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电梯轿厢上行超速保护装置现状分析与检验要求研究

李欢欢 李先星
  
应急媒体号
2022年9期
济宁市特种设备检验研究院 山东省济宁市 272000

摘  要:对电梯内部结构轿厢上行超速保护装置的应用与管理一直是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话题之一,科研人员应通过大量模拟试验促使轿厢运行速度在可控范围之内,有效避免安全意外事故的发生。基于此,本文结合实际情况,首先说明了电梯轿厢上行超速的发展历程;其次,分析了电梯轿厢发生上行超速的主要原因;最后论述了电梯轿厢上行超速保护装置的检验要求,希望能够给同行提供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电梯轿厢;超速;上行超速保护装置;检验要求

引言

电梯作为当前高层建筑结构必须安装的基础设施之一,直接影响着广大人民群众的日常生产和生活。为了有效保证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电梯生产厂家应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制备标准,采用多元管控及时优化并调整电梯轿厢上行超速保护装置运行功能,在有效减少“电梯冲顶”等安全意外事故发生的几率后,相关部门应加强对整个电梯结构的性能检验,提升电梯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后,为相关生产厂家谋取最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一、电梯轿厢上行超速的发展历程

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可以得知,在2003年6月16日国家管理部门结合电梯的实际运行情况,统一制定了GB7588-2003《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在2004年1月1日正式实施后,整个条例规范的试用期限为1年,即在2005年1月1日起,电梯“上超”的诸多要求正式运行并启动,在实际的电梯电梯轿厢上行超速保护装置应用期间,此类法律法规条例的执行进一步体现了国家对电梯运行系统的高度关注,能够有效杜绝电梯上行超速现象的发生,在此期间,2002年3月1日,国家相关管理部门相继制定了完整的电梯监督检验规程,由于这些规章没有具体阐明电梯“上超”的实际检验要求,故此,对其进行了修订,在2010年4月1日出台了《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规则—曳引与强制驱动电梯》相关标准,新型的电梯检验标准进一步完善了“上超”的各项检验要求[1]。

二、电梯轿厢发生上行超速的主要原因

1.不满足曳引条件

当电梯结构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如果曳引轮槽内部含有油污、异物如果与曳引绳长时间进行摩擦后,就会直接导致两个曳引结构的曳引效果逐步下降,如果不能及时进行处理,就会直接导致曳引钢绳与曳引轮之间产生明显的打滑问题,最后形成轿厢上行冲顶的不良现象。

2.曳引机制动器无法真正发挥实用功能

受到外界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电梯结构内部的曳引制动器无法正常运转,在短期内产生制动力不足、性能失效等诸多问题,如果不能及时处理,就会导致轿厢无法平稳运行。

3.曳引轮和制动器之间的传动环节出现故障

进一步了解后发现,如果曳引轮轴附近相关零部件断裂活着的蜗杆轮等传动部件磨损现象严重时,相关重要零部件就会无法与制动器内部的相关重要零部件相连接,在制动器无法制停电梯轿厢后,极有可能诱发各类安全意外事故。

4.电梯结构控制系统或者动力系统运行问题

如果电梯结构控制系统内部的重要零部件出现运行失灵等问题,会直接导致整个电机无法正常运转,加上系统内部动力电源反复波动后,就可能导致电梯轿厢产生上行超速的现象。

三、电梯轿厢上行超速保护装置的检验要求

1.对相关重要资料进行技术审查

电梯安装企业应严格遵守国家制定的电梯结构安全管理办法,采用多元管控措施对电梯生产厂家提供上行超速保护装置类型、制备标准及具体编号进行仔细核对,并及时检查电梯出厂合格证书上方列式的内容是否符合规定,同时,在对电梯内部结构实际检验过程中,应重点关注上行超速保护装置的存在形式和电梯生产检验合格书的内容是否匹配。

2.现场审核

首先,应及时根据相关规定对上行超速保护装置的铭牌进行全面检验,保证相关结构上方清晰标注生产厂家、型号、编号及技术参数等诸多内容,值得说明的是,铭牌应该使用不易撕毁的耐用性材料制造,并使用中文形式对其进行标示;其次,应重点检查电梯制造企业是否详细标注电梯轿厢上行超速保护装置的试验技术标准,在保证其具备相关条件的基础上安全合理应用;最后,应对电梯轿厢上行超速保护装置的保护标志外观结构予以关注,发现其没有受到外界压力破坏方可安装调试。

3.上行超速保护装置具体试验方法

(1)针对对重或轿厢检验

检验人员应具备丰富的工作经验和检验能力,首先,当空载电梯轿厢上行期间,应采用不同方式对限速器电气安全开关进行多元动作管理,通过此种方式判断电梯结构能够在突发情况下是否能够立即对运行速度进行控制;其次,应借助适量的安全钳设备初始电梯轿厢继续上行,通过安全钳联动开关来阻止电梯平稳运行;最后,应充分发挥安全钳联动开关的诸多作用。在对轿厢结构进行上行期间,曳引钢丝绳和曳引轮在此期间是无法正常运转的,或者钢丝绳在曳引轮上出现连续打滑情况,进一步导致轿厢不能被完全提起,产生以上两种模式则证明安全钳的操作动作是可靠且真实存在的,由此可以进一步推断电梯轿厢上行超速装置的运行功能是有效的。

(2)科学合理的使用夹绳器

空载轿厢处于上行状态时,在人为因素影响下,采用特定的方式对夹绳器开关进行科学管理能够使得电梯停止运行。首先,操作人员应科学合理的控制轿厢上行超速保护装置的运行速度,并结合夹绳器的功能,全面了解电梯轿厢不同情况的运行情况,一旦轿厢运行速度减慢或者立即停止都可以证明夹绳器的操作动作是真实有效的。此外,管理人员如果发现电梯轿厢运行速度减慢后,相关重要零部件会比重缓冲器的设计速度还要低,此种情况也代表夹绳器的操作动作是普遍存在且真实可靠的,假如,电梯轿厢运行速度变慢又反复增加,则代表夹绳器的操作动作不可靠。

(3)曳引轮制动器

针对空载运行的电梯轿厢结构来说,在实际的加速过程中,管理人员应提前对运行速度设定在可控的动作范围内,并结合设定的具体内容对相关装置的上行超速保护动作进行全面观察,充分运用不同汇总制动器的操作动作全面检验各类开关的运行状态,在检验过程中,应促使曳引机停止运行。尤其是在实际的试验过程中,应在最底层[2]安设空载轿厢,以便相关制动器能够对电梯轿厢上行超速保护装置进行合理保护。

四、结语

总而言之,电梯轿厢上行超速保护装置检验工作的顺利开展会受到外界各种客观环境因素的影响,当地政府及电梯生产厂家应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及时更新并学习国内外先进的电梯装置的检验方法,投入适当建设资金,聘请适量有实际工作经验且专业技术能力较强的工作人员对相关超速保护装置进行维修与检验,定期及时更换受损零部件,延长电梯的整体使用寿命。

参考文献:

[1]张阳. 电梯轿厢上行超速保护装置现状分析与检验要求[J]. 设备管理与维修,2022,(10):142-143.

[2]丁彩虹,王占荣,王永亮,齐玉凤. 电梯轿厢上行超速保护装置现状分析与检验要求[J]. 中国特种设备安全,2021,37(02):22-26.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