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探讨如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摘要】在物理教学中,学生是主体,老师的“教”不能替代“学”,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引导学生主动地学习,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文章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从几个角度出发,讨论了在中学物理课堂上,怎样才能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
【关键词】初中物理;学生学习;主动性
新一轮的新课标着重突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这一思想是美国的布鲁巴克提出的;“让学生自己去提问,自己去研究,这是最好的教育方法。”由此可以看出,让学生能够主动地进行学习非常的关键,因为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老师的教学不能替代学生的学,应该让学生掌握自己的主动权。
一、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兴趣和学习物理的主动性
中学物理学课的效果如何,与中学物理学课的兴趣密切相关。当一个人对自己所学的东西有了强烈的爱好时,他就不再觉得这是一个重担了。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要使学生快乐、高效地进行物理学教学,最重要的是要引起学生对物理学的兴趣,给学生以积极的动机。在中学物理教学中,有许多种方式可以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在引入的过程中,通过设置悬念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例如,在讲“大气压”的时候,老师可以将没有被吸入气体的两个半圆靠在一块,让力量较弱的女生很容易地将它们分开,然后将两个半圆靠在一块,将它们之间的气体抽出来,即使让一个男生用力去拽,也拽不出来,这就引起了同学们的好奇心,当学生感到困惑不解时,老师就会向学生指明和大气相关的东西,这样就可以导入话题,非常的活泼和有意思。
运用开放式问题导入新课文,能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更好地帮助学生更好地融入课堂。比如,在“线路连接的基本方法”的课程中,教师会向学生们提问:“要让两个小灯泡同时亮起来,你有哪些办法?”让学生自己去进行线路和连接,并找到在线路连接上最基本的特征,这样才能让学生对本知识点有更深的记忆,可以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运用好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各种教学资源
在当今通信技术.电脑技术和多媒体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现代化的教育已经变得更加需要现代化的技术的支撑和帮助。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使课堂的视听效果、动画效果、真实效果和形象效果得到大幅提升,使课堂上的学生可以在一个充满了活力和趣味的课程环境中,顺利地进行各项教学工作。在中学物理方面,老师能够以其特定的教育内容为依据,将实际生活中的各类物理现象展开取样﹑拍摄、录制、剪切等制作成为一门具有声情并茂色彩的多媒体教学课件,让学生在直接体验到不同的物理现象的同时,还能更加深入地了解和把握物理知识和理论。当然,还可以鼓励学生自己,让学生自己去搜集各种各样的物理现象和相关的知识,把它们制作成图片、故事、视频等,组织一些物理实验竞赛,培养学生观察大自然、关注大自然、认识大自然的行为,培养学生自己亲自体验物理现象、感受物理世界、进行物理实验的行为。其实,在此进程中,老师的角色并没有被减弱,反而得到了极大的强化,原因在于,要让学生养成积极的学习和生活方式,才是老师们的终极目标。
三、针对学生个性差异,因材施教
教学本身就包含了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部分,根据学生的个体特点来进行教育,这也是提升了学生的学习能动性的一个关键因素。比如,在上课时,可以针对性格各异的同学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对于“兴奋型”同学可以采取“以忙制动”“以静制动”等方式,针对学生的快速、乐于表达观点的特性,提出更多的问题,让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并让学生进行操作和示范。让沉默寡言、喜欢沉思的「压抑式」同学表达自己的观点,主动讲话。但经常乱说话的“活泼型”同学,给学生讲授物理知识,解析物理公式,让聪明、镇定、沉着、内向的"安静型"的人来评论其他人说的是不是正确的,并提出自己的意见。这种方式,就是要以教学内容和需求为中心,按照不同的性格特点,对不同的学生进行不同的教育。这种教育方式,不仅有一个共同的标准,而且还可以让学生的人格得以发展,让学生的优势得以最大限度地展现出来。
在初中物理课堂上,如何在课堂上进行学生的人格教育,有着很大的发展空间。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性格和兴趣,组建兴趣群体,并在中学的黑板上开设“请你攻擂”“一道题目多解决方案”等专栏,让学生展示学生的独到观点。定期组织各种活动,如演讲,比赛等,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相似的人格特征,以小组为单位,给予每个人一定的自主学习机会。这种类型繁多,内涵丰厚的教学方式,组成了一个完整的教学体系,保证了学生们的潜力和特长有充分发挥的机会。
综上,老师要密切地与自己的教育经验相联系,将多种行之有效的教育手段、载体和资源充分利用起来,将学生的学习兴趣、信心和积极性发挥到极致。想要想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必须要有其它各个学科的老师们的共同合作,还要有持续地对学校的教育环境进行改进,必须有同学和父母们的共同努力来推动。这样,学生可以有效地投入到学习。对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进行了发掘,保证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培养才有持续动力和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张翠芹,于孝常.如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J].教育艺术,2018(1):26.
[2]魏山.浅谈如何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主动性[J].课程教育研究,2013(23):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