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基于SWOT分析的乌鲁木齐县乡村旅游发展对策研究

黄嘉馨
  
电子企业
2022年26期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四川 成都 610225

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要:通过对乌鲁木齐县乡村旅游的实地考察,尝试找到乌鲁木齐县乡村旅游发展中的现有问题,并运用SWOT分析法,对乌鲁木齐县发展乡村旅游的优势、劣势、机遇与挑战进行分析,从多方面提出建议。

关键词:乌鲁木齐县; SWOT分析; 乡村旅游

乡村旅游是以乡村地区为活动场所,利用乡村自然和人文历史资源,吸引游客前往休息、观光、体验、购物及学习等的旅游活动。[1]休闲农业能够拉动食、宿、娱、购、行等一系列产业的消费,很大程度上改善了乡村原有的生活环境和基础设施并提升各类资源的利用率,逐渐形成“主客共享”的新格局。

乌鲁木齐县旅游收入不断提高。2018年累计接待旅客1000万人,2019年1500万人,实现旅游收入207亿元。2021年上半年接待游客887.9万人,同比增长46%,旅游收入47亿元,同比增长55.5%。

1 乌鲁木齐县乡村旅游发展的SWOT分析

1.1 优势(Strength)分析

1.1.1 旅游资源丰富

乌鲁木齐县旅游资源分为两类:一是南郊森林自然生态旅游,二是北郊田园风光休闲度假。各民族民俗、节庆等风情类旅游资源。截至2021年乌鲁木齐县拥有7个A级旅游景区,如图1,5家S级滑雪场,如图2 。拥有新疆首部大型实景剧《昆仑之约》。截至2020年,乌鲁木齐县全县现有约90家度假村,一定规模的农家乐约430家,从业人员2600人。乌鲁木齐县被评为“2020年度中国县域旅游综合竞争力百强县”及“2021年冰雪旅游十强县”。

1.1.2 政府支持

国家注重对西部的开发,提出一系列国家政策,为西部发展创造了优良的条件。旅游作为天生外向型产业,为乌鲁木齐县旅游资源开发吸引了众多外资。近年乌鲁木齐县投资旅游业的资金达30亿元。十二五期间乌鲁木齐县旅游收入比十一五有了大幅度的增长,游客人数达到1350万,实现旅游收入18.67亿元。

1.1.3 交通区位优势

乌鲁木齐县紧邻乌鲁木齐市,车程约一小时,可达性强,沥青马路全覆盖,乘坐城际大巴或自驾都是游客便捷的选择。乌鲁木齐市是全疆的交通枢纽,是游客来到新疆旅游的首站,乌鲁木齐县依托乌鲁木齐这个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大都市,是旅游的辐射中心。[2]

2.2 劣势(Weakness)分析

2.2.1 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县域内从事旅游业的人员大多是富余劳动力组成。部分人员没有受过专业的服务培训,素质水平较低,且缺乏乡村旅游的专业人才,引进人才难,留住人才更难。

2.2.2 基础设施

县域内主干道通往各乡镇的路况较差;少数酒店民宿及景区未利用网络平台进行营销。

2.2.3 留宿率低

现有的乡村民宿有的经营良好,有的无人问津,质量环境参差不齐。由于离市中心近,交通便利,部分游客选择当天折返,且民宿经营者经营中没有运用科学的经营方式。

2.2.4 创新不足

乌鲁木齐县虽拥有丰富的民族文化和天然的资源,但旅游产品与当地特色结合度不高,现有的旅游产品仍是农家乐提供食宿、景点提供观光游乐为主。

2.3 机遇(Opportunity)分析

2.3.1 发展全域旅游

乌鲁木齐县正推进全域旅游的发展。"旅游+乡村",扩大乡村道路亮化的范围,改造老旧设施,形成主客共享的生态圈,带动村民增收。"旅游+体育",游客可在雪场体验冰雪项目。“旅游+文化”,在旅游产品方面丰富文化、民族特色,加强文化与传统结合。“旅游+康养”,利用乌鲁木齐县自然环境优势,打造康养项目。

2.3.2 市场需求

新冠疫情使跨省游、出境游人数锐减,游客对于旅游的需求发生变化,近郊游、乡村游成为更多的游客青睐的休闲方式。既要看到疫情带来的损失,也要抓住改革机遇,转危为机。

2.4 挑战(Threat)分析

2.4.1 竞争激烈

实施旅游兴疆的战略后,全疆各地旅游业强劲发展,如天山天池、喀纳斯景区等,乌鲁木齐县内景区知名度未超越品牌景区,对乌鲁木齐县旅游发展来说是极大的挑战。从县域内看,同一层次的旅游产品多,民族文化区别不大,内部旅游竞争较大。[3]

2.4.2 联动性较差

乌鲁木齐县域内景点分散,各景点间隔较远,非自驾游旅客也无法乘车到达景区内部,可进入性较弱。因此,乌鲁木齐县乡村旅游整体上游客较分散,跟团游较少,总体联动性较差。

2.4.3 游客需求

游客需求日渐小众化,在饮食、住宿、娱乐、购物各方面都更加追求卓越。乌鲁木齐县的乡村旅游产品整体而言,品牌化建设不到位,不能很好的满足游客多样化的需求。

3乌鲁木齐县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对策

3.1 人员培训

通过与旅游教育培训中心合作对县域内旅游从业人员进行综合素质的培训,除此之外了解旅游行业发展的前景。科学进行乡村旅游人才培训,理论实践结合,为乌鲁木齐县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3.2 品牌建设

乌鲁木齐县餐饮、娱乐、住宿的品牌化建设薄弱,需招商引资,让熟知的品牌入驻进来,实施品牌战略突出当地特色明确定位。

3.3 体验特色活动

乌鲁木齐县占地面积广阔,应根据季节变化开发旅游项目,如花海摄影,景观咖啡店,手工制作,雪上足球。县域内已有较多的采摘园,同质化严重,应开发一些独特文艺及民族风情的旅游产品。

3.4 发展特色民宿

乡村民宿在整洁卫生安全的基础上需加强与景观、民族民俗的结合。如,房间装修与用品突出民族特色;展示历史图片与故事;应在承受范围内增加一些服务。如,提供民族特色下午茶;增加酒吧、咖啡等区域。

4结语

乌鲁木齐县自然旅游资源丰富,但仍存在不足,完善公共服务等乡村综合整治,实现文化内涵的升级,不断提高游客满意度和重游意愿,促进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黄淑梅.桂林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及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09(17):8260—8261.

[2]张梅莉.乌鲁木齐县乡村旅游产品优化开发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4.

[3]文馨彗,王华丽.西部地区乡村旅游提质增效路径探析—以乌鲁木齐县为例[J].现代农业科技,2020(2):217—219.

作者简介:黄嘉馨(1996-),女,四川成都人,汉族,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农村公共服务管理。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