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新课改下高中生物情景化教学模式研究

梁丽霞
  
中学生报·教研周刊
2023年8期
广东省肇庆市四会市教师发展中心 广东 肇庆 526200

【摘要】新课改落地之后,教师要将教材、学生与环境融合在一起,为学生提供有效指导,构建高效课堂。为达到这一目标,教师要立足教材、根据学情设定与之适配的教学情境,培养学生生物学核心素养以及提高学生课堂学习效率。本文围绕“新课改下高中生物情境化教学模式”这一话题展开具体论述和经验分享,旨在为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情境创设提供一些方法供同行们参考。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生物;情境化教学

传统的高中生物课堂通常是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接收知识,另外,教师还喜欢以题海战术训练学生的答题能力,这种教学方法与当下的教育理念是相违背的,不仅不能让学生全面发展,还容易导致学生对学习丧失兴趣,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此,一线教师需要立足现有模式的不足,针对性地做出调节和改变,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培养学生各方面能力,努力把学生培养成为新时代所需的人才。

一、高中生物的学科特征、学生年龄段特征

新课改要求教师在推进教学实践时要充分考虑学科的特征,尊重学生学习需要、培养学生学科素养为切入点因材施教,有针对性地强化学生的学习能力。

(一)高中生物课程的学科特点

高中生物涉及理解记忆内容比较多,几乎每一章节中都会出现新概念名词,这些概念名词不仅需要理解记忆,还要用于解决问题中,这是高中生物学科的重要特点,也是学生学习的一个难点。

(二)高中生的年龄特点

从思维特点来看,高中阶段学生形象思维比较发达,对各类事物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和看法,个人的三观也逐步建立,但是辩证逻辑思维能力不强,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辩证地看问题,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还要关注学生个性化、多样化的学习需求,着力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使学生具有理想信念和社会责任感以及各种必备能力,促进人才培养模式转变。

二、新课改下高中生物情景化教学模式与方法

(一)创设实验情境

生物学科属于探究性学科,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利用实验情境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这种方法的成效是比较显著的。高中学生具有较强的好奇心理和探索心理,通过创设实验情境,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实验原理和操作步骤,激发学生学习的参与度,对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科学思维和实验操作能力很有帮助。因此,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创设实验情境,让学生把理论与实践操作紧密地融合到一起,最大化巩固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二)创设问题情境

提问题能有效地引发学生思考,课堂上创设问题情境也是很有价值的。日常教学中师生之间最多的互动就是问答,教师根据教学目标设计提出的问题可以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学生围绕着各个问题在教师的引领下展开思考和讨论,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取相关知识,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习惯和解决问题能力。因此如果可以在高中生物课堂中创设问题情境,就能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实现对知识的高效汲取、掌握以及应用。

比如在学习《细胞的衰老与凋亡》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先播放古代皇帝为了能长生不老而命人寻求长生不老药的视频,向学生提出如下问题:“长生不老是很多人想要的,但是人有没有可能长生不老?”同学们围绕问题召开讨论,教师接着继续追问:“使用护肤品保养对延缓衰老有没有用?护肤品是如何延缓衰老的?”这样一来,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激活了,接着教师再次提问:“人为什么最终总是会衰老和死亡?”这时学生的思维也被激活了,开始在生物学角度重新思考人衰老和死亡的原因。通过创设这样的教学情境,能够引发学生认知冲突,学生便能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全心身投入到学习中去。

(三)创设生活化情境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在杜威“教育即生活”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生活教育”理论,认为教育应该以生活为中心,教育不能够脱离生活。一直以来,生活化教学都备受教育学者的高度关注,课程标准中也提出,要让学生在情境中学,让教师深入观察学生的生活,挖掘生活中的素材,准确把握教学内容与生活的联系,创设具有一定真实性和现实意义的教学情境,让学生感受到学习内容与生活的联系,并且能将所学知识、技能、态度用于现实生活的问题解决和决策之中,促进学生科学思维的形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教师可以向学生布置“自制发酵食品”的任务,让他们自己寻找相关教程教学,并且自己动手制作酸奶或者酿米酒等,将制作好的成品带到课堂上展示和品尝,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让学生对生物课程产生更加浓厚的兴趣,让他们对生物课程的学习从课内延伸到课外,开阔学习的场地。

综上所述,本文围绕情境教学模式在高中生物课堂中的应用策略与方法展开分析研究,分享了实验情境、问题情境以及生活化情境的创设方法,仅供参考,希望能给一线教师带来新的教学方向,在生物课堂教学中通过创设教学情境,构建良好的学习氛围,提升学生课堂参与度,提升学生对生物学科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质量,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学科素养。

【参考文献】

[1]阴欢欢,左容祯.高中生物特色课实施情况调查——以文山某中学为例[J].西部素质教育,2022(11).

[2]杜娟.高中生物教师微课应用能力的影响因素及对策分析[J].科技风,2022(20).

[3]周丽威,王郡笛,刘伟.改革开放40年高中生物教材课后习题的变化特点及启示[J].教育评论,2021(03).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