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全站仪与GPS 在工程控制测量中的对比研究及应用

许非
  
电子企业
2024年58期
宿州学院 234000

摘要: 本文深入探讨了全站仪与 GPS 在工程控制测量中的应用,详细分析了两者的工作原理、特点、精度影响因素以及在不同工程场景下的适用性。通过对比研究,明确了它们各自的优势与不足,为工程实践中测量方案的选择提供科学依据,旨在提高工程控制测量的效率和质量,推动测绘技术在工程领域的更优化发展。

关键词:全站仪;GPS;工程控制测量;精度分析

一、引言

在现代工程建设中,精确的控制测量是确保工程质量和顺利施工的关键。全站仪和GPS 作为两种重要的测量仪器,在工程控制测量领域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对这两种技术的应用和研究也日益深入,了解它们的特性及相互关系,对于合理选择测量方法、优化工程测量流程具有重要意义。

二、全站仪在工程控制测量中的应用

(一)工作原理

全站仪是一种集测距、测角为一体的高精度测量仪器。它通过发射和接收激光束来测量距离,同时利用内置的角度测量系统测定水平角和竖直角。在工程控制测量中,首先需要在测区布设一系列控制点,然后通过全站仪在这些控制点之间进行角度和距离观测,从而确定各控制点的精确位置。

(二)特点

1. 高精度:测距精度可达到毫米级别,角度测量精度也较高,能够满足大多数工程控制测量的精度要求。

2. 灵活性:可以在较近距离内灵活地测量各种角度和距离,适用于不同形状和分布的控制点布置。

3. 受环境影响相对较小:相较于其他测量方法,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如天气状况较好、通视良好等),其测量精度较为稳定。

(三)精度影响因素

1. 仪器误差:包括测距频率偏移、视准轴误差、横轴误差等,这些误差会影响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2. 人为误差: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观测方法、读数准确性等都会对测量结果产生一定的影响。

3. 外界环境因素:如温度、气压、光照等环境条件的变化,会对全站仪的测量精度产生影响。特别是在高温或低温环境下,仪器的性能可能会发生变化,导致测量误差增大。此外,大气折光也会使光线传播路径发生弯曲,从而影响距离测量的准确性。

(四)应用场景

全站仪广泛应用于各类建筑工程、市政工程、桥梁隧道工程等的控制测量中。例如,在建筑物的基础施工阶段,需要精确测定建筑物的轴线和基础边线的位置,全站仪可以发挥其高精度、灵活性的优势,满足这一测量需求。在小型工程或局部区域的控制测量中,全站仪也是一种常用的测量工具。

三、GPS 在工程控制测量中的应用

(一)工作原理

GPS 是基于卫星三角测量原理,至少需要同时接收 4 颗卫星的信号,才能解算出地面点的三维坐标(经度、纬度和高程)。在工程控制测量中,通常需要在测区建立若干个GPS 控制点,通过长时间观测卫星信号,获取这些控制点的精确坐标。

(二)特点

1. 全天候作业:不受天气、时间等因素的影响,能够在各种复杂的气候条件下和任何时间进行测量工作,大大提高了测量的灵活性和效率。

2. 远距离测量:可以实现长距离的精确定位,不受两点间通视条件的限制,特别适用于大面积、远距离的控制测量,如大型水利工程、铁路、公路等线性工程的控制网建立。

3. 三维定位:能够直接获取地面点的三维坐标,无需进行复杂的高程转换和投影计算,减少了测量工作量和误差积累。

(三)精度影响因素

1. 卫星信号因素:卫星在运行过程中受到多种摄动力的作用,其轨道并非完全按照理想状态运行,从而导致轨道误差。卫星钟也存在误差,尽管卫星上的原子钟精度很高,但仍会有微小的时间偏差。

2. 信号传播误差:主要包括电离层延迟、对流层延迟、多路径效应等。电离层和对流层中的气体分子会对卫星信号产生折射和散射,使信号传播速度发生变化,导致传播时间延迟。3. 接收设备误差:接收机的硬件性能、天线特性等也会对GPS 测量精度产生影响。

四、全站仪与GPS 在工程控制测量中的对比分析

(一)精度方面

平面精度:在短距离范围内(一般不超过几百米),全站仪的平面精度通常较高,可以达到 左右(其中 ppm 为百万分之一)。而 GPS 在短距离内的平面精度相对较低,一般在 1ppm) 左右。但随着距离的增加,GPS 的精度优势逐渐显现出来,能够保持较高的相对精度。

高程精度:全站仪的高程测量是基于三角高程测量原理,通过测量竖直角和斜距来计算高差,其高程精度受距离影响较大,在较短距离内(如几十米到几百米)精度较高,但在长距离情况下误差会显著增加。GPS 的高程精度相对较弱,普通 GPS 接收机的高程精度一般在 左右,但通过采用精密的GPS 测量方法和后期数据处理技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高程精度。

(二)作业效率方面

控制点布设:全站仪需要在现场逐点进行观测和测量,控制点的布设和测量过程相对较为繁琐。GPS 控制点的布设相对灵活,可以选择在建筑物屋顶、山坡等便于接收卫星信号的地方布设控制点,大大提高了控制点布设的效率。

测量时间:全站仪在每个控制点的观测时间相对较短,一般在几分钟到十几分钟之间。GPS 测量则需要较长的观测时间来保证测量精度,静态 GPS 测量通常需要持续观测几十分钟甚至数小时,这对于一些对时间要求较高的工程可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三)成本方面

仪器设备:全站仪的价格相对较为便宜,一般从几千元到几万元不等,不同品牌和型号的全站仪价格差异较大。GPS 接收机的价格相对较高,特别是高精度的双频GPS 接收机,价格可能在数万元甚至更高。此外,还需要配备相应的软件和配件,增加了成本投入。

后期维护:全站仪的维护成本相对较低,主要包括定期校准和维修费用。GPS 接收机需要定期进行固件升级、电池更换等维护工作,同时还需要考虑数据传输和存储的成本。在使用成本方面,全站仪的电费消耗较低,而GPS 接收机由于需要长时间的开机观测,电费成本相对较高。

五、全站仪与GPS 在工程控制测量中的联合应用

在实际的工程控制测量中,全站仪和GPS 各有优缺点,将两者联合使用可以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提高测量的精度和效率。例如,在大型工程的控制测量中,可以利用GPS 建立大范围的控制网框架,确定主要控制点的大致位置,然后再使用全站仪对这些控制点进行加密和精细测量,以满足工程施工的高精度要求。在一些城市建成区的改造项目中,由于建筑物密集、通视条件差,可以先使用 GPS 确定控制点的初步位置,再利用全站仪通过狭缝、窗户等进行精确测量和放样。

六、结论

全站仪和 GPS 在工程控制测量中都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全站仪以其高精度、灵活性等特点,在短距离、高精度的测量中表现出色;GPS 则凭借其全天候、远距离、三维定位等优势,在大范围、高效率的测量中占据主导地位。在实际工程中,应根据具体的工程特点、测量要求、环境条件等因素,合理选择测量仪器和方法,充分发挥全站仪和 GPS 的优势,必要时可以将两者联合使用,以实现最佳的测量效果和经济效益。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全站仪和GPS 技术也将不断创新和完善,其在工程控制测量中的应用前景将更加广阔。

参考文献

[1] 王磊 .GPS 与全站仪联合测量在高速公路勘测中的应用 [J]. 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21,23(05):18-21.

[2] 康荔 , 王军 .GPS、全站仪、RTK 技术在数字测图中的联合应用 [J]. 陕西煤炭 ,2012,31(01):86-88.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