与繁殖有关。
四、充分利用本地生物资源创设文化情景
生物校本课程的开发资源可以充分利用本地生物资源创设文化情景,例如:通过学习本地健康与生活,如:基本知识和理念、健康生活方式和行为,以及健康生活的基本技能。具体包括传染病的预防案例措施、预防伤害与自救互救案例措施、健康生活方式、营养方式等文化成果,让学生将学习健康卫生知识同认识社会、解决与社会有关的健康问题结合起来,培养社会责任感,学生学习思南传染病的预防,可以使学生认识到传染病的预防对人类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帮助学生初步掌握传染病防控的基本方法。形成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
通过学习本地特色动植物资源,了解当地野生动植物资源的现状,培养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充分认识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改善人类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的意义。还可以学习本地特色“生物资源开发与利用”对相关生物资源深加工的原理方法、生产工艺流程及研究动态等,认识合理保护并科学利用生物资源,涵养生态系统并使其结构与功能得到恢复,对于我们的生存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总之,将传统文化运用到高中生物教学中是可行的。通过开发和实施校本课程,有利于传统文化的渗透,又不会影响正常的教学工作。但是,教师要合理选择教学内容和教学策略,体现出传统文化内容的价值,才能取得优秀的成果。
参考文献
[1]张小娟.传统文化融入高中生物学教学的思考与探索[J].中学教学参考,2018(2):2.
[2]苏秀英.浅谈高中生物教学中如何渗透传统文化教育[J].考试周刊,2020,000(096):12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