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基于数据的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初中体育项目中的运用探析
摘要: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教学方法的不断创新,基于数据的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初中体育项目中越来越受到关注。这种学习模式通过收集和分析数据,了解学生的体能、技术水平、学习进展等情况,进而进行针对性的教学和训练。本文将探讨这种模式在初中体育项目中的运用情况,并提出优化策略。
关键词:数据;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初中体育项目;运用策略
引言
初中段的体育教育是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和促进综合能力发展的重要阶段,然而,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往往以教师为中心,缺乏学生的积极参与和合作学习。为了提高初中生体育项目的学习效果和培养学生之间的团队合作能力,基于数据的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应运而生。基于数据的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正在被越来越多的教育者所推崇,这种学习模式对于提高学生的体育技能、增强团队协作能力、培养竞技精神等方面都具有显著的优势。
一.基于数据的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概述
基于数据的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是一种以数据为基础,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来达成学习目标的新型学习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学生被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都会根据一定的数据指标进行合作训练和对抗,这些数据指标可以是学生的体能数据、技术动作数据、团队配合数据等。通过数据的分析和反馈,教师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从而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和建议。
在初中体育项目中,基于数据的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一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的应用来提高学习效果和团队合作能力。
1.数据收集与处理:教师通过收集学生在体育活动中的数据,如运动时间、速度、频率、距离等,利用计算机软件进行分析处理,为每个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方案。
2.数据分析与反馈:数据分析是这种学习模式的核心环节。教师通过观察学生在体育活动中的表现,结合数据分析结果,判断学生的体能状况、技能掌握程度以及学习进展情况,以便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3.优化教学与训练:基于数据的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能够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和需求,提供针对性的教学和训练。例如,根据数据分析结果,教师可以为每个学生设定不同的训练目标和计划,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二.基于数据的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建立及在初中体育教育中的运用
【实验目的】
本实验旨在探究基于数据的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初中体育项目中的运用效果。通过对比传统的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和基于数据的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观察学生在体育项目中的参与度、技能提升、团队协作能力等方面的差异。由于初中学生的团队意识比较强烈,因此教师可以有效地利用初中生的这种心理特点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实验参与者】
实验对象为初中学生,年龄在13-16岁之间。
【实验方法】
1.学习理论确定目标:通过学习《学校的挑战——创建学习共同体》以及合作学习的相关理论知识,确定基于数据的小组合作学习的分组方法、内容选定、学生学习方式、学生合作方式、学生积极性提高方法以及合作学习中的评价体制等。
2.定期研讨促进提高:在实验过程中,应定期进行研讨活动,总结实验过程中的经验和问题,对实验方案进行必要的调整和改进。具体可以通过公开研讨的课堂教学活动、教学反思交流、集体备课等活动形式进行。
【实验过程】
1. 实验周期:本实验选取笔者所在初中学校的学生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周期为两学年。
2. 数据收集:在实验开始前期,教师在课堂中对各体育项目进行示范和讲解,确保所有学生都能了解基本的技能和方法,经过一段时间的集体授课教学后,对所有参与学生进行基本的体能和技能测试,对收集的数据进行汇总统计并做好留档。
3. 分组:根据以上收集的数据,选择各方面水平测试成绩基本相似的两个班作为比较对象,一个传统学习小组和一个基于数据的学习小组。
4. 合作学习: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传统小组的学生进行常规的教学和合作练习,具体是:课前准备→任务布置(教学目标的达成)→教师示范(体育规范动作的要求)→集体学习(学生完成任务的方法和运动量)→师生评价(教师纠错提高)→教学小结(放松集合)。基于数据小组的学生则根据教师提供的设备,按照操作要求进行个性化学习和合作练习,教师事先掌握数据分析和使用教学工具的方法,学生也都熟悉数据采集设备和学习平台的操作。例如,在50米蹲踞式起跑的教学活动中,在基于数据的班级里,教师让学生将手机运动APP设置到跑步功能,学生按下“开始”后,手机就会自动记录下本次运动的时间、实时配速及运动耗能,同时拍摄下整个运动过程的视频,这些数据就可以自动记录并保存在手机里,教学后各小组根据50米跑的技巧、注意要点,进行小组讨论,利用APP中的跑步功能对动作进行视频回放再纠正提高。让学生经常去关注自己的“跑步综合排名”(榜单每10分钟就会更新),了解自己在班级中所处的名次,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参与的积极性,不仅在课堂上让学生用此APP进行训练,还可以实现休息天在家中进行训练。基于数据的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提倡学生之间的合作与竞争,教师可以不定期的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让他们在体育运动中经常合作学习,互相交流和分享经验,自然而然的提高团队协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 信息收集与反馈:在实验的对照教学中,对所有参与的学生进行其他项目的技能测试和问卷调查,了解他们在心理和技能提升方面的感受,收集好传统学习小组模式和基于数据的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测试成绩。例如表一,在基于数据学习小组模式的802班男生50米平均成绩为8秒26,女生50米平均成绩为8秒79;在传统小组学习模式的805班男生50米平均成绩为8秒43,女生50米平均成绩为9秒22。在基于数据学习小组模式的802班男生1000米平均成绩为4分18秒,女生800米平均成绩为3分43秒,在传统小组学习模式的805班男生1000米平均成绩为4分31秒,女生800米平均成绩为3分58秒。因此在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802班的50米和1000米这两个项目的成绩都超越对照班805班的成绩。在整个实验周期中,教师还应该对两个小组学生的平时表现及成绩进行记录,为每个学生进行评分,这样最终的评价才会比较客观和准确。
6. 结果评价:例如表二,每个学期末,教师对所有学生收集的数据进行统一整理,对学生的身体素质,运动技能,体育道德品质这三项进行综合评分,同时再参考学生平时的参与度,配合协调性,最后生成学生的综合成绩,这个成绩才是学生的核心素养,才是他的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的数据化体现。
三.基于数据的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初中体育项目中的运用
1. 足球项目:通过针对性的运动跟踪,对学生的射门、传球、抢断等方面的数据进行统计对比,这些数据不仅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每个学生在比赛中的表现,而且还可以用来指导学生如何更好地互相合作。具体来讲,首先教师要协调好组内成员进行合理分组,安排合适的训练内容,鼓励每个学生参与到运动中来,通过分析数据来找出学生在训练及比赛时的优势和薄弱点,然后指导他们如何更好地利用自身的优势,更好地与队友配合,以达到更好的运动效果。
2. 篮球项目:篮球小组合作是非常重要的,练习时每个成员都有自己的任务和角色,每个人都要清楚自己的职责,并与队友默契配合。教师在训练和比赛中对所有学生的投篮、罚篮、助攻等方面的数据进行分析,找出每位学生在比赛中的特点,再合理搭配取长补短,提高学生在篮球比赛中的团队协调能力。平时结合针对性的专项训练,帮助学生保持一个稳定的训练状态和良好的比赛心理。
3. 田径项目:田径训练具有一定的综合性,涉及到的内容较多,对学生的柔韧性,速度以及力量等方面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在以前,学生的训练参与度不高,态度上敷衍了事,还缺乏对结果的统计。现在基于数据的小组合作应用到其中,有助于强化训练的效果,例如,通过数据分析,可以清楚的了解学生在田径训练过程中的日常训练水平,以及比赛时的竞技状态,再针对性的有区别的制定训练计划,以提高不同比赛项目学生的运动成绩。
4. 啦啦操项目:在初中啦啦操教学中,有效运用小组合作学习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啦啦操的技术和动作,提高他们的运动技能和协调能力。通过对学生的动作完成度、节奏感、队形变换等方面的数据进行详细分析,教师可以更清晰的指导学生如何更好地掌握动作要领和节奏感,并帮助他们更好地配合整个团队的表演。
5. 跳绳项目:随着体育改革的深入推进,在众多的传统运动中,跳绳依然是中学体育教学的重要项目之一。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应用,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对提高跳绳运动的教学和训练水平有非常积极的作用。教师通过对学生的跳绳速度、次数、方法等方面的数据进行跟踪和分析,就可以指导学生如何更好地调整跳绳技巧以提高效率。例如,如果某个学生的跳绳速度较慢且容易出错,教师可以分析他的跳绳视频和数据来指导他如何调整跳绳姿势和提高节奏控制能力,从而提高跳绳速度和准确性。
四.基于数据的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初中体育项目运用中的优化策略
虽然基于数据的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初中体育项目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以下是几个优化策略:
1.提高数据收集和处理能力:为了更准确地反映学生的体能和技能状况,教师需要提高数据收集和处理能力。例如,可以引入更先进的运动监测设备和技术,以便更全面地收集学生在体育活动中的数据。
2.加强数据分析的专业技术培训:数据分析是这种学习模式的关键环节,因此需要加强教师的专业培训。通过培训,教师能够更好地理解数据分析结果,从而更准确地判断学生的体能状况和技能掌握程度。
3.结合多种教学方法:虽然基于数据的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具有很大的优势,但仍然需要结合其他教学方法。例如,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采用情境模拟、角色扮演等教学方法,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和兴趣。
4.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在体育教学中,学生的情感需求同样重要。因此,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及时与学生沟通交流,了解他们的学习感受和困难,以便提供及时的帮助和支持。
5.推广的成本与支持:技术设备的可用性和成本开支可能限制了该模式的推广应用,不是所有学校都能提供足够的设备和资源来支持数据收集和分析,希望前期能够得到供应商的广告赞助和学校政策的有力支持。
6.隐私与安全:数据的隐私和安全也是一个需要考虑的问题,不要轻易外泄,确保每个学生的数据都做到绝对的安全,受到法律法规的保护。
五.实验结论
通过两个学年的实验教学,我们发现基于数据的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以下几个方面对学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1. 体育成绩方面:实验结束后,实验组学生的体育成绩普遍高于对照组,其中,优秀和良好成绩的学生比例明显增加,不及格的学生比例明显减少。
2. 团队合作能力方面: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学生学会了互相帮助、相互配合,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得到了显著提高。
3. 学习积极性方面:实验结束后,学生参与体育课的热情和兴趣明显增加,对体育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更加主动积极,学生对其他学科的学习积极性也得到了相应提高。
基于数据的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它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体育技能,还可以增强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也可以培养他们的竞技体育精神。通过提高数据收集和处理能力,加强数据分析的专业培训,结合多种教学方法以及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等优化策略的实施,就可以进一步提高这种学习模式的意义和价值,为初中体育教学质量的提升提供有力的帮助。本实验研究表明,基于数据的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初中体育项目中具有很大的应用价值和发展潜力,因此,建议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推广应用基于数据的小组合作学习模式。
参考文献
[1]严峰.基于数据的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初中体育田径项目中的运用研究[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23,24(08):54-57.
[2]张庆新,孙卫华,韩兵等.基于“运动与安全”大概念的初中体育与健康跨学科主题学习例析[J].中国学校体育,2023,42(08):31-34.
[3]梁杰.初中体育“主题引领—小组合作”高效教学模式探析[J].体育视野,2023(11):4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