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浅析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的应急管理

宋鑫
  
应急媒体号
2024年14期
厦门轨道建设发展集团运营公司 福建省厦门市 361000

摘  要:城市轨道交通作为现代城市的关键基础设施,承载着大量的乘客流动,面对日益复杂的运营环境,应急管理的重要性愈发突出,有效的应急管理体系不仅能在事故发生时迅速反应,减少损失,还能通过提前预防和综合治理保障轨道交通的安全运行,本文从应急管理的定义与原则出发,分析了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中应急管理体系的构建,包括组织架构、制度建设及技术支持等方面,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应急管理策略,强调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依托科学决策与技术手段实现动态管理和持续改进。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应急管理

一、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应急管理概述

1.应急管理的定义

应急管理是指在突发事件发生时,为有效预防、应对和控制危机,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生命财产的损害,保证社会正常秩序的恢复所采取的综合性管理活动,对于城市轨道交通而言,应急管理涵盖事故预防、实时响应、事故处理及后续恢复等多个环节,由于轨道交通涉及人员流动密集、系统运行复杂的特点,运营过程中的突发情况引发广泛的社会影响,应急管理的作用尤为突出。在应急管理框架下,必须根据突发事件的性质和严重程度,迅速作出科学的判断与决策,并通过应急预案的有效实施,确保事故损失和影响降至最低。

2.应急管理的基本原则

系统性原则要求在应急管理中统筹考虑各相关环节和要素,将预防、响应、恢复有机结合,形成多层次的综合应急能力,预防为主的原则强调通过提前识别潜在风险,采取必要措施避免突发事件的发生或减轻其可能带来的危害,迅速反应的原则要求在事故发生后能够迅速组织资源、启动预案,以减少事件蔓延和升级的可能。与此相关的协同合作原则则保证各级组织、部门、人员能够在应急管理过程中通力配合、信息共享,形成一体化的应对机制,动态管理与持续改进的原则则致力于通过对应急经验的总结和分析,不断完善应急管理体系,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和可能出现的新风险。

二、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应急管理体系构建

1.组织架构

应急管理体系的组织架构是保障城市轨道交通应急管理高效运作的基础,该架构通常由多个层级和部门组成,以实现从决策到执行的全方位覆盖,城市轨道交通的应急管理架构应包含一个统一的领导机构,通常是由城市交通管理部门、轨道交通运营公司及相关政府部门共同组成的应急指挥中心,指挥中心负责应急管理的总体协调和重大决策,确保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启动应急响应机制。

2.制度建设

在制度建设中,应首先明确应急管理的职责划分和工作流程,确保各部门和岗位的责任清晰,并通过规章制度的形式将各类应急预案、管理制度和操作流程予以固化,应急预案的编制和更新是制度建设的核心内容。预案应覆盖可能发生的各种突发事件类型,包括设备故障、自然灾害和人为事件等,制定出应对不同事件的具体措施和程序,以便在突发事件发生时快速反应、有效处置。日常演练制度的建立与实施对于提升轨道交通运营人员的应急处置能力至关重要。

3.技术支持

在技术支持方面,需要建立先进的监控和预警系统,通过实时数据采集与分析,及时发现潜在风险,如轨道交通系统可以引入智能监控设备、自动化报警系统和大数据分析技术,对列车运行、设备状况、客流动态等进行全天候监控,以便及早预警并采取应对措施。建立一套稳定可靠的通讯平台,确保各级指挥人员、运营人员及其他相关部门能够在应急状态下快速获得和传递关键信息,自动化应急处理系统也在现代轨道交通中得到广泛应用,该系统能够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自动进行停运、疏散乘客等操作,极大减少人为因素造成的延误与失误。

三、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应急管理的策略

1.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有效的应急管理不仅在于应对突发事件,还需通过前瞻性预防措施将事故发生的可能性降至最低,预防工作包括对潜在风险的识别与评估,重点分析运营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以及外部环境的影响,通过定期的设备检修与维护、客流分析与疏导、员工培训与演练,能够提前排查隐患,避免小问题演变为重大事故,综合治理作为应急管理的另一重要策略,强调多个部门、多个领域的协同作用。通过整合交通、安保、消防等相关单位的资源和力量,建立跨部门协作机制,能够在事件发生时迅速调动各种资源,实施联合应急行动。

2.科学决策,技术支撑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复杂多样,突发事件的处理需要根据实际情况作出及时且合理的决策,科学决策不仅依赖管理者的经验和判断力,更需要技术手段的全方位支持。依托现代技术,城市轨道交通可以通过智能化监控和大数据分析,对运营中的各类数据进行实时采集和处理,从而为应急决策提供精准的依据,结合模拟推演系统和人工智能算法,管理者能够在事件初期迅速预测其发展趋势,并制定最优的应对方案,如通过智能调度系统,可以在事故发生时自动优化列车运行路径或调整乘客疏散策略。

3.持续改进,动态管理

在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营过程中,事故类型和安全风险随着时间推移而变化,因此应急管理策略必须具备动态调整的能力,持续改进意味着在每一次应急事件后,对整个管理流程进行回顾与评估,通过总结经验、汲取教训,优化应急预案和管理制度,在应急演练或真实事件处置结束后,可以通过反馈机制收集不同层级工作人员的意见,并结合实际效果对应急预案进行必要的调整,动态管理不仅体现在预案的更新上,还包括对技术手段和设备的不断升级,以确保应急管理体系始终处于前沿水平。

四、结语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应急管理是保障城市交通安全与稳定运行的关键环节,通过构建科学合理的应急管理体系,明确组织架构,健全制度建设,并引入先进的技术支持,能够有效提高应急响应的效率和能力,在实际操作中,应急管理应以预防为主,依靠科学决策和技术手段,不断优化治理模式,动态管理和持续改进是确保应急管理体系适应复杂多变环境的必要条件,只有通过全面整合预防、治理、决策与改进等多个维度,才能在轨道交通运营中最大限度地降低事故风险,确保安全稳定的运行。

参考文献:

[1] 交通运输部关于印发《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突发事件应急演练管理办法》的通知 [J].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 2024, (25): 32-35.

[2] 李健,杨博,王鑫,等. 基于系统论的城市应急管理大类专业教学研究——以轨道交通运营与应急课程为例 [J]. 高教学刊, 2024, 10 (21): 120-124.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