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现状分析及对策

余宗宁
  
电子企业
2023年26期
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重庆 401120

摘要:在当前时代的背景下,对于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越来越重视。本文从做好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重要意义出发,探究了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现状,并以高校的角度出发,给出了提高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水平的对策,以期为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工作提供有益的思路和解决办法,从而提升大学生的科技创新水平和能力,为国家的发展培育出更多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大学生。

关键词:大学生;科技创新;现状;对策

引言

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是学生通过系统学习相关科学知识,并积极发散创新型思维,在前人的基础上产生的新的、未有的成果,是人类智慧的结晶[1]。对于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亟需的,大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不但能够促进学生个人的发展,对于学校的科研水平以及实践能力都是极大的提高。如何吸引大学生积极参与科技创新活动,使大学生成为国家科技创新领域的生力军和后备力量,是高等院校必须重视且需要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2]。

1做好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重要意义

1.1做好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现实需要

当前世界是科技的时代,科技的强大与否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目前智能制造、5G技术、大数据等高精尖技术不断发展,推动着科学技术不断进步。我国现在正处在全力发展的阶段,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会议公报提出,到2035年我国将建成创新型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根本靠创新、关键是人才、基础在教育[3]。并且党和国家部署了全面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改革,积极推动高校创新创业工作,努力培养创新型人才,让大学生成为科技创新的主力军和生力军,为国家的发展提供科技的力量。高校应该从全局出发,从国家发展出发,充分认识到科技创新活动对大学生的重要性,为国家创新驱动发展助力。

1.2做好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是新时代提升人才质量的重要保障

高校教育主要是立德树人、为国家培养出有高质量、高技能人才。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提高高校教学质量,并明确提出要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高校必须和国家战略发展需求相结合,培养出国家需要的人才,科技创新活动有利于提升高校大学生的创新能力、锻炼大学生持之以恒的毅力,高校应该充分发挥专业优势,以专业群为载体,整合学校资源,集中优势力量,将科技创新活动作为高校高质量发展的突破口,创新教育方法,深化学生科技创新意识和科技创新能力,全面提升高校大学生人才质量。

1.3做好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是现阶段就业选择的重要举措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对于技能型、创新型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传统行业竞争优势下降,面对市场的选择,优胜劣汰,对于大学生的需求在减少。另一方面随着智能制造的不断发展,企业流水线不断升级,对于低技术人员的需求也在逐步降低。因此,做好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积极孵化大学生创新科技项目,支持大学生进行创业活动,将科技成果转化为产品,催生出更多高科技企业,既实现了大学生自身的高质量就业,还能带来更多的用人需求。

2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现状分析

2.1大学生对科技创新活动认识不深入

目前,大学生对科技创新活动的认识还比较片面,大部分人认为科技创新需要很强的技术性和专业性才能够进行,或者认为科技创新活动属于工科专业学生才能做的事情,使得很多文科类学生以及专业技能掌握不够扎实的学生未能积极参与到科技创新活动中。其实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并不一定需要很深很强的专业技能,很多时候可能更多的是需要大学生具有创意的思维,敢想敢做,敢于去打破常规,打破传统。因此迫切需要学校采取措施打破大学生对科技创新活动的偏见,让大学生对科技创新活动有一个深入全面的认识。

2.2大学生对参加科技创新活动有积极性,但缺少持之以恒

由于在基础教育阶段开展科技创新活动较少,所在到大学后大学生对于科技创新活动比较新鲜,因此学生对于参加此类活动热情还是较高,也有一定的积极性,但是我们必须要清楚的认识到科技创新活动不是一下就能够出成果,能够将成品展示出来,往往很多参与者都是开始很新鲜,能够大胆创新,提供思路,写设计方案,但是到后期论证方案,修改方案,解决问题时候缺乏耐心和持之以恒的坚持,很多科技创新项目都中途夭折。所有想要参加科技创新活动并能够出成果,就必须具有坚强的耐心,坚定的目标,持之以恒的坚持,敢拼敢闯的优良作风。

2.3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提交的科技创新作品数量与质量不成正比

目前大学生在科技创新活动中提交的作品数量较多,但是提交的作品大多是在开展活动过程中突发奇想的突击成果,没有经过时间的打磨,也没有进行深入探究与论证,造成立项作品多但是质量不够高,大多没有进一步孵化的价值。科技创新重在长期的坚持,不断的论证,如果仅仅靠活动期间的时间进行创新,是完全达不到高质量高水准的科技创新要求。所以需要提前科普,让大学生内心具有科技创新的种子,并生根发芽,不断耕耘,才能出高水平成果。

3提高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水平的对策

3.1形成完善的科技创新活动支持保障体系

完善科技活动创新体系是提高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水平的重要保障,在组织架构上,应该成立以校领导为组长的科技创新活动领导小组,在顶层给予政策支持,成立或者指定专门的二级学院或者创新创业中心进行具体执行,学校相关部门参与其中,确定相关职权职责,出台相关工作实施方案、政策等,整合校内资源,充分发挥学校专业群优势,通过考评和政策激励等手段充分调动负责人、指导教师、学生等主体的积极性以及主动性。并以学校的名义找寻投资单位,以学校为担保,保障大学生科技项目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学生和教师和合法权益。

3.2提升科技创新活动指导教师的能力,为大学生科技创新提供有力支持

指导教师的能力对大学生科技创新的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目前大多数高校没有专业的科技创新活动指导教师,大多数采用的校内其他专业课或者辅导员兼任,这些教师因其他工作影响,且对科技创新活动不专业,导致不能很好指导学生。因此需要采用“出去”与“进来”的方式结合提高教师科技活动指导水平。一方面让有志在这方面发展的教师去专业机构去进行科技创新活动培训,提升自身水平,名一方面也可以引进来一些具有科技创新活动能力的导师任教,邀请国内外院校专家、企业家来校做科技创新活动导师,开展相应教师讲座和培训,充分发挥指导教师在大学生科研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中的重要作用。

3.3搭建多元化科技创新活动平台,提升学生科技创新能力

高校要充分利用校企合作实验平台,在此基础上搭建科技实践平台,高校应该积极与企业合作,共建实训基地、共用实训设备,并全天向学生开放实训基地,让实训实验基地变成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主要阵地,让有想法的学生马上就能通过不同的实训基本和平台进行试验和验证,加快让思想落地,全面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也要以各类技能大赛为动力,提升学生科技创新能力,技能大赛本身就代表了部分前沿技术和科技,学生在参与技能大赛的过程中,扩宽学生的眼界,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

4结语

总之,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对学生本人的发展、对高校人才的孵化,甚至对社会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高校应该充分认识到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对大学生的重要意义,进一步深化科技创新活动改革,促进科技创新活动工作与大学生人才培养的有机融合,建立科学的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为国家的发展贡献高校的力量。

参考文献

[1]喻学涛.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现状及对策分析——以东昌学院为例[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7(03):143-144.DOI:10.16871/j.cnki.kjwhc.2017.01.065.

[2]徐宗玲.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建设的路径[J].中国高校科技,2018(7):79-80.

[3]栗时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探索——以北京科技大学为例[J].北京教育(德育),2021(09):93-96.

*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青年工作研究专项*(2022GZYQNGZY-10)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