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基于长期建疆背景下高校班团一体化建设对发挥团支部作用的研究
摘要:在历史的长河中,长期建疆政策不仅铸就了边疆的繁荣稳定,也为各民族文化和经济的交融提供了广阔空间。随着时代的发展,高校班团一体化建设这一举措应运而生,它不仅仅是共青团工作方法和内容上的一次革新,更是青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上的一次大胆创新。这种以班级为基础,团总支为核心的共建模式,旨在通过整合资源、优化结构、增强凝聚力,来提高团支部的工作效率和影响力。
关键词:建疆背景;高校;班团一体化;团支部
引言:班团一体化建设是指高校的团支部以班为单位,围绕班的建设,在学生中发挥核心作用,在工作中形成合力,共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长期建疆背景下高校团建面临新的形势,也给高校团建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文章分析了长期建疆背景下高校班团一体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长期建疆背景下加强高校班团一体化建设的对策建议,为推进高校基层团支部工作提供了新思路。
一.高校“班团一体化”建设的作用
在团中央和教育部提出高校“班团一体化”建设时,全国各大高校依据各自学校实际情况,明确指导思想,提出“班团一体化”建设方案,初步形成了“班团一体化”建设的管理和工作制度,在这个过程中加强了班级团支部的建设,提升了班级班委会和团支部之间的协作能力。
二.高校“班团一体化”建设目前存在的问题
2.1实践活动缺乏活力与创新
开展各类班团建设活动主要是为了提升班级凝聚力、加强学生责任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但在实际的活动开展过程中,很多活动内容和形式过于古板和形式化,缺乏创新性,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团支部的活力,使得一些“班团一体化”建设工作无法到达预期效果,失去了开展活动的意义。例如,在学风建设班会活动中,多数时间都在利用多媒体说教式地、系统性地规范学习,虽然学生的参与度很高,但是内容太过枯燥、缺乏互动,失去了学习的意义。
2.2班团协作合力不强
班级团支部和团学组织在工作目标、内容和形式上的差异,造成了二者之间的沟通障碍和协作困难。尽管两者都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能力和素质,但由于目标定位和工作重点不同,使得他们很难形成合力。例如,班级可能更侧重于学术成绩和学科竞赛,而团学组织则可能更加注重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这种差异化的工作目标和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班团一体化的整体效应。
2.3班团干部自身能力不足
在处理班级日常事务上,部分干部没有拿出自己身为班团部应有的责任心,没有拿出为班级同学服务的热诚之心;还有部分班团干部在最初竞选的时候就没有想着为班级、为同学服务,而是想着自己当上班团干部对自己有什么好处,没有身为班团干部应有的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为同学服务的精神。另外,有的学生干部有一些经验和能力能够处理好班级事务,但是有一些班团干部是第一次,缺乏相应管理班级、组织同学、处理学生事务的能力和经验。
三.高校“班团一体化”建设的对策
3.1加快活动改革步伐,下移工作重心
根据《共青团中央改革方案》,当前团组织工作重心要向基层团支部下移,增强基层组织创新,增强共青团工作的吸引力。在“班团一体化”建设中,可以主动尝试新的实践活动内容、开拓新的实践活动方向。比如,团支委组织学生开展主题团日活动、主题座谈会、团内评优、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科技创新等各种积极向上、具有教育引导意义的实践活动;班委会组织开展主题班会、班级学风建设、日常管理、文化科技体育等实践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各个环节,不断打磨细化活动的各个环节,一方面探索如何高效的开展活动,另一方面关注时事政治,紧密联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团支部和班委会在推进“班团一体化”建设时,应以学生的需求为中心,想学生之所想,广泛听取学生的意见与建议,倡导学生参与到活动设计中,扭转出现被动参与活动的情况。遇到重大问题时做好分工,履行好各自的职责,在班级中同学和团支部、班委会之间要互相支持、互相监督。
3.2整合资源,加强班团协作
班团一体化建设需要建立“1+1+N”的工作模式,以学生为核心,将专业学习、志愿服务等多个方面的力量整合在一起,共同为班级服务。第一个“1”是指团支部。团支部积极参与团委组织的各项活动,团支部书记要全面负责本班团支部的工作,在生活和学习上关心本班团支部成员。同时,也要起到桥梁作用,与其他班干配合协作。第二个“1”是指班级。制定班级管理制度,各班委做好自己本职工作。班委会和团支部紧密配合,联合组织各项活动。“N”是指多个学生社团相互协作共同服务于班级建设。学生社团在学习之余积极开展活动,与各个班团相互合作,既可以提高班级凝聚力,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3加强团支部和班委会学生干部队伍建设
在选拔班级班团干部时,要设置明确的规章制度,完善学生干部管理机制,合理合规的选拔班级班团干部,期间应优先考虑选拔责任心强、成绩优异、思想政治意识高的学生,他们能够带动班级同学共同建设好班级,能够为“班团一体化”建设奠定良好的基础。在选拔好班级班委会和团支部学生干部的同时要加强对班团干部的规范化管理,制定相应的班团干部工作守则,班团干部明确自身工作内容时更要明确自身的职责,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尺度。在“班团一体化”建设的过程中,指导班团干部加强组织班级活动,只有在具体的工作中班团干部才能得到应有的锻炼,才能快速提升工作能力和管理能力。
四.结束语
在长期建疆的背景下,新疆高校共青团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新时代赋予高校共青团新使命,共青团要勇于担当起新使命,为建设新疆贡献青春和力量。长期建疆背景下高校班团一体化建设是新时代对高校团建提出的新要求,是落实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推进新疆经济社会发展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在长期建疆背景下高校班团一体化建设对发挥团支部作用提出了新要求,各高校要加强领导、完善机制,积极探索有效的途径和方法,在实践中不断创新。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努力开创共青团工作的新局面,以适应社会发展需要,为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郑玲.高校共青团改革背景下“班团一体化”运行机制的构建[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20,12(02):113-117.DOI:10.13582/j.cnki.1674-5884.2020.02.018.
[2]孙金香,高静,潘伟国.改革攻坚背景下高校班团一体化运行机制研究[J].改革与开放,2018,No.484(07):154-156.DOI:10.16653/j.cnki.32-1034/f.2018.007.068.
[3]孙自勉. 我国高校“班团一体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长春工业大学,2022.DOI:10.27805/d.cnki.gccgy.2022.000474.
[4]秦涛,康玮.新形势下高校共青团班团一体化建设研究[J].高校共青团研究,2018(02):39-43.
[5]李金地.高校班团一体化运行模式探究[J].高校共青团研究,2018(04):43-48.
[6]黄媛媛.新形势下高校班团一体化协同工作机制建设研究[J].湖南邮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15(3):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