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基于量化评估策略的手术室护理在骨科手术患者预防深静脉血栓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苏金华
  
电子企业
2024年25期
太仓市第一人民医院 手术室 江苏 苏州 215400

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要:目的:骨科手术患者预防深静脉血栓时依据基于量化评估策略的手术室护理展开干预,并分析其应用效果。方法:研究地点为太仓市第一人民医院,以2023年3月至2024年1月收治的100例骨科手术患者为观察对象,依据随机方式完成组别的划分,在预防深静脉血栓时分别展开常规护理、给予量化评估策略的手术室护理,据此探讨不同组别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出血、深静脉血栓以及低体温的发生次数更低(P<0.05)。结论:骨科患者接受手术治疗时,为预防深静脉血栓的发生可依据基于量化评估策略的手术室护理进行干预,该方式的实施能够有效减少患者面临的危险。

关键词:骨科手术;深静脉血栓;基于量化评估策略的手术室护理

手术治疗为骨科患者常用治疗方式之一,该方式实施后可促进患者机体的恢复,但手术为有创治疗方式,在获取良好治疗效果的同时也伴随一定危险,患者术后可出现活动受限、感染、深静脉血栓等不良事件[1]。其中深静脉血栓为常见并发症,与骨科患者术后长期卧床不动、血液循环不畅等有着密切关系,血栓形成可造成局部炎症反应,引发局部淤血、肿胀和疼痛,当深静脉血栓脱落并随血流到达肺动脉系统时,可阻塞肺动脉及其分支,引发肺组织缺血、缺氧。由于疾病具有较高危害性,临床应注重相关护理措施的实施,基于量化评估策略的手术室护理是通过系统性数据收集分析和评估,以科学方法对手术室护理进行评估和改进的过程。为明确该模式在骨科手术患者的应用价值,文章就此展开相应探讨,详细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2023年3月至2024年1月收治的100例骨科手术患者为观察对象,依据随机方式完成组别的划分,对照组男性总数计为16例,女性总数计为14例,年龄61岁~82岁,均值(71.34±6.31)岁;观察组男性总数计为17例,女性总数计为13例,年龄62岁~83岁,均值(72.31±6.93)岁。详细比照不同组别患者的基本资料情况未见显著差异性(P>0.05)。纳入标准:(1)计入患者均为骨科收治人员,且接受手术治疗,机体对手术具有较高耐受度;(2)患者无智力、语言能力以及沟通能力等方面的障碍。排除标准:(1)精神系统存在明显障碍;(2)合并重要脏器严重功能障碍者。

1.2方法

对照组:按照常规手术室护理进行干预,护理人员应仔细核对患者身份信息、手术部位及手术内容,术前建立静脉通路,配合麻醉,术中监测患者的心率、血压、呼吸等生命体征,必要时使用安全带,防止坠床。依据医嘱配合医疗团队完成各项护理工作;术后将患者转移至病房或恢复室,持续监测生命体征。

观察组:在前者基础上给予基于量化评估策略的手术室护理,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BMI指数、疾病史、手术类型等因素进行深静脉血栓风险评估,应用Caprini评分做出量化评估,明确个人发生深静脉血栓的风险。

低危;0-2分,机械预防,中危;3-4分,药物预防和(或)药物预防,高危;>5分,药物预防联合物理预防,依据评估结果制定个性化预防方案,遵医嘱给手术患者使用间歇充气加压装置。由此促进下肢血液循环,减少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术前给予肝素或华法林等药物进行抗凝治疗,术后告知患者尽早进行活动和康复训练。

1.3观察指标

并发症发生情况:关注两组患者术后有无出血、深静脉血栓、低体温情况的发生。

1.4统计学处理分析

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 22.0对本研究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表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出血、深静脉血栓以及低体温的发生次数更低(P<0.05)。

3讨论

深静脉血栓与血液高凝状态、血流速度缓慢、血管壁异常有着密切关系,对于骨科患者而言,存在手术创伤、术后卧床休息时间长、长期使用肢体固定装置等情况,在上述因素影响下可增加深静脉血栓的发生风险[2]。发生深静脉血栓后,血栓可出现脱落,在血液循环作用下到达肺部,引发肺栓塞,危及个人性命安全,且该并发症还可导致下肢肿胀、局部疼痛,不利于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3]。由于并发症具有较高危害性,临床应采取有效护理措施进行应对。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后观察组出血、深静脉血栓以及低体温的发生次数更低(P<0.05)。由此可以看到基于量化评估策略的手术室护理能够显著降低深静脉血栓的发生风险,该护理模式通过科学的评估工具客观评估患者的患病风险,在有效识别高危患者的基础上,采取个体化预防措施,如保护静脉血管,避免血液浓缩,正确使用止血带,正确使用约束带,预防低体温,观察病情及下肢情况,苏醒室肢体早活动等,且该方式可不断更新评估数据,跟踪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情况,持续改进预防措施,量化评估能够及时发现患者的变化情况[4]。

综上所述,骨科手术患者预防深静脉血栓时可展开基于量化评估策略的手术室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参考文献

[1]黄娅琴,陈瑜,何美英,等.基于Caprini评估表的分级护理干预对膝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风险的影响[J].基层医学论坛,2023,27(18);80-82.

[2]余丽娟,袁丽,刘春花,等.基于Caprini风险评估模型的护理干预对骨科大手术静脉血栓栓塞症的预防效果[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21,37(15);1152-1157.

[3]武杰,李慧,王跃华.基于Caprini危险分级分层护理模式预防老年膝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应用观察[J].临床研究,2023,31(11);162-165.

[4]李荣辉,曹军容,乐慧君.基于Caprini评分的风险管理联合集束化健康教育在乳腺癌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中的应用效果[J].国际护理学杂志,2023,42(17);3145-3148.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