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基于“课程思政”视域下高职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丁云秀
  
电子企业
2022年24期
贵州工程职业学院

摘要:高职阶段育人工作开展落实的过程中,要能做好学生的就业指导,让学生在校内学习的过程中更好地坚定目标,积极进取。课程思政理念指引之下,高职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更好地从价值引导、德育渗透、精神引领等多方面构建就业指导课程的教学纲领,确立有效教学目标,推进高职就业指导课程顺利落实。

关键词:课程思政;高职;就业指导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是高职阶段面向全体学生开设的公共必修课。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的落实,旨在更好地让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择业观。让学生在校内学习的同时,更好地坚定理想信念,与社会发展需求相契合,引领学生具备更高的价值追求,实现积极进步。当前在高职院校区指导课程推进的过程中,很多学生局限于自我认知,谋求一份工作,不能够具备长远发展意识和崇高价值追求。这就需要高职院校在就业指导课程推进落实过程中,更好地树立科学育人理念,推动课程思政视域下高职就业指导课程的创新性落实。

一、高职就业指导课程的内涵分析

高职院校就业指导课程教学工作的落实,要能够着力推进三全育人。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对课程中的各类思政元素有效挖掘,发挥课程本身的育人价值。作为一项综合性课程,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就会有多元影响。同时课程本身也展现出个性特点,与学生当前学习成长主旋律相吻合。

1.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高职就业指导课程的落实会交给学生一些面试求职等技巧,还要能够更好地对学生实施价值引领,从推动学生专业发展,促进学生顺利就业。让学生更好地具备行业自信、专业自信,同时让学生了解行业发展特点,发挥自己专业特长。在面试、就业、择业的过程中能够改变坐、等、靠思想,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和良好的进取意识。这样能够更好地为用人单位留下深刻印象,对学生自身而言也是一次积极的尝试与突破。

2.重塑学生道德行为提高专业素养

高职阶段专业课程的推进,让学生掌握了大量专业化理论和技能,这为学生顺利融入一个行业奠定了坚实基础。而要让学生能够在某一行业站得稳脚跟并走得长远,还需要更好地以德为先,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高职就业指导课程的落实,着眼于提升学生职业技能,引领学生具备诚信、敬业的职业精神,良好的团队合作能力,能够更好地融合于专业发展实现有效成长。同时,就业指导课程需要始终坚持将核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课堂,让学生将个人成长与祖国发展、民族复兴紧密结合在一起。树立正确的择业意识,实现有效的价值引领。

3.树立终身学习意识推动学生长远发展

高职阶段是学生学习成长的一个重要阶段,学生未来走入社会之后还有很长的时间需要去学习和沉淀。在高职就业指导课程落实的过程中,要引领学生树立终身学习意识,在校向教师汲取经验,走出校门、融入企业之后,要能够向行业前辈、工厂师傅更好地摸索取经,让学生始终秉持厚学、敬业、笃行的职业精神,引领学生积极承担岗位职责,履行社会责任,推动有效创新。让学生将个人的发展与企业的发展紧密融合在一起,具备团队意识,为学生终身成长奠定良好基础。

二、课程思政视域下高职学生就业指导课程落实推进的有效方法

1.建立课程资料库,优化课程推进实施策略

高职院校就业指导课程的落实与推进,不仅需要让教师将知识呈现给学生,更要唤醒学生自身的认知意识,增强学生对核心内容的有效理解。所以,在课程思政理念下,高职就业指导课程的推进要能够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优势,建立课程思政资料库,让学生通过视频、图片、案例、故事、课件、教学视频等多种方式来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为学生顺利就业奠定坚实基础。课程思政资料库涵盖多方面的内容,既可以方便教师在课堂上教学运用,也可以让学生依托网络自主学习。另外,学生在面试中需要一些技能时,也可以搜索专项内容高效获得。给学生更强的学习自信。深度激发学生学习提升意识。

2.创设有效教学情景,释放课程思政教育活力

在高职就业指导课程推进落实的过程中,理论知识的讲解相对比较枯燥,难以唤起学生的共鸣。为了更好地推动学生鲜活理解,在课程推进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创建有效情景,根据课程内容让学生进行相应的角色扮演、对话模拟、情景展示。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主体性价值,让学生参与课程学习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推动学生学习提升,锻炼学生逻辑思维,增强学生应试心理。另外,教师要善于借助案例分析、回顾整理,帮助学生实现更好地内化和提升。比如,在制作简历这部分内容讲解时,教师首先要让学生尝试独自制作简历,结合学生制作的简历,再给出有效的评价意见。让学生对照自身有效反思在哪些方面有优势,将竞争意识融入学生心底,彰显学生独有的自信和活力,为学生未来顺利就业奠定坚实基础。

3.优化考核方式,彰显全面育人

在高职就业指导类课程推进落实的过程中,教师要更好地引入过程性评价方式,关注学生日常学习情况,落实全面育人工作。结合学生日常的一言一行,引领学生端正心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并在仪态、仪容、职业素养等细节方面有效关注。让学生散发由内而外的自信,将课程思政的总目标向学生有效传递。潜移默化中让学生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熏陶,对中国梦、工匠精神等有效理解,并嵌入学生心底。让学生具备正确的职业观、价值观、择业观,于无形中接受课程思政的价值内涵,对学生学习成长实现全面引领。

总之,在课程思政视域下高职就业指导课程的落实,先要唤起学生自身的学习兴趣,其次要能立足学生当前学习发展,服务学生未来就业提升,实现有效的价值引领,让学生具备终身学习意识和较强的成就动机,使就业指导课程的人文性价值和就业指导价值充分发挥。

参考文献:

[1] 刘克静, 史小平. "课程思政"视角下高职英语教学改革实践与探索[J].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20(5):2.

[2] 赵嘉玮. 课程思政视域下高职思政课教学改革的新路径[J]. 发明与创新:职业教育, 2021(6):2.

[3] 胡雅雯. 课程思政视域下高职大学语文教学探索[J]. 语文课内外, 2020(9):42.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