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云教材建设探索
摘要:本文首先介绍了云教材的定义,然后结合自身编写云教材的情况,提出了云教材相对于传统教材的一些优势之处,以及一些编写云教材过程中可能碰到的问题,最后表达教材形态百花齐放,各有优势,教师们可以尝试新形态教材,也许能解决一些传统教材的痛点。
关键词:传统教材;云教材;学习者;教师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教学手段、教学场地越来越多样化。为了适应新形势的发展,教材也从传统的纸质教材逐渐发展出了更多的形式,比如电子教材、音像教材以及云教材。云教材严格来说,应该还是属于电子教材的范畴,相对于其他几种教材,个人认为根据发展前景来说,更符合社会教学发展的需要。
首先,它结合了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方便学习者海量浏览,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教材。其次,他具备移动学习功能,可以跨平台跨终端,既支持不同类型的电脑,也支持不同类型的手机或者平板设备,可以实现随时随地开展自主学习。最后,云教材的内容也具备多样性。
云教材的创作结合了文字、图片、语音、视频等多种形式。即使是类同于传统教材的文字和图片,它的内容也更具观赏性、直观性。比如我们可以设置不同的颜色以突出重要内容。一般左侧是章节内容,右侧是每章节点开的对应详细内容,使阅读者能更清晰地阅读每章节对应内容,而且对于章节中的内容,还可以插入微课等视频资料供阅读者使用。因为我们在阅读文字的时候,它没有那么直观,特别是对于理工科类的内容,有时候文字的内容读者不一定能理解,或者理解操作起来非常费劲,这个时候如果加入视频内容,对于读者来说,学习起来就会轻松很多,特别是有些实操性的知识,通过视频中的教学,可以跟着老师一步步实现操作,有些用文字很难表达的内容也可以通过视频很好地传递给学习者。因此,对于云教材的编写,需要熟悉计算机的操作,首先我们需要像电子教材一样,通过输入文字和图片来编写教材,一般也是分为章节这种形式,整个过程和普通教材出版前期工作差不多。但是普通教材排版可能会有专业的人员进行排版,教师只要前期内容写好就基本可以不用管后续工作了。但是对于云教材来说,个人认为编写的教师还是需要了解云教材的编辑器各个功能菜单的,最好是清楚它的使用方法和使用效果,这样我们写的教材可以有比较好的表达方式,这里就是比传统教材更具优势的地方。比如一张图片的插入,他的呈现方式都可以是多种多样的。这对于一些不太接触电脑的教师来说,一开始操作这一块编辑功能可能是比较困难的,因为他会完全摸不着头脑,搞不清楚这些对应的操作和效果。但是只要有其他人教一下,这个操作还是非常简单的,没有什么难度,即使零基础的老师都能学会。对于经常使用电脑的老师来说,这些菜单和按键都非常简单,只要编写的几位教师统一一下风格和格式就可以了。
对于学习者来说,云教材非常适合自我预习,或者说,相对于传统教材,更是非常适合自学的一种教材形式,而且它对于需要利用碎片化时间来学习的人也非常合适。第一,它的章节非常清晰,每一节分成一个独立的内容,会使学习的人没那么有压力,感觉学习的东西没那么多,就有信心学下去。然后如果没有大块的时间来学习,我们可以利用小块的时间先学个一节,这样子心理压力会小很多,就能有坚持下去的动力。第二,它是移动跨平台跨终端的,它有多种方式可以打开阅读,比如手机就可以,我们只要用自己的账号登录就能使用。我们可以用手机先看一遍教材内容,然后对于理工科需要实操的部分,我们等有时间的时候打开电脑等设备再继续深入学习。这样子就可以做到预习、学习的环节。第三,它是富媒体的,混合媒体一体化编排设计。对于我们理工科学生来说,有时候我们可以通过视频、微课甚至是3D场景进行沉浸式学习。第四,它具有交互学习功能,学习、练习、测试可以在一个场景里面完成,同时还可以立即笔记、重点显示等。第五,它具有社交化学习功能,对于学习同一本书的读者一起讨论交流,交换心得体会等。如果有必要,还可以发表到互联网上进行交流。第六,巩固环节个人认为也比传统教材更有优势。它可以利用多种形式开展巩固学习,像传统教材的文字题目可以出,还可以出音频视频题目,还可以进行交互式回答,第七,学习者的学习行为有数据跟踪和分析。学习者的每一次学习都被详细记录,比如学习内容,学习进度和学习时间等,教师可以根据学习者的学习情况开展相应的教学活动和教学评价。然后我们的巩固环节也可以根据学习行为分析进行相应的调整,每个学习者根据他掌握的情况还可以提供不同的巩固题目。这些都可以通过云计算等现代先进技术实现,对于教师来说既提高了教学质量,对于内容只要根据相应的提示进行设置即可,比传统教材的分层施教实施起来容易很多。这样一个完整的预习,学习,练习巩固和总结提升过程是非常高效的。
因此,云教材建设是互联网发展的一个产物,在疫情的情况下,推动了它的快速发展。现在云教材还处于一个较新兴的阶段,教师们正慢慢适应这种变化,开始从纸质教材向云教材发展,取长补短,选取适合自身需求的一个教材形式。不管是哪种教材,我们的出发点都是为了让学习者更容易学习,更愿意学习,更方便学习;学习效率更高,学习效果更好,大家的出发点都是一样的。教材形式的百花齐放,就像我们现今社会,各种技术包容万象,传统的、现代的,互相包容,各有优势。也希望越来越多的教师能接触新形态的教材,也许能打开思路了,解决一些平时传统教材中的问题,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王为.满足疫情下教学需要的云教材的开发制作实践.创业圈·大经贸,2020第8期:285.
[2]黄坤.应用型高校中云教材的实践应用研究. 现代交际,2021年第8期.
[3]李英辉,郝敏钗,邵英秀. 基于蓝墨云班课和云教材的信息化教学改革.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029)004:60-61.
[4]陈晓男.关于开放式教学模式的探索.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8年第6期: 54-55.
[5]康东,董阁. 蓝墨moot平台下的高校开放式数字化云教材开发探索.现代信息技术,2019年11月10日第3卷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