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五育并举”视域下中小学班主任教学管理创新路径研究
摘 要:“五育并举”是我国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的新时代育人体系的完善,《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指出新时代教育应面向全面发展学生德智体美劳五育,这是基于人的全面发展而提出的。德育促人向善、智育教人求知、体育使人强健、美育助人识美、劳育养人劳力,本研究主要立足于中小学班主任教学管理实施中存在五育教育单一化和五育教育协调不足的情况,采用文献资料法和专家访谈法来分析当下中小学教育教学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对五育教育的开展形成的影响,旨在探究种小学班主任教学管理过程中应如何实现五育教育的综合性、发展性、生态化、规律化构建,力求为加强五育教育工作、提升五育教育质量、推动班主任五育教育创新发展提供崭新思路。
关键词:五育并举;中小学班主任;教学管理
引言
“五育融合”育人理念是我国为适应时代发展和人才培养的需要提出的时代命题,是新发展阶段我国教书育人方式的转型。2019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要“更加注重学生全面发展,大力发展素质教育,促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的有机融合”。“五育并举”视域下中小学班主任教学管理创新符合基础教育发展规律和要求,具有现实研究价值[1]。
一、中小学班主任教学管理的问题分析
1.五育教育质量不高
中小学班主任教学管理过程中,五育教育质量不高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主要体现为以下两方面:一方面,班主任开展五育教育时,教育出发点较为单一,如班主任开展德育教育过程中,通常是从理论和实践角度分析德育对学生发展的重视,但很少会将劳动资源、体育发展等进行整合,综合性不足,而且班主任在德育过程中容易陷入误区,即高估学生的德育教育水平和思想因此强调单一的德育内容,导致学生对班主任开展的五育教育积极性不高,甚至出现逆反心理,对班主任开展的五育教育思想上产生轻视,行动上不落实[2];另一方面,班主任在五育教育过程中,容易存在育人教育的局限性,如教师强调学生要奋斗,通常是从古代人或者近现代人群中寻找奋斗的案例,这些人群虽然有丰富的五育内涵,但与学生生活关系不大,学生认可度和认知度都存在问题,无法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在教育过程中五育教育虽然整体在推进但效果并不理想。
2.五育教育协调不足
五育教育协调性不足主要表现为目前的五育教育单纯从班主任角度推动,没有协调相关的教育资源。中小学班主任是五育教育的推动者和主要组织者,在实施过程中,班主任应加强各方面的协调工作,共同推动五育教育,但事实上协调不足已经影响五育教育的质量。一方面,班主任在协调过程中,没有形成教育生态,在调动学校五育资源方面没有形成合力,如在德育教育过程中,德育教育应该坚持班主任德育和学科德育协调发展的思路推进,但实际上班主任德育过程中并没有形成合力,与各学科教师的沟通比较少,导致班主任的教学管理推进中五育教育实施效果并不理想[3];另一方面,班主任在五育并举的教育推进过程中,没有整合与学生发展的相关资源,在教育方面没有形成合力,如班主任五育并举过程中,没有注重家庭教育资源的参与,只是单纯围绕学生学习成绩沟通,导致教育效果不理想。
二、“五育并举”视域下中小学班主任教学管理创新路径
1.提高五育综合性,加强五育教育
“五育并举”视域下,中小学班主任教学管理过程中应进一步加强五育教育的综合性,充分认识到五育教育的价值,积极推动“五育并举”工作,提升五育教育的融合性。五育教育综合过程中,班主任要深刻认识到五育之间的关系,在教育过程中加强整合和提炼工作,让学生可以有效调动自身的储备和生活经验,实现有效德育教育目标[4]。
五育综合需要班主任做好两方面内容:一方面是重视五育挖掘工作。如班主任在体育课堂上实施走动管理时,可以通过拍摄视频、照片等方式对学生的体育行为进行记录,及时了解学生体育运动中的表现。体育课后,班主任可以利用小班会的形式,将拍摄的内容进行逐一展示并开展体育教育和德育教育有效融合,包括体育运动过程中学生体育能力发展情况,从个人角度出发分析学生个体在体育运动中的成长情况,通过品德挖掘的方式肯定部分学生在体育中的表现并从体育德育角度出发对体育德育的内容进行提炼,包括敢于突破自己,敢于奋勇争先,通过肯定个体的方式从单纯体育成绩或表现的提升转为学生体育德育的宣讲,树立优秀德育榜样,号召其他学生向其进行学习;另一方面是五育丰富工作。五育丰富需要班主任树立整体意识,积极推进五育教育,如爱国主义的德育教育,班主任在教育过程中可以从体育、美术、劳动等学科多方面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从各行各业中出发寻找爱国主义的典型人物,如劳动人民群体中每年都会评选劳模,劳模典型事迹本身就有爱国的内容,体育中的体育健儿同样也有丰富的爱国主义情怀,这些都是非常好的爱国素材。通过丰富五育资源的方式,班主任在推进五育教育过程中可以更好的实现资源的应用,通过五育教育加强教育灵活性,甚至可以根据班级学生的五育需求实现资源的定向整理,从而提升五育教育的价值。总之,五育教育综合需要班主任切实加强五育教育工作,从五育资源的提炼和丰富入手,不断整合内容,提升五育教育的质量,促进学生五育发展。
2.基于五育发展性,开展专项教育
中小学班主任五育教育推进过程中,教师应坚持历史唯物主义思想,从五育发展的角度出发,开展专项教育,打破传统五育教育必须寻“古人”的思路,真正提升五育教育的价值并提升在学生群体中的影响力。坚持五育发展性,需要班主任通过专项教育的方式积极推动,提升教育质量并帮助学生完成五育的学习和引导,提升学生对五育的正确认识[5]。
基于五育发展性开展专项教育,班主任需要做好针对性设计。以爱国主义德育教育为例,传统班主任的德育方式都是先介绍爱国主义的意义,然后寻找近现代的具体任务,展示爱国的重要性,甚至会融合一些语文爱国古诗词的内容,丰富教育资源。但从学生需求来看,学生对于爱国主义有着天然的亲近感,希望从现代、从身边寻找案例。基于学生实际和需求,班主任要从爱国主义德育教育发展的角度出发,开展转型训练:首先,班主任在爱国主义德育教育之前,可以鼓励学生通过网络、社会调查等渠道,开展爱国人物的搜集工作,要求学生从现代人物角度出发搜集爱国资料,整理爱国人物和主要事件。中小学生自我搜集资料是学生爱国主义学习有效调动的具体体现,学生在搜集过程中初期的局限性比较大,但随着自主搜集的拓展,学生爱国主义的搜集会涉及多个行业、多个现代人物,逐步丰富学生对爱国主义的内涵认识,了解爱国不是口头,而是在各自岗位上奉献;其次,班主任在课堂爱国主义教育实施后,应鼓励学生根据课堂上涉及的爱国人物进一步地学习。课堂教学时间有限,在爱国主义宣讲过程中只能涉及主要人物和主要事迹,无法形成对人物生平的了解,教育效果有限。因此班主任可以组织学生对某一人物进行课下的专项学习,了解人物生平,了解人物的爱国思想是如何形成的,鼓励学生根据人物分析的过程逐步内化,鼓励学生向优秀典型人物学习,逐步塑造学生自我的价值观、人生观,实现爱国主义思想的塑造。总之,五育教育过程中,五育教育应从发展角度出发,引导学生参与到具体教育的学习当中,通过专项学习从教育角度出发提升学生对五育具体内容、内涵的认识,并在学习过程中逐步形成有效内化,助力学生发展。
3.打造五育生态化,加强资源整合
中小学班主任开展五育教育实施过程中,应积极打造班级五育生态,加强资源整合工作,实现德智体美劳综合发展,真正让五育在班级中得到落实并提升教育效果。打造五育生态化,需要班主任在教学管理过程中加强协调,让学科教育、学校教育资源都融入五育教育体系当中,形成统一的五育方案,提升教育质量[6]。
打造五育生态化需要班主任在教学管理过程中加强沟通工作:一方面是与具体学科相融合,构建良好五育生态。美术学科教学中,美术教育注重提升学生审美,会从文化的角度出发帮助学生了解作品,从技巧角度出发让学生了解美术的内涵,从而培养学生审美。基于美术学科的需要,班主任可以和美术学科教师开展合作,根据美术学科的要求开展美术与德育、智力融合,通过具体学科融合的方式推动五育生态化教育,共同开展学科教育指导工作,提升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效果;另一方面,构建生态化需要形成合力。班主任在教学管理过程中可以与学校各单位开展合作,依托学校资源推动五育教育生态,形成合力。如每年国庆节前夕,学校都会统一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在宣传过程中学校的各级部门,包括后勤等都会进行统一的布置,形成教育合力,而班主任也可以利用节日文化的特点,积极开展文化宣传教育工作,根据学校的统一部署和相关单位的支持,班主任可以制定“国庆五育教育”系列主题,引导各科教师包括体育、美术、音乐以及学科类教师统一开展德育教育,推动德育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助力学生成长。此外,班主任构建五育合力应积极发挥自身的主导地位,积极与各科教师、学校各部门开展合作、交流,围绕五育发展形成统一的教育,如亚博会期间,班主任联合体育教师、学校共同开展“向体育健儿学习、奋勇争先”的教育主题活动,将五育内容融合一起,从德智体美劳综合发展角度提炼亚博会的内容,起到了非常好的五育教育效果。总之,形成教育合力是班主任开展五育并举工作,推动五育教育落实的具体举措,班主任需要联合学科教师以及学校力量,结合五育内容制定有规律、有步骤、有执行的方案,真正实现五育教育价值[7]。
4.尊重五育规律化,加强协同教育
中小学班主任教学管理过程中,推动五育教育的落实要尊重五育规律,加强协同教育。五育教育涉及学生德智体美劳综合发展,在教育力量方面离不开家庭、社会的支持,因此在教育过程中需要与相关方进行有效的沟通,支持班主任的教育管理工作。
加强协同教育需要班主任在教学管理中积极利用家庭和学校两方面资源:从家庭资源来看,家庭是否支持德智体美劳综合发展,是否坚持五育并举对班主任教学管理工作有着直接影响,因此班主任需要与学生家长建立稳定的联系。如体育与五育并举的教育过程中,班主任可以联合体育教师与家长一起,鼓励家庭亲子运动,通过亲子体育运动的方式融洽关系,鼓励家长在和孩子运动的过程中渗透德育,包括体育运动对学生发展的意义、对成长的价值等,通过德育体育促进的方式提升学生热爱体育的积极性同时实现学生对体育运动思想的正确认识;从社会资源来看,加强协同教育需要班主任在教学管理过程中认识到社会资源对学生五育发展的作用。如美术教育中,班主任配合美术教师开展美术教育指导后,可以通过班主任协调的方式,组织家长一起开展美术德育,充分利用社会资源进行引入,包括在家庭陪同下班级共同参加一场美术展览,从美术学科角度出发认识现代美术发展的情况,对现代美术作品进行学习,提炼技术和美育内容。此外,班主任可以组织学生到所在地区的博物馆、非遗文化场馆等参观,从美术造型、手工设计等多方面让学生了解美术发展现状,了解传统文化中的美术资源,不断提升学生德育、智力和美术学科的综合能力。总之,尊重五育规律,需要协同教育,需要班主任在教学管理过程中积极融入家庭力量、社会力量,在教育过程中做好家庭支持和社会支持的设计,通过教学管理整合家庭资源和社会资源,推动五育并举顺利实施。
三、结语
“五育并举”视域下中小学班主任教学管理必须充分认识到五育并举的价值,了解五育并举对学生发展的影响,在五育教育实施过程中充分调动五育相关的资源和力量,坚持合力思想,真正将五育纳入到班主任教育管理体系当中,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助力学生成长。
参考文献:
[1] 董春燕.从心做起,赏识教育——谈班主任的管理艺术[J].教育艺术,2023(10):66.
[2] 张润喜.刍议“双减”背景下班主任管理工作的实施策略[J].基础教育论坛,2023(19):111-112.
[3] 李美红.坚持“管育并重”实现中职班主任管理工作新发展[J].天津教育,2023(28):159-161.
[4] 陈秋梅.新时期小学班主任德育管理工作有效开展的方法[J].第二课堂(D),2023(09):72-73.
[5] 张智璇.优化管理,立德树人——新时代背景下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探讨[J].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23(11):187-189.
[6] 刘赪.落实情感教育营造和谐班级——谈有效性提升班主任管理工作[J].吉林教育,2023(25):88-90.
[7] 熊翠琴.浅谈如何在班主任工作中培养小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J].甘肃教育研究,2023(08):60-62.
作者简介:赵文宇,女,汉族,1990年2月出生,重庆开州人,现任开州区文峰初级中学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中小学体育教学、篮球教学与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