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新课标背景下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历史素养的培养

戚鹤
  
应急媒体号
2023年31期
吉林省双辽市兴隆镇中学 吉林省四平市136421

摘  要:在新一轮的课改中,培养学生历史素养成为教学的导向之一。本文对历史核心素养的概念和维度进行了说明,结合初中历史教学问题,从深挖教材、绘制历史事件时间链、强化史料分析、问题引导、讲解历史故事五个方面提出了培养学生历史素养的方法。

关键词:新课标;初中历史;核心素养;培养

引言

在新课改背景下,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成为初中历史教学的目标。历史核心素养包括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五个方面,学生具备这些素养后,能形成正确的历史观念,提高历史学习能力。传统历史教学忽视历史素养的培育,教师习惯于采用“讲授+背诵”教学模式,课堂氛围较压抑,探究性活动少,导致一些学生失去学习兴趣。本文结合新课标的要求,浅谈初中历史教学培养学生历史素养的策略。

一、深挖教材,培养学生唯物史观

唯物史观是历史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帮助学生正确的看待历史,认识社会发展的规律。历史教材中很多章节都包含唯物史观的内容,教师要深挖教材,引导学生进行探究,能透过现象看历史发展的本质,提高唯物史观[2]。比如在讲解《近代化的探索》这个单元内容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分析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失败的原因,用唯物历史主义观点点拨学生,让他们知道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失败的必然性。同样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教学中,教师可以从五四运动的发展过程、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方面说明只有中国共产党代表最广大人民的利益,走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的未来,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唯物史观。因此,培养学生唯物史观要立足教材,深挖一些案例并引导学生反思,最终提高课堂效率。

二、绘制历史事件时间链,培养学生时空观念

新课标提出培养学生时空观念的要求。简单来讲,时空观念就是学生对特定时间和空间内发生的事件的联系和分析能力。在历史教学中,教师要敢于打破常规,不仅要让学生知道某个时间发生了怎样的历史事件,更要让他们学会串联,分析事件产生的背景及影响,在脑海中形成知识脉络图。比如在教学《统一国家的建立》这个单元知识时,教师可引导学生绘制思维导图,将秦始皇统一中国到繁荣的秦汉文化等知识点进行有机串联,同时对知识盲区进行填充和完善,最终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知识脉络和时空观念。因此,教师要不断创新教学模式,通过绘制思维导图的形式来培养学生时空观念,满足新课改的要求。

三、强化史料分析,培养学生史料实证能力

初中历史教学的重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对史料的研究、分析和判断能力。可以说,历史是建立在史料分析基础上的,如果学生看不懂史料,那么他们的历史素养就会较低。在平时的历史教学中,教师不只要讲解历史知识,还要引导学生多涉猎相关史料,拓宽视野,提升辨析能力[2]。比如在教学《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这个单元知识时,教师可播放香港、澳门回归的影像资料,然后给予学生香港和澳门被侵占的史料,让学生在分析中懂得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再进一步,教师给予近十年海峡两岸贸易以及交往的数据,让学生知道大陆和台湾心连着心,是不可分割的部分。因此,初中历史教学要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积极培养学生史料实证能力,培育历史素养。

四、问题引导,提高学生历史理解能力

学生具备一定的历史理解能力后,他们看待问题的眼光会更长远,形成自己的思考。鉴于初中生爱思考和探究的特点,在培养学生历史理解能力中,教师可以问题为引导,让学生根据提供的史料对历史事件进行客观分析和评价,提高认知能力。比如在教学《鸦片战争》这个知识点时,教师可提出问题:“英国为什么对中国发动鸦片战争?这场战争的最终结局是什么?”在任务驱动下,学生独立阅读教材并查阅相关史料,知道当时中国对英国贸易呈顺差,大量外汇流入中国,为了改变这种局面英国用鸦片战争敲开中国大门,最终战争英国胜利,中国被迫签订不平等条约。因此,通过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提高了很多,能正确的理解历史事件。

五、通过历史故事,培养学生家国情怀

培养学生家国情怀是初中历史教学的重要方向,也是这门课的育人目标。初中历史教材中含有很多感人的历史故事和人物,从他们身上学生可以感受到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民族自豪感,教师可以借助这些故事和人物对学生进行教育,提高学生对国家和民族的热爱。比如在讲解《鸦片战争》的时候可以讲解民族英雄邓世昌的故事,他下令开足马力向日舰吉野号冲过去,与日寇同归于尽,体现了大无畏的精神。因此,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多融入一些教材外的人物和故事,引导学生进行课堂反思,培养家国情怀。

六、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课标下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应该成为教师的重要任务。传统的初中历史教学模式非常单一,讲授式的教法限制了学生想象力,对史料的分析能力较弱,历史素养难以形成。下一步,初中历史教师要认真研读新课标的内容,将核心素养的五个维度融入课堂教学中,鼓励学生多互动和探究,最终形成较强历史素养。

参考文献:

[1]黄牧航.任务驱动式教学与中学历史核心素养的培育[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 2022(6):4.

[2]姚怡超.基于新课标对初中历史课程核心素养培育的分析与思考[J].基础教育研究,2022(15):35.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