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新课标背景下国内外时事热点与高中英语新教材单元主题语境融合的研究

付鹤
  
应急媒体号
2024年4期
秦皇岛市新世纪高级中学 河北 秦皇岛 066001

摘要:在新课标的背景下,我国教育体系发生了实质性的改变,这一改变的核心理念就是强调学科的实用性、创新性以及跨学科性,已实现具备全球视野以及综合素质新时代人才的培养。对此,高中英语教师必须重视国内外时事热点与教材单元主题语境的有效融合,以促进高中英语教学的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新课标;国内外时事热点;高中英语;单元主题语境;教学策略

前言

随着新课标的实施,对高中英语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一变革使高中英语教学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教学模式,而是将理论知识同社会实践相结合,使学生在掌握英语知识的同时,还可以理解和运用英语去探讨和解决实际问题。对此,将国内外时事热点与高中英语新教材单元主题语境融合,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同时还可以体现会给你学生的批判思维以及跨文化交际能力。

一、国内外时事热点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积极意义

(一)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就以往的教学形式而言,大多以“一言堂”的授课形式为主。高中阶段的英语语法更为复杂,教师还以传统方式进行授课的话,就会导致语法课程缺乏活力和趣味性,从而大大打击学生学习的自信心。而教师在教学中融入时事热点,拉近教学知识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从而引发学生的共鸣,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兴趣,从而有效提升教学质量。

(二)拓展学生的认知领域

在新课标的背景下,英语阅读历来都紧密围绕当前的时事热点展开。甚至在完形填空中也会出现与当年的社会热点、民生有关的热点话题。比如2023年高考试题中就出现了与新冠疫情相关的时政热点。假如学生有了解时事新闻的习惯,就很容解答这些问题。通过这种方式,既可以拓展学生的认知领域,还可以在考试中结合自身的认知,全面把握阅读内容,进而成功答题。语法填空与阅读理解均需语法知识。学生在文中找答案时,面对难以理解的句子,就凸显出对句子的分析和语法掌握重要性。

(三)有助于学以致用目标的实现

学习英语的最终目标在于能够将其实际应用到生活中去。国内外时事热点大多以生活实际相关,将其融入英语教学中,通过循序渐进的方式进行专项训练。教师可以选取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热点新闻,引导学生用英语进行讨论。比如,全球气候变化问题、当前国内外局势,或者是社交媒体对人们生活的影响等。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能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锻炼英语听说读写的能力,还能激发他们对世界的探索精神和批判性思维。

二、新课标背景下国内外时事热点与高中英语新教材单元主题语境融合策略

(一)巧妙利用各种资源,打破教材的束缚

高中英语教材是由教育行业的资深专家精心编写的优质教材,内容丰富,并且涵盖了多个领域,由于篇幅有限,很多对当前社会发展的最新讯息难以完整反映出来。对此,在教学过程中,高中英语教师必须结合国内外时事热点,将教学内容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打破教材的限制,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1]。

例如在人教版那必修2Unit 2《Wildlife Protection》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分发挥时事新闻的优势作用。首先,利用时事新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比如,在教学中,教师可以介绍近期与野生动物保护的相关事件,譬如大熊猫从“濒危”降级为“易危”的新闻,从而促使学生对野生动物保护工作的价值进行全面把握,有效地拉近了英语学习与现实生活的关系,进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其次,通过对热点新闻的研究,学生可以学习到更加生动、具体的语境应用。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热点新闻中的关键性句子进行分析,感悟专业媒体语言的表达,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最后,教育者可以引导学生拓宽国际视野,了解全球野生动物保护所面临的困境与进展。通过对不同国家野生动物保护政策的理解,拓展学生的认知领域,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通过这种方式,教师不仅可以打破固有的局限,进而挖掘出新鲜的内容,激发学生探索欲望,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促使学生自主投身课堂学习中,从而有效提升学生学习的效率[2]。

(二)拓宽探究内容,强化语言素养

高中英语学习是在大量语言知识积累的基础上,实现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对此,高中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重视中外时事热点内容的应用,不断加强英语学习与社会热点的融合,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多样,进而实现对学生语言素养的培养。

例如在人教版那必修3Unit1《Festivals and Celebrations》教学过程中,该单元主要以节日庆典为话题,鼓励学生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同时接受和尊重西方文化。教师可以巧妙地将时事新闻引入课堂,如最近的春节庆祝活动或者西方的圣诞节庆典,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让他们了解到节日庆典在现代社会中的鲜活存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向学生分享关于春节烟花禁放的新闻,引导学生对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适应与变革展开深度探讨,并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展开交流,各小组推选一名代表上台分享。在分享结束后,教师要结合学生的不同观点,从教材内容的角度出发,引领学生进行知识探索活动。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有效地拓展了学生的思维,在有限的课堂时段里,能够吸收大量的信息、素材和不同的见解,有利于学生素材的积累,当学生进行分享时,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都得到了有效的提升[3]。

(三)尊重个体差异,开展个性评价

高中阶段的学生由于家庭背景、学习基础以及兴趣喜好的不同,致使学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这些差异会使学生对社会有着不同的看法,对此,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通过适时的新闻事件进行个性化的指导和评价,使每个学生都能持续处于不断进步的正面轨道上。针对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要尽可能挖掘新闻事件的潜在含义,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很多学习能力较为薄弱的学生,教师则需要更加注重基础知识的讲解和兴趣的激发,逐渐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自信心,突破学习障碍,增强个人能力。

注:本文系秦皇岛市教育科研“十四五”规划2022年度立项课题《新课标理念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中英语教学的融合的实践与研究》课题编号:qhd145kt2022296

参考文献

[1]张惠玲.结合时事热点开展初中英语教学的实践探究[J].英语教师,2020,20(22):188-190.

[2]李阳.新课标背景下高中英语语境教学研究现状和教学建议[J].校园英语,2020,(36):193-194.

[3]熊巍.新课改背景下高中英语教师专业发展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6,(05):125-126.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