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数学教学改革策略浅析
摘 要:基于新课程改革,初中数学教学教学工作更加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性,教师需要更新教学理念,着眼于现代化教育要求,突出数学教学的趣味性、思考性、实用性。教师需要及时转变教学观念,认真反思教学行为,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对教学问题及时地调整优化。本文就基于新课标理念下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方法与策略做些阐述,以供参考。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数学;培养策略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学工作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突出数学的生活化特点,让学生在自主思考中获得数学知识、养成数学思维。基于新课标理念, 教师需要引导学生由被动教学转变为主动求学,提升数学课程的趣味性,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能力,并在思考中养成数学思维。本文基于初中数学教学工作展开分析、思考和总结,从数学角度出发,基于新课标理念分析了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方法。
一、创设学习情境,发展数学学习情感
初中学生正处于精力无限旺盛的阶段,他们热衷于探索,因此数学课程要突出趣味性。教师应当结合数学知识创设探究情境,引导学生在有趣的情境中探索数学知识。教师可以通过创设学习情境,引导学生深入透彻的分析数学知识,探索数学知识的内在逻辑、数量关系,最终有效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效率。数学情境使得数学课程的趣味性凸现出来,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为学生创设更深层次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调动已有的知识、经验展开分析、探究,使学生对课程内容形成更深刻的理解。
例如,在“数据的收集、分析和描述”这节课程中,教师可以设计“调查本班学生的身高、体重数据”“调查学生上学的距离”等活动,在这些活动中学生展开探究。情境游戏活动趣味盎然,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随后,教师再引出本课程的主体,应用本课程学到的数据收集、分析和描述的知识梳理知识的内在逻辑,建立数学模型,然后正确回答问题。总之,数学情境能够有效激活学生的思维,增强学生的理解能力。基于情境展开数学教学工作,当学生出现思维活动变化、心理变化时,教师可以捕捉到学生的变化,更有效地引导学生,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促进学生健康学习、成长。
二、直观化教学,强化学生数学抽象能力
数学是一门分析数量关系、图形空间关系的学科,知识较为抽象,在教学过程中经常需要借助实物教具或者信息技术建设数学模型,通过生动具体的例子将抽象的数学关系清晰地展示出来。现代信息化技术能够通过三维建模将数学内在的数量关系、空间逻辑清晰地呈现出来,将学生引入课程中。利用实物道具或者三维模型将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和数量关系展示出来,更有助于学生理解数学中的逻辑关系,进而发展数学思维。总之,基于现代信息化教学技术的支持,数学教学变得生动直观,学习难度降低了,学生们学习的信心也进一步增强。实物道具也是数学教学中的常用工具,实物道具操作起来更简单,对于学生发展数学实践能力也具有重要意义。
例如,在轴对称图形这部分内容中,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工具让学生动手剪窗花,在剪的过程中感受轴对称图形的魅力。再如,在随机事件和概率知识这部分内容中,说明序列组合的规律时,教师可以准备教具,在一个果篮里装4个苹果、2颗桃子,之后随机挑出2个果子,看一看共有哪些可能的情况。如果分两次从果篮中拿果子,又会出现哪几种可能?结合理论知识说说什么是随机事件。结合实物道具,学生对随机事件有了更深的认识,学习兴趣也被激发,注意力和思维融入情境。数学问题以实物形式展示,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题目的理解。排列组合棋子,即可知晓正确答案。数学逻辑严密,在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教师要按照数学逻辑发展的顺序,逐步地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化,根据学生的思维特征、学习过程来设计教学,将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从而提高数学教学的效率和教学质量。
三、分组合作教学,培养逻辑推理
基于新课标理念,初中数学教学应当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为学生打造自主学习的空间。新课标突出了核心素养理念,自主学习能力是核心素养的内容之一,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必须摒弃传统的灌输式、被动式的教学模式,进一步优化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挥最大的潜能。小组合作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等都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在这些教学模式下,学生自主开展讨论交流,充分思考、充分探究,自主完成学习任务。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学生相互之间展开交流和讨论,碰撞出思维的火花,不断强化数学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学习能力。
例如,在三角形证明相关内容中,因为这部分内容的逻辑性比较强,学习难度也比较大,很多学生对相关的证明题一窍不通。为此,教师可以组织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来完成学习任务。小组经过讨论找到解题的着手点,将证明思路梳理清楚。在讨论过程中思维的火花相互碰撞。为保证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教师可以先为学生设定学习目标,让学生结合学习目标自主创设探究任务。之后,在组织学生展开自主交流与探究,使得小组合作更有方向和目标。在小组合作中,学生一方面培养学习能力,另一方面提高合作能力,培养核心素养。小组合作使学生更愿意阅读和分析题目,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使学生有效掌握数学基础知识。交流和讨论使得学生深刻感受数学的规律与逻辑之美,体验到学习数学知识的快乐,进而提高学生在学科领域的核心竞争力。
结语
新课标强调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并且进一步强调了减负、减压等理念,为从根本上提高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性和实效性,教师就必须革新教学理念,尽快走出教与学的误区,对数学学科特点进行分析,对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学习规律进行研究尽早转变教与学的方式,继而以素质教育为目标,以能力培养为主线,不遗余力地探索和寻求符合学生认知特点和数学学科特点的教学方法与策略,使数学教学真正服务于学生的终身发展。
参考文献:
[1]徐正海.初中数学细化分解学新知——以青岛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全等三角形”为例[J].第二课堂(D),2023(08):39.
[2]姚惠娥.新媒体环境下如何培养小学生数学阅读能力[J].读写算,2020,No.1149(02):31-31.
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36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