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基于新形势下的行政事业单位内控管理的必要性与对策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系统面临着挑战。为了更好地实现高效率的内控管理工作,行政事业单位需要不断创新并改进内部管理工作,以此达到设想的目标。目前,不少行政事业单位仍然遵循传统的收入和费用控制方式,而且大多数管理制度都停留在行政层面,导致资金的处理不够细致,规章制度不够完善的情况的出现,整体管理效果不佳。为了解决现有的问题,行政事业单位应该加强内部控制工作,并通过改进管理体制来提高效率,并增强其为社会提供服务的能力。本文就新形势下的行政事业单位内控管理工作的必要性展开讨论,提出新形势下行政事业单位内控管理对策,希望能为行政事业单位内控管理工作的完善带来帮助。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内控管理;必要性;对策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管理的目标是维护单位的正常运营,避免出现任何形式的损失。内部管理工作不仅要对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的财务工作进行管理,还要努力改善行政事业单位的运营水平,并希望通过这些措施,更好地促进行政事业单位的发展,以此更好地满足社会的需求。为了更好地管理和监督资源的应用,行政事业单位需要仔细研究并评估当前的情况,并采取适当的措施来改善和完善内部管理体系,促进单位内部的资源的有效利用,为行政事业单位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行政事业单位内控的必要性
(一)是加强监督管理的重要举措
行政事业单位作为一种服务性机构,肩负着重要的公共管理职能,但如果没有有效的监督,就可能导致违反法律法规的行为,损害社会的形象。加强内部控制,有助于防止权力的滥用,保障行政事业单位的正常运营。此外,通过加强内部控制,为行政事业单位的业务提供适当的监督机制,促进行政事业单位廉政建设的进程。因此,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工作,并不只是单纯地增加某些部门的工作量,更多的是通过内部控制工作的完善,对行政事业单位内部人员进行监督管理,避免各种“以权谋私”的行为的发生。
(二)为资金使用率的提升带来帮助
为了有效地执行公共管理与服务的任务,行政机构应该加大对财力的投入,并且着力于改善财力的运作,以期达到更好的财力利用效果。然而,目前,行政机构仍然存在不少的问题,比如财力投入的精细度、财力的有序分配以及财力的合规性难以保障等,这些问题都会直接对资金的使用率带来影响。采取有效的内部管理措施,不仅可以有效地管理上级为单位下拨的款项,还可以清楚地知道每一个款项的用途,并根据用途去预算费用的消耗情况,如此一来,就可以真正做到将资金用在实处,还可以显著改善被服务群体的体验感。
(三)是精细化管理的基础
行政事业单位想要更好地提升工作的质量与效率,那么就必须大力推进精细化的管理。这其中就包括改进内部控制机构的运营,优化控制流程,并将不同的资源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有效地实现目标。因此,行政事业单位内控管理工作的完善,实际上也是对精细化管理的一种帮助,在精细化管理模式的建设过程中,通过内部控制的有力指引,能够有效促进团队的协调合作,也能够达到更好的精细化管理的效果。
二、新形势下行政事业单位内控管理对策
(一)增强管理层以及职工的内控意识
要进一步强化行政事业单位的内控管理工作,单位内部人员就必须要强化自身的内控意识,要不断地完善内控制度,以此保证内控管理工作能够顺利进行。单位可以通过加强宣传,提高职工对内部控制的认识。在单位内部,可以通过举办专题演讲,也可以带领职工到内部控制较为出色的单位进行实地考察,加强对内部控制的认识。除此以外,还可以开展有效的问卷调研,深入挖掘存在的漏洞,提出有效的改进措施,以期让所有的员工充分认识到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内部控制的有效性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领导者对此的认真态度,因此,领导者需要、充分考虑各方面的因素,并以此为参考条件,对应作出决策。此外,领导者也需要不断努力,掌握最新的内部控制技术,以保证单位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二)完善内控管理制度
为了提高单位的管控能力,单位管理者需要完善本单位的内控制度。这需要内控管理人员与各个部门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并对本单位内部管理的业务流程进行全面审查,以此作为内控制度完善的材料制成。当发现内控管理工作出现错误时,内控管理负责人需要及时纠正出现的错误,并及时向领导汇报工作情况。而在内控制度的完善过程中,相关人员需要制定完善的预算控制制度,并通过改变预算控制流程来加强内控。也应该组织相关的专业培训,以便更好地支持和促进内控制度的实施。除了内控制度的改进外,内控管理人员也应该加强相关的制度建设,例如制定特定的财务规定、建立严格的印鉴制度、建立有效的财务审计制度等。在公共机构的财务部门,资产的使用与维护非常重要的。然而,由于这些工作非常麻烦、重复,而且涉及的领域非常广泛,因此,适当的制度的建立,实际上也是为相关的工作提供支持的一种方式,可以让每一项工作都有理所依,也能够有足够的参考。通过各种措施,让单位内职工以及管理者对内控管理有更深层次的了解,并不断强化其内控意识,完善内控制度,为行政事业单位的内控管理工作提供支持。
(三)优化组织结构,明确岗位职责
为了提高内控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单位内部需要建立一个专注于内控的团队,并严格按照适用和统一的准则来指导和监督业务流程。团队的每一个岗位以及岗位对应的工作都必须要进行细化,要将责任落实到人,确保内控管理的全流程都能够有专人负责,做到专职对事,以此让内控管理工作更加的细致。此外,为了确保单位内部事务能够正常进行,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者需要清楚地划定每个部门的职能,并且严格执行监管措施,这样才能提高单位的整体素质,并培养单位员工的责任感。在处理单位的内控问题上,需要综合考虑不同的因素,并采取适当的措施来提高单位工作的整体水平。优化组织结构可以让内控管理工作更加的高效,也可以避免因为职责不明导致的工作推搪的情况,减少了有工作但无人负责的尴尬局面。
(四)完善审查制度,提升服务效率
通过严格的现场审核,确保会计工作的合规、高质量,是保障财税工作的正常进行的关键。因此,当行政事业单位决策者挑选任何委托的职位时,应当遵循法治的思想,结合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完善相关的财税服务体系,并且采取科学的财税措施,确保财税工作符合单位内部发展情况的同时,也应当严格执行相关的财税法规,确保财税工作能够书面里进行。此外,为了保证财税服务工作的高质量、高效率,行政事业单位还可以尝试与上级进行沟通,不断提升相关人员的专业能力,以此为单位的内控管理工作提供支持。
总而言之,行政事业单位的内控管理工作是单位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内控管理的有效执行,不仅是国家发展对行政事业单位的全新要求,更是单位自身发展以及进步的关键所在。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管理人员必须要有足够的内控管理意识,要采取有效的办法实施科学的管理,并最终实现合理的内控管理工作,为行政事业单位的各项工作的有序开展助力,也是为了单位的长远发展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黄立韵.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控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J].支点,2023(02):120-122.
[2]张晓伟.新形势下如何完善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控管理[J].新理财(政府理财),2022(12):44-46.
[3]孙伟.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标准体系建设初探[C]《中国标准化》编辑部.新疆标准化.2020:167-170.
[4]张菁.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大众投资指南,2022(20):77-79.
[5]谢苏平.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控管理的必要性与举措[J].投资与创业,2022,33(02):143-145.
[6]马小梅.论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现状及加强策略[J].财经界,2021(31):136-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