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核心素养下高中历史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摘要】随着高中历史新课标的推出,国家对历史教育的重视程度逐年增加,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高中历史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有了新的方向。基于此,本文将结合清远历史,从时空素养出发,以当地历史的几个方面为主要内容方向,为校本课程开发提出可行性设计与实施方案,希望能为各校的校本课程开发提供参考。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历史;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
在高中历史教育中,教育改革始终贯穿着教育意义与目标的树立与实施。笔者认为,随着国家发展和世界局势的变革,对学生开展校本课程教育是让学生对本土历史进行详细认知与思考的重要组成部分。黄牧航教授指出:“历史校本课程开发,可以借助公众个人史学、公众文化遗产史学等资源”。高中历史的校本课程,内容应以学校当地的人文历史为基础,以主课学习的方法论为轴承,以扩展、思考为目标,让学生在学习校本课程内容时有兴趣、有思考、有论证、有扩展,学生不仅知晓了当地的历史,还对所学历史产生兴趣,奠定其正确的历史观。
一、高中历史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与目标
高中历史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是:让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观、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以及学科的核心素养。其重点是结合学校与当地的有效资源,进行重要教学资源整合,让学生从实际出发,学会用历史的经验和教训对当前事物发展有自己的独特见解。
开发校本课程的目标设置遵循原则:
首先,要让校本课程内容符合政治需求。历史学习的目的,是以史为鉴,学以致用。让学生在我国的政治体制下,以客观的历史观,去适应社会主义制度,去服务社会主义建设。
其次,要让学生建立科学的历史学习方法和思考方向。校本课程的开发离不开本校历史教师的教研,他们对学生的历史学习方法与价值导向加以引导,就可以让学生对历史课程的学习有更深入的见解和思考,尤其是结合本校特色,以当地历史资源为引,让学生更客观,更实际地身临其境,感受当地历史氛围,思考当地历史人文,树立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导向,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和家国情怀。
最后,要能推动学生思想素质、历史观的培养。结合校本课程的输出,推动学生正确的世界观,历史观的培养,让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党和国家,热爱这片养育他们的土地,为学生的思想扩展视野,为未来个人发展建立思想体系。
二、高中历史校本课程专题设计与实施
当下,高中历史校本课程的设计与实施,仍处于实验阶段,对任何课程的开发设计,都应遵循调研、设计、实施、修正的过程。本文将结合清远本土史料对高中历史校本课程专题的设计与实施加以详细论述,希望能对校本课程的开发提供参考。
(一)需要对当地资源进行调研、整合
若想就清远本地的人文、历史进行整合,开发成可用的校本课程,就需要对清远地区的人文历史进行调研。作为高中历史的教师,可能对世界历史和中国历史是明确了解的,但对于清远当地的历史人文,就未必了解得十分清楚,所以,对于清远本地的历史、人文,就需要借助政府的力量,对当地的相关历史信息进行调查研究。在查阅的同时,需要注意筛选可用信息,任何一个地区,都有着属于自己的独特性历史文化。那么,在高中历史校本课程调研时,结合清远地区地方志,查阅《清远县志》等书籍,调研清远知名的历史事件、人物、习俗等历史元素有哪些;哪些历史元素,是比较适合开发成为高中历史校本课程的。
(二)结合调研结果,对课程进行设计和落实
对于清远当地来说,比较知名的端午“龙舟文化”,就可以作为历史传承进行开发。根据《清远县志》卷四《风俗》记载,“五月端阳,插艾画符,以粽祀先,龙舟游江”,“清远舟多于屋,止工捕鱼,岸平若田,辞不种麦,其风俗如此。”因此,对于清远来说,龙舟文化就可以成为校本课程的内容。其主要目的,是为了正视清远地区的历史文化,说明清远地区历史人文活动具有传承性,这里的人们是热爱生活的。这正好对应了我国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初衷。
在对课程细节设计的时候,可以从龙舟文化在清远地区产生的初始、对龙舟文化的传承时间线以及传承过程中是否形成了清远地区的独特性等方面对课程内容进行设计。通过教研组的科学论证后,对课程内容进行实验性实施,让学生通过学习之后,对龙舟文化在清远地区传承的起始与特点有所了解,对文化传承的特性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对历史的学习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除了龙舟文化,在清远地区,还可以将历史遗址建筑鳌头塔,历史英雄人物陈可钰、何文献等作为开发高中历史校本课程的素材,设计研发课程。
(三)需要根据教学成果,对课程进行合理修正
根据教学成果对课程进行修正的前提是完善教学成果的评价体系,主要可针对教学内容,教学形式,讲解效果以及学习考评等方面进行完善评价体系。通过对教学成果进行考评,对校本课程的研发进行不断修正,最终打磨成契合高中历史教学目标的校本课程。例如教师在讲述《清远历史遗址研学》教学过程中,设计学习任务工具单,能提升学生参观历史遗址的效果和对文物的理解,同时也能补充中学历史教学和教科书内容的不足,更能通过对时空的分析提升学生的探究和合作的能力,让学生把握时空变化背后的时代特征。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通过对高中历史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与目标的探讨,结合清远本土历史,对校本课程开发进行了可行性设计与实施方案的叙述。本文认为,高中历史校本课程的开发是需要结合实际调研,基于学校当地资源整合,进行的研发教学过程,该过程不仅有调研、设计与实施,还要根据课程评价不断完善课程开发,为校本课程的开发提供样本经验。
【参考文献】
[1]高中历史校本课程开发思路与类型.华志强.中学课程资源,2022:76-77、17
[2]核心素养下高中历史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唐慧芳.文理导航(上旬),2020:55-56.
[3]浅析历史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历史校本课程实施策略.张丽丽.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20:89
[4]中学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与评价.黄牧航、张庆海著.人民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