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基于《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的主题探究活动课程研究
摘要: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健全教育评价制度,推动学前教学高质量发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依据幼儿生成发育特点,开展学前教育质量评估体系是《评估指南》的主要内容。故本文以解读《评估指南》为基础探讨选择主题及评估反思,以供参考。
关键词: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主题探究活动
引言:幼儿园需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基础,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以人为本,遵循幼儿成长规律,促进儿童身心发展为导向,树立科学保育教育理念,提高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为培养全面发展人才打下坚实基础。
一、解读《评估指南》为主题探究活动奠定基础
全面落实幼儿园评估政策,坚持以促进幼儿成长为特点,提高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主要评估内容有:保育与安全、环境创设、教师队伍、办园方向和教育过程等五个方面,共十五项关键指标和48个考察点,禁止直接根据幼儿能力和幼儿园发展水平评估保育教育质量,切实发展科学评估导向,强化评估内容,推动科学幼儿教育理念,全面深入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
正确解读《评估指南》深入了解评估内容,有利于幼儿园健康发展。故评估原则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幼儿园保育教育理念,需坚持以幼儿为本,将保育和教育相结合,尊重幼儿成长规律和心理特点,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第二,坚持正确办园方向,以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准则,坚持社会主义办园理念,推行正确幼儿园评价机制,完善科学保育教育体系,提高幼儿园整体教育质量。第三,坚持以评估促进幼儿园建设。以科学严谨态度评估幼儿园,深入考察,扭转不科学评估导向,在评估中找出问题,制定相应对策,指导办好每一所幼儿园,促进幼儿园健康发展。第四,科学评估,明确评估内容,突出评估重点,不断调整评估模式,实时跟进国家指导政策,树立正确评估理念[1]。
二、基于《评估指南》的探究主题
主题探究活动是指由一个中心话题为主,依据幼儿生长规律,借助生活环境和其他资源,构建出完整教育活动,带领幼儿共同探讨,构建新知识点和经验。《评估指南》中指出坚持以游戏为基本原理,创造生活中适合儿童参与游戏活动,采用分组或集体形式讨论幼儿感兴趣的话题,调动幼儿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氛围,充分挖掘幼儿学习能力,并鼓励幼儿表达自我,学会提出问题和培养分析问题能力,启发幼儿智力发育,增加幼儿日常生活经验积累。
(一)主题探究活动课程选择维度
幼儿与自我、幼儿与自然、幼儿与社会是主题选择的三大维度。第一个维度“幼儿与自我”增强儿童自我认知,帮助儿童认识“我”。例如,带领幼儿做游戏,如可使用一面镜子,让幼儿观察镜子中的自己,教师可提问简单问题,让幼儿正确指出自己五官,并尝试说出五官作用。第二个维度,幼儿与自然,幼儿对自然有着极大兴趣,亟待探索世界,其通常通过触摸来初步认识世界。例如,亲近花草,触摸泥沙,品尝各种水果和蔬菜,好奇飞禽走兽,感知柔软与坚硬以及明与暗等众多物理现象。第三个维度,幼儿与社会,幼儿是社会中的人,由于幼儿年龄小认知观低,无法对社会有正确认知观,幼儿园教育是将幼儿从自然人转变到社会人的过程。幼儿入园那一时刻起,就开始为踏入社会做准备。
社会生活绚烂多彩,对幼儿有极大吸引力,面对社会生活环境和各种人群,以及深厚文化习俗等。可从以上三个维度,选择适合幼儿生长发育的活动,促进其身心发展。
(二)主题探究活动选择途径
基于以上三个维度下,教师可通过聆听、观察和谈话等途径,更深入了解幼儿内心世界,寻找到幼儿感兴趣的主题。第一,观察幼儿,教师需拥有敏锐的观察能力,对幼儿感兴趣的物品、喜欢的食物和其他幼儿相处状态时幼儿流露出情感等坚持持续观察,以寻找幼儿感兴趣事物。例如,暴雨后,天空出现绚丽彩虹,引来很多小朋友观察,教师可根据这个主题方向,对幼儿简单讲解生活中常出现的物理现象,并向幼儿讲解彩虹形成原理。第二,倾听幼儿心声,教师在认真观察幼儿行为时,需倾听幼儿语言和对话,以便及时了解其情绪状态。同时,倾听能够走进幼儿内心世界,对其眼中世界有更全面了解。例如,五一假期前,有幼儿在一起讨论有关假期出游活动计划。此时,教师可开展一个关于“旅行”主题活动,指导幼儿认识地图和交通工具,掌握时间及其学会看天气预报,提前准备旅游所需物资。旅行结束后,可组织幼儿讨论假期所见所闻,给同学分享不同城市美食和景点及当地风俗文化。第三,教师充当组织者,组织幼儿和同学交流身边趣事,谈话过程中教师适当引导幼儿谈话主题,促进幼儿积极交流互动。例如,课堂开展和同学交谈讨论会,多数幼儿谈到最近新开业的植物园,讨论植物园中奇特的植物,此时教师可将谈话主题确定为植物方向,鼓励幼儿描述自己认识的植物特征。
除此之外,教师可开展幼儿家长讨论会,通过家长全面了解幼儿信息,也可通过组织幼儿绘画活动,幼儿绘画过程中,教师观察幼儿使用色彩,判断幼儿情绪,并根据情绪,及时对幼儿开展情绪疏导。
(三)主题探究活动课程确定方式
幼儿对世界充满好奇,感兴趣点多变,同一时期会有多个适合幼儿讨论话题。因此,教师可选择几个主题话题以供备用,教师以备用话题为基础,收集相关素材,根据幼儿行为特点选择一个合适主题活动。教师开展活动,以幼儿为主体,将幼儿作为课程中心,教师选取幼儿投票高的话题,以投票方式最终选取活动主题,体现幼儿学习主体性与中心地位[2]。
(四)聚焦日常教育过程评估与反思
改变幼儿园评估机制及导向,摒弃陈旧评估机制,以教师成长、幼儿成长和幼儿保育保教质量作为评估核心,在评估中发现问题,并制定相关政策。评估者是思考者与观察者,通过评估过程不断提升自身专业素养及知识学习,以更专业视角去发现教师实践中问题,充分发挥评估效应,促进幼儿园保育教育体系更加完善。
结语:2022年国务院发布《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完善幼儿园评估机制,推进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加强落实不同地区和不同规模幼儿园统一标准评估要求,实现幼儿教育工作有效进行,助力幼儿全面健康成长,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朱凤.《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指引下的课程实施[J].早期教育,2023(13):51-54.
[2]傅萸,沈洁.幼儿教师对《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认识现状的调查报告——以苏州市高新区为例[J].早期教育,2023(12):1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