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小学数学作业设计优化策略研究:减轻学生负担与提升学习质量的平衡之道

黄则明
  
电子企业
2023年22期
湖北省十堰市郧阳区胡家营镇木瓜完全小学 442539

摘要:在学生减负的背景下,如何在小学数学作业设计中兼顾学生负担与学习质量,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通过分析小学生数学作业现状,发现小学数学作业设计存在学生作业量过多、内容枯燥、缺乏针对性、结构单一等问题。结合自身实践,从作业量的控制、作业内容的选择和布置以及作业时间的安排等方面对小学数学作业设计进行优化,提出了控制好小学生数学作业量;提高小学数学作业的针对性;丰富小学数学作业内容;合理安排小学数学作业时间等具体策略,以使学生在减少负担的同时,仍能保证学习质量不下降。从实践层面出发,为一线教师提供了有益参考,对进一步推动我国小学数学作业设计质量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学生减负;小学数学;作业设计;提升学习质量

一、引言

2017年6月,教育部等五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这是自2009年“双减”政策提出以来,有关教育部门首次正式出台的针对学生减负工作的指导性文件。《意见》指出要坚决杜绝给学生造成过重学业负担,并明确提出了具体措施,为一线教师开展“双减”工作提供了政策依据。

为落实《意见》精神,各地区各学校纷纷行动起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双减”工作。但在实际教学中,仍有一些教师不能正确理解“双减”政策精神,不能按照减负政策要求,扎实推进“双减”工作。作业设计作为课堂教学的延续和巩固,在落实“双减”政策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也是教师落实减负要求、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因此,加强对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背景

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学校教育要把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放在首位,培养学生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在新课标要求下,“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已经成为教育界关注的热点。在保证学生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前提下,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是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主要途径。

而小学数学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与拓展,是课堂教学环节中不可缺少的一环。因此,小学数学作业设计成为小学数学教学工作中最重要、最基础、最重要的一环。如果小学数学作业设计存在问题,势必会对小学生身心发展造成严重影响,甚至导致学生厌学。因此,如何提高小学数学作业设计质量已经成为广大一线教师需要共同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近年来,“减负”这一话题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成为教育界讨论焦点。“减负”是指减少学生在学校学习期间所承受的课业负担。主要表现为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避免考试压力、防止补课、取消考试次数等。“减负”不仅是学校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标,也是家庭和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

但是在目前的小学数学教学中,减负和提升学习质量之间存在着一定矛盾,如减负带来了小学生课业负担减少、课堂教学质量下降等问题。因此在小学生减负背景下如何兼顾学生负担与学习质量成为了一线教师共同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三、小学生数学作业现状

当前,在国家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减负已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目标。但在减负政策背景下,学生作业量明显增加,小学数学作业设计存在的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在新课改背景下,学生作业的基本要求是“总量不变、结构合理”。但是当前小学生数学作业普遍存在“量多、质低”的现象。以笔者所在学校为例,小学二年级数学作业以口算为主,其中口算基本练习册有36页;三年级数学作业以口算和竖式计算为主;四年级数学作业以竖式计算和口算练习为主。

从作业内容来看,小学二年级数学作业多为口算练习;三年级数学作业多为竖式计算,四年级数学作业多为口算和竖式计算。从对小学生的调查来看,大部分学生认为数学练习册中的习题太难,没有兴趣完成;少部分学生认为老师布置的练习题太难,自己根本做不出来。从结构来看,大部分学生认为题目结构单一、重复率高;少数学生认为题目结构不合理、难度高;少部分学生认为题目结构不全面、重复率高。因此,在教学实践中出现了小学生不愿做、做不好、做不完的情况。

四、优化策略

优化作业策略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培养。从作业量的角度出发,教师在布置作业时要把握好以下几点:

(1)适当的作业量是关键。教师在布置作业时,需要综合考虑学生的学习能力、时间管理能力和个体差异。作业量过少可能导致学生没有足够的练习机会,无法真正巩固所学知识,影响学习效果。举例来说,学生学习数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掌握乘法表。如果作业只布置让他们记忆一个或两个乘法表,可能无法全面掌握乘法运算规则,从而影响日后的数学学习。

相反,作业量过大也会带来问题。小学生的学习时间有限,如果一次性布置大量作业,可能导致他们无法逐一完成,从而产生挫败感和学习厌恶情绪。例如,在学习分数时,过多的练习题目可能让学生迷失在海量的数字中,无法专注于学习重点,反而造成学习混乱。

(2)因材施教是关键。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必须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水平、学习进度以及学科特长,才能有针对性地布置作业,帮助他们克服学习难点,不断提高。举例来说,对于低段学生,当教授减法时,可以布置一些有图示辅助的简单计算题,让他们通过可视化的方式理解数值的减少过程。而对于中段学生,可以提供更复杂的应用题,让他们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如购物时的价格折扣计算等。而高段学生则可以挑战更抽象的数学问题,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创造力。

在因材施教的基础上,还可以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资源和辅导。例如,对于在某个数学概念上表现出色的学生,可以鼓励他们参加数学竞赛或加入数学兴趣小组,拓展他们的数学才能。

(3)选择合适的作业内容。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应综合考虑教学大纲、学科特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与学习目标相符合的作业内容。举例来说,学习三角形时,教师可以布置一些涉及实际场景的作业题,如测量日常生活中三角形的边长和角度,让学生在测量中体会三角形的性质。这样的作业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帮助他们将抽象的数学概念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

此外,选择多样化的作业形式也是重要的,例如口头作业、实验作业、小组合作作业等。通过多样化的作业形式,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和创造力。比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数学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数学的趣味,培养他们对数学的兴趣。

(4)合理安排作业时间。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应该考虑到学生的日常学习负担和生活需求,合理安排作业时间。不同年级的学生和不同学科的作业时间也应有所区别。举例来说,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学习时间较短,作业时间应该相应减少,以保证他们有足够的休息时间。而对于较高年级的学生,可以适当增加作业时间,让他们有更多的练习机会和时间来巩固所学知识。

此外,家庭作业应该有一定的弹性,以便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合理安排时间。教师可以与家长进行沟通,共同制定适合学生的作业时间表,让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之间取得平衡。

五、结语

小学数学作业设计优化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合理布置数学作业,使学生在减少负担的同时仍能保证学习质量不下降。小学数学作业设计优化要在遵循教学规律和学生发展规律的前提下进行,以满足学生学习发展需求为出发点,以提升小学数学教学质量为落脚点,对小学数学作业进行优化。

新课标要求:“教师应增强作业设计意识,充分考虑作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有效控制作业量。教师应认真分析教材和学情,通过整合教学资源、创新作业形式、拓展作业内容等方式丰富和完善作业设计内容”。

当下的小学数学作业设计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需要进一步探索和完善:首先,教师要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其次,教师要加强对学生数学学习情况的调查与分析。最后,教师要对教学资源进行合理利用。

小学数学作业设计优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长期的探索和实践。作为一线教师,要有充足的耐心和信心去面对学生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及时与家长沟通交流、共同探讨解决问题之道。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张强花.“减负增效”背景下小学数学作业布置策略[J].当代家庭教育,2022,No.155(12):48-51.

[2]马艳青.减负增效背景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策略分析[J].青海教育,2022,No.557,No.558(Z1):80.

[3]张志梅.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主要问题及改进路径[J].新课程,2021,No.580(24):125.

[4]梁萍.新课程理念下小学数学减负增效的作业设计研究[J].学周刊,2020,No.425(05):23.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0.05.018.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