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浅析消防体制改革背景下队伍体能训练的科学化路径
摘 要:在消防体制改革背景下,开展消防员训练工作过程中,必须对体能训练给予高度重视。基于此,本文围绕体能训练依次论述体能训练与消防体制改革概念、体能训练意义、体能训练中存在的问题、解决体能训练问题的措施、加强体能测训练的策略,希望给有关机构提供参考与借鉴,进而为提高消防救援队伍的整体作战能力贡献一份力量。
关键词:消防体制改革;队伍体能训练;科学路径
引言:2018年11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为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授旗提出了对党忠诚、纪律严明、赴汤蹈火、竭诚为民的四句话总要求,标志消防救援队伍从武警部队正式改革转隶并赋予新时代消防救援队伍的使命要求。面对全灾种大应急要求消防救援人员更加需要过硬的身体素质和技术素养,只有这样,才能在高强度灭火救援工作过程中,保持最佳作战状态,提高灭火救援成效率。
一、消防体制改革与消防救援队伍体能训练
1.消防体制改革
国务院机构改革体系的一个重要分支就是消防体制改革。消防体制改革具有必然性,从这个层面看,改革的核心因素是有问题存在于传统消防救援队伍的机制体制方面。改革体制之前,在管理消防救援队伍方面,通常会出现令出多门、政出多门情况,与社会经济发展和突发灾害灾难的处置效能不相符。改革体制则是从部队体制集体转隶,对部队要求既有传承,也有改良。国家应急管理部开展统一管理工作,针对消防管理职责和其他部门相关职责进行有效整合,促进新型消防安全管理机构的构建,具有分明层级、上下协调一致性特点[1]。
2.消防救援队伍体能训练
体能主要是指处于高强度、高频度运动环境下的人体,表现出的基本运动能力,包括内容有很多,如灵敏度、协调性、速度、力量、耐力等。改革消防体制之后,消防救援队员消防专业素养的重要指标之一就是在战斗中表现出的体能。对于消防救援队伍体能的研究,学术界已将其列入客体研究范围内,对于消防救援队伍而言,体能训练技巧的重要性是其关注重点,已经将体能训练作为基础训练项目的基础,并将其放在重要位置。现阶段,仍然有很多不足存在于消防救援队伍体能训练中,包括指导缺少科学合理性、设施不够健全、管理不够专业等。
二、消防体制改革背景下队伍体能训练路径科学化的意义
1.消防救援专业化建设要求
预防为主,有机结合防与消是开展消防救援队伍的重要原则。在改革消防体制背景下,面对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主力军、国家队”和全灾种大应急的多元化救援任务要求,消防救援专业化进程基础体能工作是开展相关工作的关键所在。大力提倡科学运用各种方式开展训练工作,如日常实战化训练、体能训练个性化设计、常规训练操法等,这也是消防战训改革提出的核心要求,也是消防救援队伍专业化的必然要求[2]。
2.提高队伍战斗力的需要
消防救援队伍在国家安全体系中担负十分重大的责任,并且具有高强度、高频度特点。然而,在多种因素影响和制约下,包括较长营救时间、较大救援难度、较多隐性危险等,消防体能往往很容易出现问题,如果有问题出现,就会导致严重后果,比如改变救援心态、救援动作等,进而会给救援战斗力带来不利影响,导致救援人员自身、被营救人员处于被动。
3.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需要
消防救援队伍改革转隶后面临着全灾种大应急任务需要,凸显了专业素养不足等短板。适应新时代任务要求关键在专业人才培养。从科学化训练抓起,从科学化训练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抓起,体现了队伍专业化建设的基础,是队伍科学健康有序发展的关键。
三、消防体制改革背景下队伍体能训练存在的问题
1.单一的体能训练方式
在多种因素影响和制约下,开展的训练项目长期不变,体能训练形式十分单调。通常会将相同的方法应用于每天的训练中,比如完成的项目都相同,长跑、单双杠、俯卧撑等。这样几年如一日相同训练项目,导致消防救援人员积极性和热情大大降低,部分伤病人员无差别训练考核,使不良训练氛围产生,无法使效果达到理想化程度[3]。
2.场所和器材的限制
通常情况下,在城市繁华区域或中心设置消防救援队伍的营地,这是为了方便在接警后及时赶到救援现场,在此因素影响之下,消防营地往往具有较小面积,一些消防救援队伍缺少专门的训练场所。一些消防营地仅仅配备了篮球场及简单的消防器械,只能完成简单的训练项目,无法全面提升消防救援人员的综合素质能力。
3.对消防救援人员心理压力的忽视
消防救援人员需要承担巨大责任和义务,在战斗过程中,通常需要近距离接触危险,与一般人相比,需要承受更大的心理压力,产生心理问题的概率也不断增加。由此看来,对于消防救援人员而言,有必要定期对其进行心理训练,提高其心理素质,保障消防工作任务得以圆满完成,这同样是消防训练任务重要组成内容。
4.消防训练师资队伍力量不足
部分地区没有对消防教官提出较高要求,也可能受到其他因素影响,导致教官的整体素质能力无法满足实际需要。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第一,从整体上看,教官具有较低的训练能力,不能全面深入掌握基本训练要领,无法达到理想训练效果。第二,教官素质有待提高,对于消防的认知不足,不具备较强的消防工作意识,不能全身心投入到消防工作中,给消防训练质量和效率带来不利影响,阻碍消防工作进一步开展[4]。第三,由于消防改革转隶,部分经验较丰富的带训组训人员转业退伍。
5.转移专业素养培育认知重心
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使消防工作可以应用大量先进消防装备与核心技术,很大程度上提升消防整体作战能力水平,持续优化抢险作战效果与效率,从而能够保障自身及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然而,一部分消防救援人员产生错误认知,认为体能训练的重心需要转移,不应该是提升自身素质,而是要学习先进技术及操控装备知识,因此,降低了体能训练的重视程度,虽然从整体角度看,持续提升消防救援队伍作战能力,但是在实际行动中因为自身体能基础的不牢固影响了专业技术的发挥。
四、消防体制改革背景下队伍体能训练的科学化路径
1.重视科学训练
通常情况下,以正常人正常生理活动为根据开展常规化体能训练,在此过程中需要对人体运动的生理需求进行满足,借助科学方法对体能训练进行指导,防止有蛮干做法产生。训练的全过程都会贯穿科学方式,增加训练方式的科技含量,促进全体消防救援人员身体素质、灭火救援能力、科技力量的提高。由此看来,针对全体队员开展科学严格的训练具有必要性和重要性,这样才能使其具备良好的灭火救援能力,更好的完成使命工作,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除此之外,还要加强技能训练,定期组织各种实操训练,提高消防员技能水平,使其全面掌握并灵活运用各种操法技能。[5]。
2.资金投入力度需加大
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保障体能训练效能可以得到全面提升。需要注意的是,体能训练除了跳远、跳高、跑步等训练之外,在整个训练过程中还具有综合性特点,更为强调消防救援人员的柔韧性、爆发力、协调性等,必须将全面系统的训练计划编制出来,将其落实到位,从而强化训练效果。将充足的资金提供出来,购买先进的训练设备和器材,如果有足够好的条件,还可以建设室内室外综合性训练场地,从而为消防救援人员的体能训练提供支持和保障[6]。
3.心理素质训练需加强
由于不断增多的灭火救援任务,各类危险不可避免会增加消防救援人员的心理压力。必须加强消防救援人员的心理建设,展有目的、有计划的开展心理素质训练,增强心理承受能力。同时身体素质密切联系心理素质,科学化的体能训练能增强消防救援人员身体素质,那么将有力促进其心理素质达到最佳的状态。
4.师资队伍水平能力的提高
想要加强管理消防救援队伍,更好的完成消防救援工作任务,消防带训人员必须具备较高的素质能力。其专业水平与实现能力都需要结合国家有关标准要求,同时需要定期进行培训,促进其综合能力水平的提升。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带训人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使其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圆满完成工作任务。对有条件的消防救援队伍而言,还可以聘请此领域的专家,科学评价消防体育锻炼,从而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关键点传授给学员。有机结合理论与实践,打造最适合消防救援人员的专业训练系统,科学合理训练消防救援人员,促进整个消防救援队伍水平能力的提升。目前我支队利用驻地资源,与广西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建立合作关系,并且签订科学化训练协议,他们组建了专业团队对支队全体指战员进行训练情况摸底调查,派员进驻支队训练基地指导科学化训练等取得了一定效果[7]。
5.体能训练中心的精准定位
从训练层面出发,身体素养包括肢体柔韧度、运动灵敏度、身体耐力、肌体力量、动作速率五大基本要素。为满足消防救援实际需求,同时结合消防工作性质,在提高消防救援队伍身体素养方面,都需要侧重训练五大基本要素。这同时是消防救援队伍体能训练的主要内容。对于消防员而言,其动作速率越优秀,其救援抢险成功率和效率就越高,其中最明显的表现就是在疏散救援过程中,可以将宝贵的时间争取过来,从而提高打开生命通道的成功率。另一方面,具备较强的肢体力量和身体耐力,可以为熟练操控大型消防器材提供保障,即使处于复杂救援环境之中,如果具备充沛体能,也能保障提供长时间、高强度的精准救援,提高灭火救援成功率。由此看来,需要将五大要素作为训练重点,加强训练,促进其协调发展,提高整体能力水平。
五、消防体制改革背景下加强体能训练的对策
1.体能考核机制的完善
第一,坚持科学性原则,对体能训练评价进行细化。坚持公正公平原则,有机结合理论与实践,明确规定训练强度与时长,加强横向对比各项体能指标,同时采取量化计分方式,促进最终评价结果的形成。第二,将目标确定为激励,在班、队年终考核中分别计入单兵考核结果、班考核结果。并且公开考核结果,同时在队伍内进行排名,将激励消防救援队伍的作用发挥出来,增强其投入训练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体能训练理念的科学定位
众所周知,消防救援人员持久作战的基础和前提是充沛的体能。体能的充分供给,为消防救援人员合理运用消防技能,科学操控消防装备提供支持和保障。首先,需要将教育引领作用发挥出来,促进消防救援人员训练认知程度的提升。对于消防指战员而言,必须具备长远目光,对体能训练的重要性进行充分认识。即使在不断更新消防装备的情况下,仍然要坚持从自我做起,同时兼顾并重视技术训练和体能训练,促进二者协调发展,进而形成合力,不断提升。其次,对训练设计给予高度重视,将体能训练合理安排好。以消防员训练手册为指导依据,从消防员体能实际情况出发,结合具体险情,将科学合理的体能训练计划制定出来。明确规定消防训练时长、训练时间、训练日程,以实际情况为根据,合理配置体能训练与技能训练,确保处于高效训练状态。最后,综合运用多种训练方法,如耐力训练、协调性训练和力量训练等。
六、结语
综上所述,面对新时代消防救援队伍“主力军、国家队”建设要求,消防救援科学化训练至关重要。为了提高救援效果,消防救援人员强大的体能素质是基础和保障。由此看来,必须高度重视科学化体能训练,健全的消防人才培养机制,积极借鉴地方资源力量,与此同时,提高消防救援人员面对险情的即战力,为灭火救援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陈志刚. 刍议消防员训练损伤预防及康复[J]. 今日消防,2020,5(10):91-92.
[2]刘加利. 加强新时期消防作战训练工作的思考[J]. 经营者,2020,34(12):15,17.
[3]李开伟. 提高基层消防中队灭火救援战斗力的方法探讨[J]. 科技资讯,2019,17(25):230,232.
[4]华丹,汪倪恒. 实战化训练对消防救援队灭火救援能力的提升[J]. 科学与财富,2020,12(27):230.
[5]吴翠翠,宋和胜,李小森. 消防指战员冬季体能训练有效性实证研究[J]. 消防科学与技术,2020,39(9):1294-1297.
[6]云磊. 消防员体能训练中存在的问题及化解[J]. 黑龙江科学,2019,10(15):114-115.
[7]孙虹毅,肖珂茹. 体育游戏在消防官兵体能训练中的运用意义探析[J]. 当代体育科技,2017,7(4):3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