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在高校教育学课程中"三位一体"混合式教学的设计研究
摘 要:“三位一体”强调教学、学习与评价三者的有机结合,吻合“教-学-评一致”原则。教学活动与评价紧密对接目标,体现教学目标的效力,也让教学过程更有整体性,教学成效也更突出。在此基础上引入线上教育环境并建立混合式教学模式,丰富了教学素材、方法,对于教师的“教”以及学生的“学”都是大有裨益。基于此,本文立足于高校教育学课程,从教学目标、任务与评价入手,探索了“三位一体”混合式教学的实施策略,提升教育学课程教学成效。
关键词:高校教育学课程;三位一体;混合式教学
引言
“三位一体”模式注重教学、学习与评价的整合,形成“教-学-评一致”的效应。立足于“三位一体”开展混合式教学,可提升线上资源利用机制,形成更具实效和竞争力的教学模式。高校教育学课程是师范类专业的基础课程,探索“三位一体”混合式教学方案,可让课程教学提质增效。
一、拟定教学目标,夯实教学基础
“三位一体”背景下的教育学课程教学要有明确目标指引,作为教学活动与评价的重要依据。教师要结合教育学课程内容,合理把握教学方向并形成目标体系,夯实教育学课程教学基础[1]。
具体来讲,可从师德规范、教育情怀、专业能力与综合育人方面设计目标。师德规范目标:理解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在岗位工作中落实职业道德规范以及法律法规要求,通过依法执教做到为人师表。教育情怀目标:通过课程学习体会教育内涵以及教师职业的意义,形成正确职业观念;对岗位工作负责任,真心热爱教育事业并增强职业认同感,成为指引学生前进的明灯。专业能力目标:可掌握教育学的内涵与规律,树立正确教育教学观念,可掌握教学设计、实施与评价的方法,夯实教育基本功,做到在实践中创新。综合育人目标:明确学生思维品质与道德观念的发展规律以及德育活动原则,可立足于教材开展课程思政,可在主题活动中运用各类素材并实现预期育人目标,形成综合育人意识。上述目标的制定,明确了教育学课程的基本教学方向,也为建立“教-学-评一致”的三位一体教学模式奠定基础。
二、安排教学任务,推动教学过程
设计教育学课程教学目标后,要围绕目标设计教学任务,确保教育内容与目标顺利对接;同时立足于混合式教学模式,将信息化因素引入其中,保证“三位一体”教学成效[2]。结合现行教育学课程教材,可将教学任务安排如下:任务一,教育学基本知识与原理,涵盖教育的基本知识、目的、作用、法律法规、科研方法等等;任务二,教师与学生,涵盖教师观、学生观以及师生关系的认识;任务三,课程教学基本知识,涵盖课程基本情况、课程教育改革历程;任务四,教学活动开展与评价,涵盖教学活动概述、教学过程、教学准则、教学反思、教学活动组织形式、教学流程环节、教学技能方法、教学评价;任务五,德育管理,涵盖了德育方法、班级管理。上述任务涵盖了师德、教育认识、教育能力与育人方面的要求,且吻合教育大纲的相关要求。教师立足于任务安排,将实践素材融入其中,完善课程教学任务体系;同时推动教育学课程与师范类专业其他学科的对接,形成更完整的教育体系,让示范教育体系更完整。
当前“1+X”证书制度逐步在教育领域推行,为实施混合式教学模式提供参考建议。教师可收集教师资格证书考试的相关资料,分析考试内容、总结关键点,提取典型案例融入到教育学课程任务中,促进理论实践结合。通过案例分析与讨论,让学生迁移运用课程知识并加深理解;同时激发学生学习动力。混合式教学模式还强调互联网资源的应用,教师利用互联网线索与教育学相关的试题、习题,丰富试题素材;同时建立线上测评机制,可让学生随时随地参与测评,帮助教师跟踪学生学情。另外,要以对接MOOC慕课平台为契机,让教师学习课件素材的制作技巧,并尝试制作更优质的课件,丰富教育学课程教学素材。
三、开展教学评价,反馈教学成效
“三位一体”背景下的教育学课程评价应与教学目标和任务融为一体,形成“教-学-评一致”并真正做到“三位一体”。通过教学评价,可全面反馈学生教育学课程学习成效,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3]。
具体来讲,可采用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两者占比分别为40%、60%。过程性考核的关注点是学生的课堂表现、课上问题回答情况以及课程学习实践表现,综合反馈学生能力。混合型学习背景下,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参与学习、制作成果的机会越来越多,评价体系中也应有相关目标。例如将“课件制作质量”作为评估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重要指标,从课件的美观性、技术融合度、知识展示效果等方面评估学生的课件制作成效。另外,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布置的阶段性作业也是过程性评价关键要素。学生定期在线上提交作业,教师按照标准评估学生作业完成情况并给予成绩,按照一定比例计入到过程性评价成绩中。终结性评价侧重于结课考试,混合式教学背景下,考试不再局限于“期末考试卷子”。教师可安排“说课”考核项目,让学生准备说课素材并录制说课视频,然后通过平台提交。教师登录平台或者进入微信公众号,就能下载并评价学生的说课成绩,按一定比例计入到终结性评价成绩。此类评价模式综合评估学生的理论与实践效果,完整反馈学生目标实现与任务达成情况,真正将“三位一体”的教育理念落实到位。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高校教育学课程中采用“三位一体”与混合式教学模式,可增强课程教学的联动性、整体性以及灵活性,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有效革新,提升教育学课程教学成效以及师范类职业人才培养质量。高校应立足于“三位一体”模式,积极探索混合式教学策略,打造具有标杆效应的课程教学体系。
参考文献:
[1]陈琼霞. 新时代背景下高校教育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 试题与研究, 2022, (36): 146-148.
[2]袁仕勋. 高校教育学课程课堂教学优化策略探讨[J]. 山西青年, 2022, (09): 91-93.
[3]杨洪波. 课程思政理念下高校教育学课程教学改革路径探析[J]. 大学, 2021, (40): 8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