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在线教学对培养大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影响及策略探究
摘 要:数字化时代,教育正在迎来一场革新的浪潮。数字媒体教学的精妙设计、共谋式学习的思维漩涡、实时回溯的个性化学习路径构建和问题引导中在线导师的精准激励,共同勾勒出一幅推动大学生批判性思维成长的画卷。这一变革不仅让大学生获得更自主、深度的学习体验,同时也挑战着教师重新思考教学方法和理念的必要性。随着我们迈入数字时代的新纪元,在线教学必将继续引领教育的发展方向,为大学生培养更加全面、创新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关键词:在线教学;批判性思维;策略
一、背景:数字化时代对教育的革新需求
数字化时代的浪潮中,教育正经历着一场深刻的变革。数字化时代赋予了教育更多的可能性,同时也迫使我们重新审视传统教学模式。随着科技的迅速崛起,教学方式正在从传统的单向灌输,转变为强调个性化学习和跨时空知识获取的全新模式。数字化时代,教育领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首先,数字化时代的变革要求我们重新审视教育的本质。我们要认识到,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教育方式正在发生深刻的变革,这源于社会对于知识获取与传播方式的需求变化。数字化时代对教育的革新需求日益凸显,这既是一场挑战,更是为教育提供了广泛的发展平台,教育的内涵和外延不断丰富和发展。其次,数字化时代教育革新的核心在于强调个性化学习与跨时空的知识获取。传统的教育模式以教师为中心,信息的单向传递成为主流。然而,在数字化时代,大学生被赋予更多自主权,可以根据个体差异量身定制学习路径。在线教学作为数字化时代教育的一种典型表现,打破了时空的限制,学生可以随时随地通过虚拟网络进行实时互动,进而实现个性化学习。这种趋势不仅丰富了学习资源,更激发了学生的主动学习意愿。再次,数字化时代对教育的革新需求体现在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过去,传统的教学注重知识的灌输和记忆,而数字化时代的教育更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其中批判性思维能力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在线教学为学生提供了广泛的信息获取渠道,但如何对这些信息进行分析、评估和运用,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最后,数字化时代的教育更加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通过在线教学,学生不仅仅是信息的接受者,更是信息的创造者和运用者。这种变革要求教师重新思考教学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批判性思维能力,使其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中具备更强的适应力。
二、在线教学对大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影响
在线教学对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需要引起教师注意的消极方面。从积极影响来看:第一,通过在线教学,大学生可以获取更多学习资源。在线教学使得大学生能够接触到更多的学习资源,包括各种不同的观点和看法的材料。这有助于大学生开阔视野,了解不同的人群和观点,为批判性思维提供更多的素材。第二,在线教学有助于培养大学生自主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线教学通常需要大学生自主管理学习进度和时间,这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自主性和问题解决能力。同时,大学生需要独立思考、分析和评价所学内容,从而提升批判性思维能力。第三,在线教学为大学生之间提供更多批判性思维的机会。在线教学平台通常支持大学生之间的交互和合作,例如通过讨论区、学习社群等方式进行交流。这种交互和合作有助于大学生分享观点、互相学习和促进批判性思维的发展。
从消极影响来看:第一,在线教学缺乏面对面交流。在线教学缺乏面对面交流的机会,这可能会影响大学生对信息的理解和接受程度。缺乏面对面的互动也可能导致大学生在学习批判性思维时感到孤独和缺乏社交支持。第二,在线教学需要更高的自我管理能力。在线教学需要大学生更高的自我管理能力,包括时间管理、任务管理等方面。如果大学生缺乏自我管理能力,可能会导致批判性思维学习效果不佳。第三,在线教学需要大学生强大的信息筛选和评估能力。在线教学中,大学生需要自己筛选和评估大量的信息,这需要大学生具备更高的信息筛选和评估能力,否则可能会被不良或虚假的信息所误导,无法发挥在线教学对批判性思维的促进作用。
三、在线教学对大学生批判性思维的促进
(一)多维度启蒙:数字媒体教学的精妙设计
在当今数字化时代,数字媒体教学的应用已经成为在线教学的一项重要手段。在这个多元化信息传递的时代,通过巧妙设计的多媒体元素,教师能够在教学中引发大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激发他们对知识的深度剖析。下面将从多维度启蒙的角度,探讨数字媒体教学的精妙设计对大学生批判性思维的深层引领。一方面,数字媒体教学通过视听盛宴,为大学生呈现丰富而生动的教学内容,从而在潜移默化中激发批判性思维。通过视觉的直观呈现,大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抽象概念,进而提出问题、分析现象。这种情境化的教学设计不仅增加了学科知识的吸收,更培养了大学生对于问题复杂性的敏感度,促使他们形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另一方面,数字媒体教学在问题设计与剖析上,有着独特的优势。通过巧妙的问题设计,教师能够引导大学生深入思考,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通过视听盛宴和题设与剖析的双重设计,教师能够引导大学生主动思考、提出问题,从而培养其深度思考和批判性思维的能力。数字媒体教学作为在线教学的一项利器,为教师提供了丰富的可能性,使教育更富有启发性,促使大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与分析所学知识,从而更好地培养批判性思维。
(二)共谋式学习:在线讨论的思维漩涡
在线教学中,共谋式学习通过在线讨论的形式,成为引导大学生批判性思维的重要途径。下面将深入探讨共谋式学习如何在思维漩涡中激荡学生的思维,通过交流亮点和群体智慧的角度,展现在线讨论对大学生批判性思维的深层引领。一方面,共谋式学习中的交流亮点是在线讨论中激荡的批判性思维之风。通过在线讨论论坛,大学生可以自由表达观点、提出问题,形成思维的碰撞和交流。以思政课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哲学章节为例,学生在讨论中可以对哲学史中不同的哲学流派进行深入解读,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疑问。这种自由而开放的交流环境有助于学生思考问题的多样性,促使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审视同一问题,培养了批判性思维的多元性。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仅是知识的消费者,更成为了知识的创造者和传播者,从而更深刻地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另一方面,共谋式学习中的群体智慧体现了合作学习与批判性思维的共振效应。大学生在合作学习中不仅仅是独立思考,更是通过集思广益的方式,共同探讨和解决问题。以思政课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方法论为例,学生通过在线小组讨论探讨辩证法的问题,每个小组成员从正反合三个方面提供不同的视角和解决方案。这种合作学习激发了学生集体智慧的力量,培养了他们对于问题的深度思考和全局把握的能力。在群体智慧中,大学生通过分享和合作,形成了更为综合、深入的批判性思维。
(三)实时回溯:个性化学习路径的智能构建
在线教学中,实时回溯作为一种关键的策略,通过个性化学习路径的智能构建,为大学生提供了更为精准、更贴近个体需求的学习体验。下面将深入探讨实时回溯对大学生批判性思维的深层引领,从时时追踪和定制学习两个方面展开,通过例子阐述这一策略如何促使学生在学习中更具深度的思考和分析能力。一方面,实时回溯通过时时追踪,利用在线测验与即刻反馈的认知引导,引领大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以思政课程为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在线测验进行实时的自我评估,系统即刻提供针对性的反馈。当学生在某个概念上出现误解时,系统会及时纠正,并提供相关的辅助材料。这种实时的追踪和反馈不仅帮助学生及时发现和纠正错误,更促使他们对知识点进行深层次的思考。学生在得知自己的错误后,不仅仅是简单地修正,更要求他们审视自己的思维过程,激发对于问题本质的思考,培养了批判性思维的敏感性和反思意识。另一方面,实时回溯通过定制学习,实现个性化路径的智能设计与迭代,为大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体验。以思政课程为例,通过学生的学习历史、兴趣爱好等信息,系统能够智能地推送定制化的学习材料和任务。例如,对于社会话题的讨论类学习,系统会根据学生的兴趣选择相关领域的讨论内容,同时为他们提供相应的批判性思维训练任务。这种个性化的学习路径设计不仅使学生更容易保持学习的兴趣,同时也激发了他们对于社会现象背后深层次规律的探索欲望。通过不断优化的学习路径,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培养了批判性思维的独立性和创造性。总之,实时回溯作为在线教学的一项关键策略,在个性化学习路径的智能构建中,为大学生提供了更为智能、贴近个体需求的学习体验。通过时时追踪和定制学习两个方面的精妙设计,不仅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更引领了他们深入思考、主动探索的批判性思维。这种个性化智能构建的学习路径,为学生在在线教学中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四)问题引导:在线导师的精准激励
在线教学中,问题引导成为引领大学生批判性思维的重要手段,而教师的精准激励则是问题引导中的关键环节。一方面,问题引导的艺术体现在提问策略上,它在批判性思维培养中扮演着一种魔法般的作用。以哲学课程为例,一个典型的问题可能是:“如果一个人的行为是出于自愿的,那么我们如何判断这个行为的道德性?”这样的问题不仅考察了学生对伦理学的理解,更激发了他们对道德问题的深刻思考。教师通过有针对性的提问,引导学生逐步展开对问题的思考,激发他们对于伦理学核心概念的理解和对不同伦理观点的批判性分析。这种提问策略旨在引导学生思考问题的多面性,培养他们主动追问、质疑的学术氛围,从而提升批判性思维的水平。另一方面,教师的共振体现了在线辅导与思维碰撞的共生关系。通过在线辅导,导师能够更贴近学生的学习过程,深刻理解他们的思考模式和学术需求。在学习问题的辅导中,教师可以通过在线实时交流,了解学生在解题中的困惑,提出有针对性的引导性问题。这样的互动不仅帮助学生解决当前问题,更培养了他们在学术探讨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教师通过深度参与学生的思考过程,激发了学生对于问题的深层次思考,为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提供了有效的支持。
总之,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崛起,教育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传统的教学方式正在逐渐被数字化技术所重新定义,而在线教学成为这一变革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线教学为教师和大学生提供更丰富、深入的学习体验。数字化时代的教育,正是我们共同迎接知识社会挑战的关键时刻,而在线教学将成为引领大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前沿利器。
参考文献:
[1]赵志龙,史晓委,张淳.高校生物技术制药课程思政在线教学研究与实践[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3,(07).
[2]何明芮.分布式认知理论视域下在线教学中高校教师隐性知识转化研究[J].教育评论,2023,(06).
[3]李卫卫,肖敏,张艳宁等.在线教学问题及改进对研究生持续使用意愿的影响研究[J].研究生教育研究,2023,(03).
[4]章坤.地方高校继续教育在线教学“四维·四性”质量保障体系[J].继续教育研究,2022,(09).
[5]秦西玲,吕林海.拔尖学生的学习参与及其批判性思维发展——基于全国12所“拔尖计划”高校的实证研究[J].江苏高教,2022,(01).
本文系上海高校青年教师培养资助计划项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线教学优化研究”(编号ZZssy21035)的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