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中美民航飞行人才培养模式比较研究

卫海波
  
电子企业
2023年3期
中国民航飞行员协会 上海市 200000

摘要:民航飞行专业是一门以实践性为主的应用型技术学科,它既需要具备较强理论知识,又要具有很强实际操作能力,同时还需掌握多种技能。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航空方面相关课程、教学大纲和教材。本文通过中美两国在飞行人才职业教育上进行对比研究得出结论并提出建议与意见以供借鉴参考意义重大;最后针对我国民航飞行专业人才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探讨其对策措施以提高师资队伍水平以及加强理论学习,为今后更深层次的实践打下坚实基础。

关键词:中美民航;飞行人才;培养模式比较

一、引言

民航飞行技术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涉及到航空运输、航海等方面。随着我国民航局建设和改革“两舱”制度以来,对飞行专业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在民航航班运营管理中对学生实践能力也有较高标准。本文主要研究中美飞行人才培养模式比较分析对比,并且分析了模式的异同点,对差异处进行分析,为建设民航强国提供一定的参考意见。

二、民航飞行人才培养模式的构成要素

民航飞行人才培养模式的构成要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学员。学员通过在学校学习、工作岗位和航空公司等职业要求,通过实践获得相应知识与技能,并能将理论运用到实际中去;二是教学内容。课程设置要根据飞行院校的特点来设计教材及专业性质设置相关内容;三是管理类人员(飞行员)民航飞行人才培养模式由两个部分组成要素构成:一是学生(飞行员)。学员在学校学习、工作岗位和航空公司等职业要求的培训过程就是一个合格学员通过民航飞行专业考试,合格后进入航空公司学习和管理知识。二是教学内容。学员在学校接受的课程包括理论基础、实践训练及基本技能等;三是师资力量(飞行员)目前我国高校航务类教师所占比例较大的是飞行人员与机房管理人员,而飞行人员则很少有从事过相关工作岗位的培训或具有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并能胜任该专业飞行服务单位工作需要具备相应知识储备。

三、中美国民航飞行人才培养模式发展的现状

(一)中国民航飞行人才培养模式

中国民航飞行人才培养模式是“订单式”培养模式,在政府、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参与下,以学生为中心,根据飞行人员的专业特点,通过教学实践活动逐步形成的一种新型航空飞行人员就业机制。该体系由两个部分组成:一是对航空院校进行统一培训;二是按照航空公司标准要求开设课程。我国目前高校招生主要分为两类:一类侧重民航飞行相关方面知识教育培养而另一类则注重理论和技能训练为主体内容的人才输送模式,其中以飞行人员为重点培养对象培养目标为飞行学员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基础知识。中国飞行人才主要是学历教育加飞行执照和纯飞行执照教育的模式。学历教育加飞行执照教育模式是中国目前最主要的培养模式,中国民航学校主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素质和综合能力较高以及符合国际民航培训标准的航线运输机驾驶高级应用型人才,并且课程中不仅要符合本科学历的要求,也需要根据民航法规中对飞行员的执照要求经考核学生可以获得飞行技术专业本科学历,工学学士学位以及从事民航飞行员所必须的私人飞行员执照等。在此期间学历教育加飞行执照教育模式的费用是委托培养单位进行承担,学历教育加飞行执照教育模式主要来自于招飞选拔,也就是全国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的高中毕业生还有一部分是飞行技术专业的在校大二或大三学生,经过一定的考察就可以通过并且学习或获得相关执照。

(二)美国民航飞行人才培养模式

美国民航飞行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是应用型的人才,在美国绝大部分航线运输驾驶员的培养与中国汽车驾驶员一样面向大众,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为航线运输驾驶员做一定的人员储备,然而美国的飞行学员来源较为广泛,学历门槛较低没有基本限制,只要通过体检就有资格进入飞行学习,在拿到相关执照后就能成为一名合格的通航飞行员。然而在美国飞行学员在应聘公司工作之前的培训费用大约是50万元人民,必需要学员个人进行缴纳。美国民航飞行人才的培养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一是课程体系;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美国的航空教育开始从应试导向转向素质和能力方向发展。二是师资队伍建设及评价考核体系等方面与国际接轨;三是教学内容、方法以及评估方式均有较多改进之处:首先注重理论知识学习而非飞行人员的实际操作技能训练;其次强调民航飞行实践过程中的服务意识培养。

四、中美民航飞行人才培养模式比较研究

(一)中美国民航飞行人才培养目标比较

美国的民航飞行人才培养目标,是把飞行人员看作为航空服务人员,注重学生对职业技能和知识结构进行合理配置。在课程设置上除了要满足学员们所需要掌握的专业理论、实践能力与综合素质外还要考虑到他们能够适应工作环境。从教学内容来看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培养飞行人员基本操作规范及相关规章制度;二是培养飞行训练学基础性教育体系(包括民航院校),三是对学生未来发展方向提供指导和服务支持系统。

(二)中美民航飞行人才培养模式的不同点

在民航飞行专业课程设置上,中国和美国的教学模式有所不同。由于我国目前没有设立民用航空通用能力、实践经验等方面的相关课程;另一方面是两国之间存在着很大差异。但从培养目标来看,他们都注重学生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以及综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设计等问题均有共通之处:即通过提高飞行人员在民航飞行训练中所需要具备专业基础和技能;同时也要加强心理素质、职业道德及沟通协调能力等等方面的提升。在课程设置上,美国的专业性较强,而我国目前还没有设立专门针对飞行人员心理素质、职业道德和沟通协调能力等方面培养方案。

(三)中美国民航飞行人才培养模式的相同点

通过对中美两国民航飞行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可以发现美国的教学模式与中国存在着较大差异,但也有其共同点。(1)在内容上,美国对于民航飞行人员的培养目标方面更注重理论知识学习和实际操作能力;而我国民航飞行人才则主要集中于专业基础课及英语课程,对于语言沟通与交流等综合素质要求较低些,但在实际操作能力方面还是比较欠缺。(2)在教学模式上。美国的民航飞行专业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学生对知识和技能掌握,而我国民航飞行专业则更侧重于口语表达、文化交际等综合素质培养。

(四)中美民航飞行人才培养模式的差异原因

一是美国通用航空是世界上最发达的职业,在全球范围内都拥有众多高校,有很多专业。美国每一个人都是通过自己的母语进行学习。每年招收学生人数超过百万。他们不仅仅需要具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还要求掌握飞行方面的相关理论及实践能力以及外语等各方面知识与技术;而且要了解各个国家地区之间航空运输发展水平不同民航飞行人员需求也不一样对培养模式提出了更高更严格标准,美国通用航空公司在全球拥有很多知名高校。二是中、美教育水平差异,导致学生在专业技能上的差距。美国采用“学分制”考试来培养民航飞行飞行员,而中国目前没有这样的规定,这使得学员只能通过平时成绩加分和期末考核才能获得毕业证书或文凭;另外一个原因是我国飞行人员缺乏相关知识与实践经验以及对航空运行规律等方面认识的欠缺。在美国空域教育中最突出的问题就是学生掌握了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后才可以进入实际工作岗位上。

五、总结

通过对中美民航飞行专业课程的对比和分析,可以发现美国在培养学员时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相结合。而中国人重视文化课学习。飞行职业能力要求比较高:飞行人员是飞机上最重要的服务人员之一;同时也是航空公司竞争中不可或缺之职;飞行技术性强、操作复杂等特点决定了飞行人才必须有较好专业素质水平及综合素养,这就需要我们在课程设置和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培养学员对民航机场运行规则以及规章制度要熟悉了解。

参考文献:

[1]匡江红,张云,顾莹.理工类专业课程开展课程思政教育的探索与实践[J]7.管理观察,2018(1):119-122.

[2]术守喜,杜玉杰.中美航线运输驾驶员人才培养模式比较[J].滨州学院学报,2020.36(1):33-37.

[3]王学林,刘丽娟.中美民航人才培养模式比较研究[J]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2022(10):22-10

作者简介:卫海波(1975.04-),男,汉族,上海市,大学本科,职务:监事。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