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自媒体时代短视频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基于四川省各类型高校的调查研究

白谦 卢梦迪 陈锦杰 张贤鹏 王丽茹
  
应急媒体号
2024年4期
成都工业学院 汽车与交通学院 四川 宜宾644000

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要:目的:近年来,以抖音、快手等App为代表的网络短视频的影响力逐渐增大,短视频的使用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并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与塑造带来一系列新的挑战,研究针对大学生短视频的使用现状,从短视频使用强度、使用类型、使用动机等维度探讨短视频的使用对大学生价值目标确定、价值判断标准以及价值实现手段带来的影响。方法:本项目通过自制问卷与量表,对多所高校在校本科生进行非概率随机抽样调查,全部数据运用 SPSS27.0数据分析软件进行描述、差异、相关以及回归分析,从而深入分析短视频使用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结果:描述统计分析表明,大学生短视频使用维度均值为3.8分,在李克特五等尺量表中处于中偏上水平,说明大学生短视频使用强度较高。回归分析表明,在控制年级以及专业等变量的影响下,短视频的使用动机,使用强度,使用类型均能显著地正向预测价值目标确定、价值判断标准以及价值实现手段。结论:研究从短视频平台审核机制的完善,高校思政教育载体的创新,大学生自身信息素养的提升三个层面提出短视频视阈下正确引导大学生价值的具体措施,从而借助短视频的发展促进大学生价值观的正向塑造。

关键词:短视频;大学生;人生价值观;对策

中图分类号:G122

引言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5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3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79亿人,其中,短视频用户规模为10.26亿人,较2022年12月增长1454万人,占网民整体的95.2%。[1]短视频是指在各种网络新媒体平台上播放的、适合人们在移动状态和短时休息状态下观看的、高频推送的视频内容,网络短视频的时长从几秒到十几分钟不等[2]。短视频作为一种新兴的媒介形式,在青年大学生中广泛流行,并且对他们的价值观产生了显著的影响。这种影响既包括积极的一面,比如提供了一个表达自我、分享生活和信息的平台,同时也包括消极的一面,比如可能导致价值观的混乱和偏差。

价值观是个人或集体判断和评价事物的是非曲直的标准,它深受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影响,并指导人们的稳定行为倾向。在当前信息丰富和多元化的社会背景下,明确的价值观对于个体做出合理判断和决策至关重要。大学生尤其如此,他们正在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并受个人成长背景和社会文化环境的多种影响。教育和社会应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这对于个人的发展和社会和谐至关重要。在自媒体时代,短视频广泛流行的当下,研究短视频使用对大学生价值观形成与塑造带来的影响,提出有针对性的引导策略尤为必要。

通讯作者简介:王丽茹(1990— ),女,四川成都人,成都工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

一、大学生使用短视频的现状分析

1.1.使用强度:碎片化下的高频欢娱

由短视频其名可以看出其最大的特点之一即为“短”,顾名思义短视频的“短”一方面指其时间短,另一方面也是指其制作时长短。短视频的碎片化特点主要体现在其时间花费短上,其中的大多数视频往往仅需几秒到两三分钟即可完成对视频所表达内容的输出;同时大学生作为拥有碎片化时间较多的群体之一,正好与短视频的特点相契合,通过李克特五等尺量表的分值来看,3分为中等水平,经调查数据显示,目前大学生短视频的使用强度处于中等偏上的水平(3.23分),问卷中“我每天使用短视频的次数很高(无论何时何地都想打开抖音等短视频)”的描述“比较符合”和“完全符合”自身实际情况的占比之和达到了40.35%以及“我每天使用短视频的时间很长(四小时以上)”的描述“比较符合”和“完全符合”自身实际情况的占比之和达到了26.48%。由此可见,大学生使用短视频的频率总体偏高,部分大学生在短视频上消耗了大量时间。

1.2.使用动机:泛娱乐化下的“自我满足”

由于短视频的时长有限,注定其无法输出巨量内容或高深的内容,因此其为获得用户流量必然会迎合其广大用户的感官消费需求,以强刺激性、高输出强度的内容来对用户造成巨大的感官冲击,以大量恶搞、低俗的二次创作甚至是粗俗不堪的方式加工所产生的内容,以达到其自身攫取流量的目的。经调查数据显示,在使用动机上,均分最高的是“为了放松自己,舒缓自己的压力”(3.61),以此为目的的学生占比达到了52.46%,与此对应,在短视频的观看类型上,选择观看“搞笑类的短视频”的最多,娱乐本是达到获得知识和审美享受的目的的手段,但一些视频中娱乐成为活动的目的,满足人们内在的需要,对娱乐失去理性的控制,成为过度的娱乐,于是娱乐变成非理性的即泛娱乐化。

1.3.短视频类型:普及化下的多元并存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5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3年6月,短视频用户规模为10.26亿人,较2022年12月增长1454万人,占网民整体的95.2%。[1]由此可见如今短视频的普及性。调查数据显示,青年大学生对9个类别短视频的选择均超过了30%,这些短视频的内容涉及时事政治、军事科技、地理风光、历史知识、生活技能、时尚美妆、休闲娱乐、学习分享等等,呈现出内容多样的特点。据调查数据显示,在短视频的观看类型上,选择观看“搞笑类的短视频”的最多,占比达到了40.86%,其次在使用动机上,“为了搜索自己感兴趣的知识或技能”排在了第二位,占比为38.46%,说明目前大学生在短视频的使用动机上虽然娱乐性偏高,但知识性占比仍然处于高位,这也反映了处于客观社会关系和具有类特征的大学生对时事政治的关切、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对学习生活的态度、对自我成长成才和全面发展中各方面知识的多元化追求。因此更应抓住大学生对短视频的使用需要,以大学生易接受的形式传递价值观教育的相关知识性内容,同时也应关注短视频使用的过度“娱乐化”对大学生价值观塑造带来的挑战。

二、短视频的使用对大学生价值观带来的影响

2.1短视频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现状分析

2.1.1.价值目标确定:总体向好

研究数据可知在人生价值目标的确定上,占比最高的是以“对祖国与人民作出贡献”为目标(47.92%),其次,较多的大学生认同“观看体现人生价值追求的短视频后我有了更明确的人生价值目标”(27.62%),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大学生价值目标的正向性,也能看到短视频对大学生人生价值目标确定带来的重要影响。但同时,也有较多的同学无法赞同“短视频中社会和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的观点”(59.4%)这说明,大学生在价值目标的确定上还有待正确的引导。

2.1.2.价值实现手段:注重自我

在人生价值的实现手段上,研究数据结果中我们可以看出占比最高的是“依靠自身的努力奋斗实现人生目标”(52.2%);占比最低的是“依靠家人的支持实现人生目标的手段”(26.99%)。这说明,当前大学生们认为在实现人生价值时,主要依靠自身地努力奋斗,而非外在的条件,体现出当前大学生注重自我的特性,也呈现出了一种积极向上的姿态。

2.1.3.价值判断标准:缺乏理性

研究的数据发现,只有14.27%的学生完全能够在面对短视频中具有煽动性的言论时准确地将其识别出来。同时68.43%的学生面对短视频中具有煽动性的言论时,我很难独立地思考,总是人云亦云。大学生易在短视频平台的多元文化中迷失,受到不良价值观带来的精神污染,生成错误的价值判断。在大学生价值观测量量表中占比最高的是以“以对社会和他人的贡献为衡量人生价值大小”(35.31%),占比最低的是“以个人财富的多少为衡量人生价值大小”(18.67%)。价值评价标准作为人生价值观的核心,对于大学生人生价值观的影响不可谓不大,数据表明目前大学生对人生价值的根本评价尺度以及评价标准掌握得较为准确。但同时也应注意仍有许多同学以“个人财富的多少”,“社会地位的高低”作为价值评价的重要标准,因此仍需加强对短视频内容及价值观教育的引导。

2.2短视频的使用对大学生价值观影响的多元回归分析:

经研究数据发现,本次所有线性回归模型的拟合度良好,回归方程显著。所有自变量之间不存在多重共线性,V1F全部小于5。意味着所有自变量中可以显著影响因变量。

通过多元回归分析,控制年级,专业的影响后,发现短视频使用强度,使用类型,使用动机,是大学生对短视频的信息判断能力和价值目标确定,价值评价标准以及价值实现手段的独立因素,且是正向影响。意味着要正向塑造大学生的价值观,可以从上述自变量入手,引导大学生的价值观的形成。

三、短视频对大学生人生价值观的培育策略

本项目调查研究表明,目前大学生从价值观较为积极且正向,但在价值判断标准以及价值实现手段上仍存在“个人主义”及“拜金主义”等错误取向;此外,回归分析的结果也显示我们可从短视频使用内容、强度、动机等角度出发,积极引导大学生人生价值观的培育。我们应该结合家庭、学校本身、社会和年轻人自己的力量,多方联合、同向发力,共同加强大学生价值观的引导培育工作[3]。因此,研究从短视频平台审核机制的完善,高校思政教育载体的创新,大学生自身信息素养的提升三个层面提出短视频视阈下正确引导大学生价值的具体措施。

3.1 完善短视频平台审核,坚持“内容为王”。

由实际研究结果表明,短视频的类型对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观以及对短视频的信息判断能力存在影响。在短视频的观看类型上,选择观看“搞笑类的短视频”的最多,其次在使用动机上,“为了搜索自己感兴趣的知识或技能”排在了第二位,说明目前大学生在短视频的使用动机上虽然娱乐性偏高,但知识性占比仍然处于高位,因此更应抓住大学生对短视频的使用需要,以大学生易接受的形式传递价值观教育的相关知识性内容,同时也应关注短视频使用的过度“娱乐化”对大学生价值观塑造带来的挑战。

建立短视频传播阵营,应该严格检查其内容本身。用积极的主体价值观引领短视频的正向进步,保证短视频的内容是有正向引导的[4]。短视频平台的内容监控大多依赖于计算机网络的自动筛选功能,但这种方法可能导致观看者对短视频的信息判断出现失误,对他们的价值观造成冲突。因此,短视频平台应增加手动审查人员,对用户进行实名认证,并将视频附属内容纳入监管之中。

尽管短视频平台上存在许多低质量的网络短视频,但也有许多传播优秀文化、发人深省的优质内容。对于这部分优秀短视频,平台应通过自身的审查机制及时发掘,并通过引流、奖励机制等方式对拍摄者进行鼓励,使其能够产出更高质量的作品。这样,大学生在观看这些短视频时,不仅可以获得良好的身心感受,还可以树立正确的思想品格。

总之,短视频平台应严格审查内容,保证正向引导,增加审查人员,对用户进行实名认证,纳入视频附属内容的监管。同时,平台应鼓励传播优秀文化的短视频,引导大学生获得良好的身心感受和正确的思想品格。

3.2 推进高校思政教育者以短视频为载体的大学生人生价值观教育

实际研究结果显示,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观总体上是积极和正面的。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在确定价值目标时,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并不完全认同“短视频中社会和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的观点。在价值评价标准方面,对于“个人财富的多少”和“社会地位的高低”的评价均值都处于中等偏上的水平,这表明这些因素也是大学生在价值评价中考虑的重要标准。学校作为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场所,在培养他们积极的人生价值观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应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角度出发,利用短视频这一载体,从而有效推动当代大学生人生价值观的健康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5]。短视频因为其效率高、密集传递信息在众多传播领域中脱颖而出。新形势下必须重视和运用网络短视频,抢占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阵地。对于如今的各大高校而言,应打造一支具有优秀短视频素养的高校思政教师团队,因为如今的高校学生经过大量的短视频的感染具有颇高的紧跟社会潮流的参与积极性,所以高校思政教师们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要利用短视频在大学生中的受众的明显优势,将短视频融入高校思政文化教育.高校的思政教师团队必须在实践上积极挖掘生活中鲜活的素材,传递正能量[6]。大学生尽管具有大处着眼和洞悉社会现象的综合能力,但因而生活经验的匮乏,阻碍了其分析和判断真假的综合能力,所以在上课中选取接近生活的实例,并且能带动大学生引起共识。

3.3 大学生提升自身媒介素养,增强自身的判断力

本研究的数据发现,只有14.27%的学生完全能够在面对短视频中具有煽动性的言论时准确地将其识别出来。短视频的低门槛性导致内容的鱼目混珠,作为大学生应有着基本的明辨是非能力以及自觉抵制不良信息传播的意识。短视频用户不断增多,内容生产者也随之增长,导致短视频内容质量良莠不齐。短视频平台不仅传播着积极向上的内容作品,而且也弥漫着负能量的不良信息。大学生应不断提高自己的媒介素养[7],坚决抵抗不良信息的传播扩散,要有清晰的认知、理性地看待明辨是非的能力,要传播积极向上的正能量内容,切勿盲目跟风,导致价值观念扭曲。短视频平台作为一个展示平台,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一个观看者,也可以成为一个表达者[8]。大学生不仅是短视频平台内容的消费者,也是内容的生产者和创作者。作为内容的生产者,大学生应更加注重所创作内容的价值导向,确保其不偏离正确的价值轨道。而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求内容生产者自身具备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正确的价值判断力。因此,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是确保他们能够在内容创作中体现正确价值导向的首要任务。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第5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J].国家图书馆学刊,2023,32(05):13.

[2]王建民,刘见齐.网络短视频的文化符号建构——以“李子柒现象”为例[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43(06):100-105.

[3]黄雨塑.主流媒体短视频观看对大学生国家认同的影响[D].上海外国语大学,2022.

[4]王涵宇.5G时代新型主流媒体短视频平台的创新研究[J].新闻研究导刊,2022,13(24):87-90.

[5]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 《人民日报》,2016-12-09(1).

[6]杨国辉.网络短视频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分析[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20(12):133-136.

[7]李章维.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策略分析[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版, 2018(12):2.DOI:CNKI:SUN:FYJY.0.2018-12-002.

[8]季闪电.大学生抖音短视频使用行为现状分析——以烟台黄金职业学院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 2020(45):2.

[9]张营,赵芮,邱娜.短视频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重构[J].幸福生活指南, 2020, 000(042):P.1-1.

[10]叶琼琼,李子怡,付冰倩,等.自媒体时代短视频对大学生价值观的负面影响解析——基于武汉市大学生短视频使用现状的调查[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 35(1):41-48.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3年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资助项目《项目名称:自媒体时代短视频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及对策研究--基于四川省各类型高校的调查研究》(项目编号202311116020)的研究成果。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