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的创作与演唱特点分析
摘要:我国古代诗词不仅是在文学领域颇有造诣,还在艺术领域颇具价值。我国诗歌出现的时间很早,其中经历了诸多朝代的变迁,最终出现在我们的书本和生活中。诗词属于我国艺术领域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一些音乐家将诗词进行编曲,制作出脍炙人口的歌曲[1]。本文从我国古诗词艺术歌曲的创作和演唱角度出发,旨在为我国的艺术瑰宝增加传播途径。
关键词:古诗词;艺术歌曲;演唱
引言:按照现阶段的诗词发展情况来看,诗词整体具有深远意境,且改编的歌曲风格优美。其中包含了现代的审美特征和文化内涵,在歌曲进行演奏时也表现出了独属于现代的表现力与活力。
一、我国古诗词中蕴含的美学价值
古诗词曲目属于我国比较经典的艺术表现形式,其中不仅有深刻的内容,在表达形式上也颇具特色。相关人员在进行演奏时,要按照节奏和诗词的韵脚进行弹奏,这对于编曲人员的音乐能力要求颇高,需要将现代音乐与古诗词进行融合,通过这样的形式展示歌曲包含在其中的音律美学。古诗词编撰成歌曲属于一种外来的艺术表现形式,在开始学习这种艺术之前,我国的音乐家将诗词和我国的民族特色进行结合,致使诸多的诗词歌曲创作拥有丰富的民族特色。比如《南乡子》和《李白诗六首》等曲目,其中夹杂了创作者基于诗词的基础上增添的民族特色和情感。
我国特色的东方美学在世界美学中名列前茅,其中包含的意境属于艺术创作的主要组成部分。音乐家对古诗词进行创作时,以民族音乐为基础,将诗词与现代音乐进行科学、合理的结合,进而推广。音乐家在进行歌曲创作时,核心要点便是进行创新。尽管艺术歌曲属于外来的艺术表现形式,但是国内的音乐家根据诗词基调,进行了创新与创造。尽管现阶段的艺术歌曲与诗词共同属于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可是在内容与歌曲风格上是存在着诸多不同。我国的音乐家在创作中建立了一个全新的世界,在其中建立了独属于我国的艺术风格。
二、演唱古诗词艺术歌曲的要点
(一)咬字演唱要点
演唱者需要在演唱过程中,需要保证自身的吐字清晰。因为“字正腔圆,吐字清晰”属于我国传统歌曲演唱的主要特点之一,有的演唱者在唱歌时,尽管声音美妙动听,但是咬字不够清晰,无法使听者感受到歌曲所传达的情感,也会使听者对演唱者的歌唱能力产生怀疑,对演唱者的职业生涯也有着一定的影响。所以演唱者在演唱过程中,需要明确每个字的音调以及诗句之间的连贯性,在演唱过程中,根据诗句的变化,变化自身的情感。
比如演唱者在演唱《涉江采芙蓉》这首歌时,该词的内容讲述的是一位母亲对于游子的思念之情,在演唱过程中,需要演唱者沉浸在其中,歌曲开始时,沉浸在歌曲寂寞孤独的情感当中,演唱者的情感与吐字需要跟随伴奏的速度前进。在唱到“芙蓉”这个词时,咬字需要偏向于回归韵脚;唱到“远方”一词时,可以把字音拉长,使听者的思想与情感随着拉长的字音逐渐飘向演唱者搭建的情感世界之中,仿佛在听者的脑海中演绎念子的母亲,如何惦念在外漂泊的孩子。当演唱者唱到“长路漫浩浩”这一句时,需要演唱者表露出无法探望孩子的无奈之情,还需要演唱者在歌唱时打开口腔,吐字过程连贯,最后在唱到最后一个字时,将字音拉长,使听者能够感同身受的体会到母亲思念游子的情感。
(二)歌唱气息要点
关于歌曲的演唱,需要演唱者自身具有悠长、丰厚的气息,支撑演唱者表达出诗词完整的情感。演唱者还需要根据歌曲旋律的变化,对气息进行转变和控制。首先演唱者需要在演唱开始前端正站姿,双肩向后开阔,保持腰部挺直,还需要保持头部的稳定状态,同时放松颈部使吸气的过程更加顺利。吸气时需要保证姿势不动,使嘴巴放松,让气息随着吸气的过程经过喉咙,进入肺部,与此同时需要演唱者的胸腔打开,小腹随之隆起。演唱者在吸气过程中,放松身体,有利于将听者带入诗词的情景中。
演唱者在呼气时需要调整好身体动作,保障歌曲第一个字的发音。这在歌曲中属于“起音”,起音会直接影响到歌曲的整体基调和气息调整,呼气是为演唱者提供坚实发声的基础,吸气和呼气之间互相配合,使歌曲的演绎趋于完美。比如演唱者在演唱《长相知》时,这类安静的歌曲,需要演唱者拥有悠长的气息,来稳定歌曲的情感基调,进而使听者与诗词形成情感共鸣。演唱者在演唱过程中需要保障呼气的过程不受到打扰,进而维持歌曲的演唱流程。
(三)情感抒发要点
我国的古诗词用词优美,其中包含诸多的情感表达。演唱者在演唱过程中不但需要一定的歌唱技巧作为核心,还应当在演唱过程中添加自身关于诗词的情感理解。演唱者在演唱前,需要对相关诗词进行背景调研,了解作者在创作诗词时的创作背景,进而理解作者寄托在诗词中的情感,在演唱过程中将自身的理解与作者所传达的情感融入其中,引导听者对诗词中包含的情感产生共鸣。
比如演唱者在演唱《水调歌头》时,演唱者首先需要知道这首词所表达对于亲人的美好祝愿和殷切思念,同时也夹杂了作者在仕途不得意时的那种豪爽、不羁的性格特点,以及对于未来的乐观思想。《水调歌头》创作于熙宁九年,因为苏轼与其弟弟许久未见的思念之情为基础,以月色为诗词主题,描绘出明月当空,亲人却不在的身旁的孤独氛围。演唱者需要注意苏轼个人的性格特点,苏轼性格豪迈洒脱,不为官场失意而萎靡不振。所以需要演唱者在歌唱过程中渗入豪迈的情感,进而将听者带入其中。
(四)歌曲演唱要点
我国古典诗词具有各个朝代的特征,且风韵十足。所以需要演唱者正确认识诗词其中的含义,进而在演唱者的头脑中建立一个鲜明的人物形象,能够准确表达出诗词所包含的情感,使演唱者能够与诗词融为一体,在演唱过程中并辅以一定的肢体动作,使诗文的更加鲜活。
比如在演唱《关雎》时,进入第一段时,应当弱起,在演唱“关关雎鸠,在河之洲”这一句时,可以相对自由一些,唱到“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一句时,需要在“窈窕”与“淑女”之间加入八分音符的休止符,进行四、五、八度的跳进,和前奏中平缓的音乐旋律形成对比,进而表现出男生看到喜欢的女生的那种小鹿乱撞的心理,歌曲中八度的跳进展现出男生打算追求心动女生的殷切期盼。在第一段中叠词和双声可以使听者感受到我国古典传统文化的文字特点与深厚的文化底蕴。演唱者在演唱过程中需要保证吐字清晰,但是咬字又不可过于生硬,进而对歌曲的整体演唱效果产生影响。
结束语:相关歌唱人员在练习古诗词歌曲演唱时,需要提升自身的演唱能力和歌曲理解能力,需要相关的学习者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与艺术素养,通过练习歌曲的咬字、情感和气息的角度出发,巩固自身的演唱能力。演唱者还应当在学习歌曲前了解诗词的创作背景,借此来传播我国充满传统文化中的意境之美。
参考文献:
[1]周圆. 从审美角度探究古诗词艺术歌曲[J]. 戏剧之家,2022,(25):108-110.
[2]谢子玥. 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审美内涵探究[J]. 名作欣赏,2022,(24):94-96.
[3]孙璟雅. 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的艺术特征研究[J]. 文化产业,2022,(19):76-78.
[4]刘名如. 古诗词艺术歌曲的审美特征研究[J]. 戏剧之家,2022,(18):8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