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南充市构建川东北区域交通枢纽发展战略能力分析
摘要:本文主要针对中国四川省南充市的交通发展情况进行了分析。从政策制定、基础设施建设、公共交通服务水平、交通管理等角度出发,探讨了南充市的交通发展战略能力及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未来交通发展的建议和对策,包括加快推进地铁建设、优化公共交通线路、推行绿色出行等。通过本文的分析和对策建议,希望能够对南充市的交通发展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关键字:交通发展战略能力;公共交通服务水平;交通管理能力;交通设施升级改造
一、引言
交通枢纽作为现代交通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促进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加强区域合作具有重要意义[1]。川东北地区作为中国四川省的重要经济区域,其交通枢纽的发展和优化对于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在过去的几十年中,中国国内的学者们广泛研究了交通枢纽的不同方面,包括交通网络建设、城市发展规划、现代物流发展、大型客运枢纽以及智慧交通体系建设等。例如,张琳玲指出交通规划与政策的制定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交通网络的布局和优化,交通网络需要预测以及可持续发展策略,同时指出交通出行结构对碳排放及能耗方面的影响,是进行城市交通枢纽建设过程中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2]。而在确定未来的城市和区域发展规划思路方面,杨飞提出可以结合成都经济区的发展规划,南充市可以把重点放在南北轴向的发展战略上[3]。也有学者指出,随着电子商务行业的发展,物流的现代化发展也是城市交通系统中需要考虑的一个因素。张意斌通过研究城市交通的运行机制,能给城市交通带来积极的促进作用[4]。而城市交通运输的研究着重解决川东北地区主要城市的交通拥堵问题、改善出行体验,同时也推动公共交通的发展,提高城市交通的便捷性、安全性和环保性。另外,沈晨研究区域交通一体化,关注川东北地区与周边地区的交通连接和合作,加强川东北地区与其他地区的铁路、公路和航空等交通联通,这对推动区域间交通枢纽的互联互通,促进区域经济合作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5]。对于城市交通枢纽建设的发展战略,吴冰花也考虑到了大型客运的因素,作者通过探讨大型客运枢纽布局模式的发展趋势指出:大型客运枢纽是交通网络能否顺畅运行的关键环节之一[6]。由此,通过制定合理的大型客运枢纽,来推动交通枢纽的建设,从而促进川东北地区经济的增长和协同发展。最后,为了研究交通对环境的负面影响,许多学者从能源利用和出行安全等方面入手,研究了交通可持续性战略来减少交通对环境的负面影响[7],如张玉辉通过云计算、物联网等新一代技术为智能交通系统的建设提供了新的视角,新的思路。这对于构建川东北区域交通枢纽的建设有重要的参考意义[8]。可见国内诸多关于川东北地区交通枢纽的研究,覆盖了城市发展规划、现代物流等多个方面,通过深入研究这些领域,可以为川东北地区交通枢纽的发展和优化提供理论和政策支持,促进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此外,这些研究成果也可为其他地区的交通枢纽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因此,本论文旨在对川东北地区交通枢纽的研究现状进行全面梳理和分析,以为相关决策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建议。
二、 研究方法和框架
本研究将采用文献资料法、案例分析法、统计分析法等多种研究方法,通过对南充市交通发展现状及其发展战略能力的分析,提出可行的建议和对策。本研究内容分为三个主要部分:
第一部分将分析川东北地区交通发展现状和南充市的交通发展现状,包括南充市的交通设施、交通拥堵、相关政策法规等方面;
第二部分将通过对南充市交通数据的分析,进一步了解南充市交通状况,为制定发展战略提供数据支持;
第三部分将重点分析南充市的交通建设规划、交通资源配置、交通建设项目的推进和交通设施升级改造等方面,从而评估南充市的交通发展战略能力,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对策。
三、 研究结果及其分析
3.1. 南充市公路客运发展现状
南充市作为一个重要的交通节点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在过去几年得到了较快的发展。首先,南充市的道路密度较高,主干道、快速路网及支路相互连接,基本实现了城市道路的全覆盖。其次,南充市公共交通服务水平也不断提升,城市公交车辆总数达到400余辆,公交站台和站点布局较为合理,市区内各大商圈、居民区及工业园区均有涵盖。最后,南充市的铁路和民航等交通设施也在不断完善,南充站作为重要的交通枢纽,连接了成都、重庆、贵阳、昆明等城市,成为了承担货物、客运、物流中转的重要基地之一。以此为基础,对2016年至2022年南充市及全国的公路客运周转量做统计及变动分析,得到南充市公路客运周转量统计及变动分析结果,如图1所示。
3.1.1 南充市公路客运周转量统计及变动分析
图1中的a)图为南充市2016-2022年公路客运周转量结果。b)图为南充市2016-2022年公路客运周转量变动分析结果。由图可知:(1)南充市公路周转量自2016年40.84亿人公里减少至2020年13.22亿人公里,2021年上升至20.08亿人公里,而在2022年公路客运周转量又出现减小趋势。此趋势在b)图中也有明显呈现,如变化率在2016年至2020年间,整体呈现下降态势,其中2020年同比减少47.35%。(2)在数据统计的7年中,变化幅度约为29亿人公里。这说明2016年至2019年随着客运量对载具需求的不断增大,在南充市现有的客运政策下,交通载具及出行政策并不能满足阶段性客运量变化的需求,加之2020年初我国新冠冠状疫情爆发,周转量降至7年间的最小值。(3)而在2021年疫情得到了相对控制及有关策略的调整之下,公路客运周转量呈现大幅上升趋势。在b)图中则体现为同比增加51.91%。
3.1.2 全国公路客运周转量统计及变动分析
本报告还统计了全国公路客运周转量,如图2中的c)所示,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同比变化率,如图2中的d)所示。
由图可知:(1)全国公路客运周转量在2016年至2019年期间呈现缓慢上升的态势,例如由2016年的31258.46亿人公里上升至2019年的35349.24亿人公里。增幅仅为13.09%。此趋势在d)图中也有所反应,比如2017年至2019年的同比增长分别为4.97%,4.28%和3.31%。(2)在2020年,全国公路客运周转量出现了骤降趋势,从2019年的35349.24亿人公里减小为2020年的19251.46亿人公里,同比减小45.54%,主要原因有2020年初我国新型冠状病毒爆发,居民响应政府号召减少外出,因此我国公路运输客运量大幅下降。(3)2021年全国货运周转量出现小幅回暖,上升至19758.15亿人公里,同比增长2.63%。而2022年全国客运周转量又出现下滑态势,降至12921.42亿人公里,同比下降34.60%。
3.1.3 南充市与全国公路客运周转量对比分析
为了便于分析南充市和全国客运周转量数据特征,本报告统计了2016年至2022年南充市和全国客运周转量数据特征的最值及变化幅度,见表1。
对比a)和c)两图,分析表1可知:(1)南充市与全国公里客运周转量的变化趋势呈现并不一样,前者先减小后增大,后者先增大后减小,南充市的7年间变化幅度约为全国公路客运周转量的0.13%。(2)反观南充市和全国的公路客运周转量变化率曲线,二者有突出的一致性,比如同时在2020年同比下降剧烈,且下降幅度较为接近,分别为47.35%和45.54%。(3)2021年南充市和全国的公路客运周转量变化率都出现了回升,且南充市作为一个地级市上升速度更快,如图b)所示2021年为51.91%,此时全国上升率只为d)图中的2.63%。同理,南充市在2022年的公路客运周转量同比下滑方面比全国的下滑趋势更明显,二者分别下滑41.29%和34.60%。
3.2 南充市公路货运发展现状
货物运输是民生需求,其大小取决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本报告统计了南充市2016年至2022年共7年的公路货运周转量,如图3的e)所示,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南充市货运周转量较上一年的变动情况,如图3的f)所示。
3.2.1 南充市公路货运周转量统计及变动分析
由图可知:(1)南充市公路货运周转量在2016年至2022年间总体呈现增长趋势,如由2016年的92.88亿吨公里增长至2022年的133.22亿吨公里,7间的涨幅约为43.43%。(2)与第1个结论不同的是,2019年南充市货运周转量出现下滑态势,减小量为1.8亿吨公里,同比下降1.62%。(3)从e)和f)两幅图整体的趋势来看,南充市货运周转量7年间总体平稳增长,变化较缓,而其同比变化率曲线变化较为剧烈,整体呈现“M”型变化趋势。
3.2.2 全国公路货运周转量统计及变动分析
本报告还统计了全国公路货运周转量,如图4中的g)所示,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同比变化率,如图4中的h)所示。
由图可知:(1)全国公路货运周转量在2016年至2022年期间总体呈现增长态势,从2016年的186629.48亿吨公里增长至2022年的231782.70亿吨公里,增长幅度为24.19%。(2)2019年全国货运周转量出现下滑态势,减小量为5291.91亿吨公里,同比下降2.59%,这种下滑趋势在h)图中有明显的体现。(3)从g)和h)两幅图整体的趋势来看,全国货运周转量7年间总体平稳增长,7年变化幅度约为45153.22亿吨公里。而其同比变化率曲线主要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态势,整体呈“M”型变化趋势。
3.2.3 南充市与全国公路货运周转量对比分析
为了便于分析南充市和全国货运周转量数据特征,本报告统计了2016年至2022年南充市和全国货运周转量数据特征的最值及变化幅度,见表2。
对比e)和g)两图,分析表2可知:(1)南充市与全国公里货运周转量的变化趋势大致一样,二者总体都呈现出缓慢增长的态势。涨幅分别为43.43%和24.19%;(2)南充市和全国的公路客运周转量变化率曲线呈现较高的一致性。比如二者同时在2019年达到变化率最小值,分别为-1.62%和-2.59%;(3)在2021年南充市和全国的公路货运周转量变化率都出现了回升,二者变化率分别为10.19%和10.72%。且在2022年南充市和全国的公路货运周转量变化率也较接近,二者分别下滑4.17%和3.66%。
四、小结
4.1 科学性及可靠性
本文通过数据收集、数据分析、调研和实地考察等方法,可以确保南充市川东北区域交通枢纽研究的科学性,提高研究的可信度和准确性。
为了保证研究内容的可靠性,本文考虑了多个方面以确保科学性和数据的可信度。首先,使用了可靠且权威的数据来源,如官方统计数据和调查问卷。其次,采用了科学合理的研究方法和分析过程,且选择了具有代表性的样本,并确保样本量足够大具有统计学意义。此外,我们对研究结果进行了验证,与其他类似研究结果进行了对比,并获得了专家意见的支持。同时,本文客观地提及了研究结果的不确定性和局限性。通过这些措施,本文全面考虑了研究结果的可靠性,以增加读者对研究结果的信任和认可度。
4.2 研究价值及局限性
本研究成果的价值得益于系统分析方法和全面收集的交通数据,一方面确保了研究的可靠性和准确性。针对南充市的川东北区域交通枢纽发展问题,本研究通过深入分析南充市的交通发展现状、交通资源配置、交通建设项目推进和交通设施升级改造等多个方面,揭示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另一方面,基于研究结果,本文提出了一系列建议和对策,包括加强交通管理、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公共交通服务等,旨在提高南充市的交通发展战略能力和区域交通枢纽的建设水平。本研究成果具有重要的实践和学术价值,为南充市政府和相关决策者提供了决策依据,也为交通领域的学术研究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同时本次研究存在以下几个局限性:
(1)由于研究范围仅限于南充市,结果可能不具有普适性,无法直接推广到其他地区。
(2)本研究所使用的数据来源主要依赖于官方统计数据和文献资料,存在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的潜在风险。
(3)研究所采用的方法和分析框架虽然经过科学设计,但仍然存在主观性和偏差的可能。
五、结论
5.1 分析南充市交通发展的战略能力
根据以上分析,南充市交通发展战略能力相对较强,但还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南充市政府在交通政策制定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解决城市交通问题,具备一定的交通发展战略能力。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角度来看,南充市正在规划建设地铁等城市轨道交通,显示出南充市政府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具备一定的能力。但从公共交通服务水平角度来看,南充市公共交通线路不足、运力不足的问题仍然存在,需要进一步加强。此外,南充市私家车保有量较高,交通违法行为比较严重,交通事故发生率较高,需要进一步加强交通管理能力和促进绿色出行。同时,南充市也需要注重交通设施升级改造和交通设施协同规划,提升城市交通整体服务水平。综合来看,南充市政府需要继续加大对城市交通的投入和管理力度,进一步提升交通发展的战略能力,以满足不断增长的城市交通需求。
5.2 提出南充市未来交通发展的建议和对策
(1)加强交通管理:南充市政府需要进一步加强交通管理能力,提高对交通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减少交通事故发生率。此外,可以借鉴其他城市的管理经验,采用先进技术监控交通情况,提高交通管理水平。
(2)优化公共交通:南充市政府应加大公共交通投入,增加公共交通线路和运力,提高公共交通服务水平,减少私家车使用,缓解交通拥堵问题。
(3)加快轨道交通建设:南充市政府应尽快推进轨道交通建设,规划建设更多地铁和轻轨线路,缓解城市交通压力。
(4)推广绿色出行:南充市政府应积极推广绿色出行,鼓励市民使用公共自行车、共享汽车等绿色交通工具,减少私家车使用,降低空气污染和交通拥堵问题。
(5)整合交通资源:南充市政府应整合交通资源,充分利用现有的交通设施和服务,提高交通资源的利用效率。
(6)加强交通信息化建设:南充市政府应加强交通信息化建设,提供实时交通信息,为市民出行提供更为便利的服务。
以上建议和对策不是绝对的,南充市政府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出科学合理的交通发展规划和对策,进一步提高南充市的交通发展战略能力。
参考文献
[1]张仲伟. 武汉市综合交通枢纽发展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研究[D].江汉大学,2020.
[2]张琳玲. 碳减排目标下城市交通出行结构优化与调控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9.
[3]张意斌.城市交通运输物流市场运行机制研究[J].中国储运,2021,253(10):199-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