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三全育人”理念下中职学校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探究
——以设计基础科目为例
摘要:中职思想政治工作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作者认为,中职艺术设计专业的课程思政建设可在“三全育人”的理念指导下,融合立德树人、美育智育并重、文化传承创新等思想目标,以及学以致用、服务区域发展等实践目标,从课程思政建设的问题导向出发,聚焦目标主线、注重创新驱动,与党委、团委相联系实现“党团+课程”的全方位育人模式,以此持续推动中职艺术设计专业的课程思政建设。文章以设计基础课程的思政建设为例,分析并阐述了二者融合的可行性策略。
关键词:课程思政 艺术设计 中职学校 设计基础课程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新时代教育必须回答的问题,将课程思政融入专业课程中,让中职学生在耳语目染中学习思政、了解思政。课程思政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的高等教育理念创新、制度创新和实践创新,对中职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艺术设计专业作为党和国家培育培养艺术类人才的主战场、主阵地,加强和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尤为关键。当前,“三全育人”是中职学校思政工作的一项重大举措,也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抓手。因此,艺术设计专业在教学管理上应积极构建完善思政工作体系,切实做到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推动艺术设计专业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共同构建“大思政”工作格局。
一、设计基础科目课程思政建设的实际问题
(一)“三观”如何实践化提炼
设计基础科目的课程思政推荐需要通过实践育人、服务育人等全方位改革体系保障,探索将传统文化与新时代新型文化融合的有效机制,发挥专业特长和地域优秀,拓宽思政教学研究将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与专业教学实践相融合。
例如,我校为提升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引导我校现代服务部青年学生将美术设计方面的优势融入思政助力乡村振兴。先后带领100名师生参与江村家庭墙绘、周边文创产品设计,通过专业实践帮助村民养成水资源保护意识,累计服务1000名村民。在村改攻坚背景下助力人居环境美化面积达150平方米。打通“劳动教育+专业实践+思政教育”新路径,让銶校学子在助力乡村振兴实践中濡染家国情怀。
(二)“两目标”如何高层次提升
思想目标和实践目标的育人效果在探索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实践教育有机协同的方向上,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的精神,按照教育部、所在区域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或学院的相关文件要求,落实“四个回归”、创新培养模式、强化对标意识,首先坚持规范艺术设计专业建设,之后积极借鉴成功经验、持续深化课程改革。
针对艺术设计专业的教育特点和办学特色,不断推进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体系的建设与发展,促进相关专业的跨学科、跨领域融合与创新,复合化提高艺术设计专业能同时实现思想目标和实践目标的育人效果,努力培养适应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高素质艺术设计创新。
例如,我校针对传统节庆日、国内外重大事件和品牌教学活动等开展突出主题教育的艺术设计实践,通过组织学生参与党团印记全銶跑等重大活动和童乐画室、3D打印社等专业社团,推动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建设和特色实践项目立项,从实践育人模块不断挖掘、提炼艺术设计专业的文化育人思政特色要素,结合全过程育人视角,以实践育人为抓手,推进围绕文化育人的课程思政实践化建设。
二、设计基础科目与课程思政建设的创新驱动
(一)优化课程教材师资要素,创新课程育人
设计基础科目与思政建设相融合应聚焦专业发展的时代特点和教学模式的创新趋势,结合学生厚基础、宽口径、重实践、复合型、创新型、国际化等培养目标导向,在“三全育人”综合改革的理念指导和应用框架下,融合立德树人、美育智育并重、文化传承创新等思想目标,优化设计基础科目的教学计划。
借鉴教育部高等学校设计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等指导机构、各大美术学院等传统优势院校以及广东省本土高校艺术设计相关专业的教学改革经验和课程思政建设成果,与设计基础科目相结合,深化科目教学设计改革、推动课堂创新,首先从创新课程育人方面建设艺术设计的课程思政。
(二)搭建实践育人平台,创新实践育人
“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融会贯通的课程育人体系,抓好课堂教学主阵地,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魂育人,将思政教育融入人才培养方案和专业课程,在课程中有机融合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推动课程专业教学与思政内容紧密结合,同向同行。
例如我校艺术设计专业与学校团委保持密切联系,共建的校外创新创业实训基地,推动与艺术设计专业相关的行业部门、科研机构和企事业单位合作建设有特色的实践教育教学基地。期间重点打造“设计专业职场起跑线”、“设计家进校园”、“道德讲堂”等辅学课堂。
(三)参与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创新文化育人
中职学校设计基础科目在创新文化育人上,还要借助能融合基础机制和保障机制的“三全育人”综合改革的关键行动,校园文化建设正是能展现设计基础科目转化文化育人成果、展现课程思政成效的协同共建平台。
例如,我校设计专业以校风、校训为核心,融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职场文化,实施文化精品课程建设计划。形成以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融为一体的文化育人课程体系。引导同学们运用专业深化校园道路、景观、楼宇等文化环境设计,建设形成具有銶校特色的“一廊(文化长廊)一苑(工匠苑)一馆(校史展览馆)多基地(校外文化教育基地)”立体化、数字化的特色文化育人阵地。持续打造书香校园、高雅艺术进校园、职场起跑线、真人图书馆、五四技能文化艺术节等校园特色专业文化品牌活动。
结语
综上所述,中职学校艺术设计专业课程通过党团+课程”的全方位育人模式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体系教育有机统一,让艺术设计专业更好地服务于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等新时代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任务,不断培养更多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新华社.习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EB/OL].
[2]中国政府网.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EB/OL].
[3]新华社.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设[EB/OL].
[4]张凤翠,邬志辉. “三全育人”视域下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研究[J].社会科学战线,2022(04):265-2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