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通信工程监理中的质量管控要点与措施分析

王奇
  
电子企业
2024年69期
身份证号 340721199505045116 江苏 南京 210000

摘要:本文集中讨论了通信工程监理领域的质量管控要点、当前面临的挑战以及相应的改进措施。通过细致分析质量管控的各个阶段,本文力求为提高通信工程的整体质量、确保通信网络的可靠性提供一套全面且具备实际操作价值的理论框架。此举旨在支持通信行业在追求高质量建设的过程中达成高效进步的目标。

关键词:通信工程;监理;质量管控要点;管控措施

1 通信工程监理中的质量管控要点

通信工程项目监理质量控制程序(如图 1)通过清晰的节点和连线,详细描绘了每个阶段的监控要点、检验批验收、分部分项工程验收等关键步骤,确保施工全过程质量可追溯、可控制,为工程顺利竣工验收提供有力保障。以下对各阶段质量管控要点进行详细分析:

图 1 项目监理质量控制程序流程图

1.1 施工前的质量管控要点

此阶段首先需要对通信工程的设计文件进行全面审查,确保其完整性、精确度和合规性,检查设计方案是否遵循国家和行业的标准规范,并确认其能否满足通信网络的功能需求。接下来是对施工单位提交的施工组织设计进行评估,考察其施工计划的合理性、实施可能性和安全性,该设计应包括施工步骤安排、进度规划、质量保障措施以及安全文明施工策略等内容。同时,严格审核参与项目的人员资质,涵盖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及施工队伍,确保所有成员都持有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并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此外,还需建立严格的材料与设备进场检验机制,对关键材料和设备执行见证取样检测,确保其符合项目要求。

1.2 施工过程的质量管控要点

在这个阶段,重点在于工序质量的严格把控以及对关键部位和隐蔽工程的严密监控。根据通信工程的施工工艺流程,对每一个工序实施细致的质量检验与管理。必须严格执行工序交接的规定,在每项工序完成后,施工单位首先进行自我检查,并向监理单位报告以便验收。随后,由监理工程师主导验收工作,确认无误后填写详细的工序交接记录,清晰界定交接双方的责任与义务,确保前一道工序中的质量问题不会延续到下一道工序中,从而实现对施工过程质量的有效追踪和控制。而识别通信工程施工中的关键点和隐蔽工程部分,就需加强对这些区域的质量监督力度。对于关键环节和隐蔽工程的施工,监理人员应全程在场监督,确保所有操作均符合既定规范要求,保障工程质量。

1.3 施工后的质量管控要点

此阶段主要涉及竣工预验收和竣工验收的协作。通信工程项目完成后,首先由施工单位自行开展检查与验收工作,确保工程达到预期标准。自检合格后,施工单位需向监理单位提交竣工预验收申请报告。收到申请后,监理单位会组织相关领域的专业监理工程师组成预验收小组,对整个项目实施全面细致的预验收审查。随后,在预验收合格的基础上,协助建设单位筹备并执行通信工程的正式竣工验收。在此过程中,对于竣工验收期间提出的任何问题或建议,需进行跟踪处理并落实整改措施,以确保所有问题得到妥善解决,保证工程质量符合要求。

2 通信工程监理中的质量管控存在的问题

2.1 监理人员专业水平参差不齐

某些通信工程监理人员尽管拥有一定的专业知识,但在面对复杂且快速更新的通信技术和设备时,仍然表现出知识体系陈旧、专业技能欠缺的问题。特别是在新型通信网络(例如 5G 网络)的建设项目中,部分监理人员对 5G 的技术特性、设备规格及网络架构的理解不够透彻,这使得他们在关键施工环节的质量控制上显得力不从心,进而影响了整体工程质量监督的有效性。

此外,有些监理人员由于缺乏足够的现场施工经验,在应对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实际问题时准备不足。在实际工地环境中,他们可能无法迅速识别并纠正因施工方法不当或操作不符合规范而产生的潜在质量隐患。举例来说,在进行通信管道铺设作业时,如果基础处理不当可能导致管道下沉,那些实践经验不足的监理人员或许不能预见这一风险并提供相应的预防策略。

2.2 培训体系不完善

当前,许多通信工程监理企业尚未构建起全面的员工培训机制。培训内容通常侧重于传统的监理理论和标准施工规范,而对新兴技术、创新工艺及新材料的相关培训与知识更新不够及时。这种局限性导致监理人员在面对通信工程技术迅速发展时,难以紧跟最新的质量控制要求和方法,无法满足现代监理工作的需求。

此外,当前培训模式较为单一,主要依赖集中授课的形式,缺乏实践操作训练以及案例分析的教学方法。这就造成了监理人员在实际工作中难以有效地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应用,遇到具体质量问题时,往往不能迅速作出准确判断并采取有效措施。举例来说,在通信设备安装调试的培训过程中,若仅限于理论讲解而不结合实际设备进行实操演示和故障排除练习,监理人员就很难深入理解并掌握设备安装调试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关键点。

2.3 质量管控流程执行不严格

尽管一些监理单位已经制定了详尽的质量控制流程,但在实际操作中这些流程的执行往往打了折扣。例如,在施工前的设计图纸审核阶段,某些监理人员只是草率地查看设计文件,并没有深入细致地检查图纸中的细节问题和潜在的设计缺陷;而在施工期间的工序交接验收过程中,有时为了追赶进度或者图方便,未能严格遵循既定程序和标准进行检验验收,从而导致了一些质量问题未能得到及时发现与修正,为后续工程埋下了隐患。

此外,对于违反质量控制流程的行为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和相应的处罚措施。一旦施工单位或监理人员违背了规定的流程,却没有立即受到制止并接受应有的惩罚,这不仅削弱了质量控制流程的严肃性和权威性,也阻碍了质量控制工作的持续高效推进。

2.4 施工单位对监理工作配合度不高

一些施工单位对监理工作的关键性认识不足,将其视为纯粹的形式主义,对于监理人员提出的合理化建议及质量改进的要求不够重视。例如,在施工期间,当监理人员指出某些施工工艺未达到规范标准时,施工单位可能表面上同意进行整改,但实际上并未真正执行整改措施,或者在执行过程中采取敷衍态度,致使质量问题一再发生。

另外,施工单位与监理单位之间的信息交流存在障碍。施工单位有时未能及时向监理单位报告施工进度、质量状况等重要信息,导致监理单位无法全面准确地了解工程的实际进展;同样地,当监理单位发现问题后,也不能迅速有效地将这些信息传达给施工单位,这造成了双方在质量管理方面的信息延迟和不对称,影响了质量问题的即时解决。

3 通信工程监理中的质量管控优化措施

3.1 加强专业培训与继续教育

监理企业应当构建常态化的专业培训体系,定期安排监理人员参与各类通信工程技术培训课程、学术交流会以及行业规范的学习活动。培训内容不仅应包括传统的通信工程知识,还应特别强调新兴技术(例如5G/6G 技术和物联网技术等)在通信工程项目中的应用原理、设备特性及质量控制要点。比如,可以邀请业内专家详细讲解新型通信设备的安装与调试工艺,并进行实际操作演示,使监理人员能够直接了解并掌握新技术背景下质量控制的核心环节。

同时,鼓励监理人员积极参与继续教育和职业资格认证考试。利用在职学历提升、专业资质培训等多种途径,不断提高监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术素养。对于那些获得了相关专业资格证书或者在学术研究领域做出了显著贡献的监理人员,应给予适当的奖励和晋升机会,以此激励他们持续学习和个人发展的积极性。

3.2 强化实践经验积累与交流

为了提升监理人员的专业能力,应安排他们参与到不同类型的通信工程项目实践中去,尤其是那些具有代表性和挑战性的大型或复杂项目。通过实际操作,他们能够亲身体验多样化的施工工艺和技术难题,积累宝贵的现场质量控制经验。例如,在参与大规模数据中心建设项目的过程中,监理人员可以深入理解数据中心网络架构的独特性、服务器安装的具体要求以及大量电缆铺设的质量管理技巧等。

此外,建立一个内部的经验交流平台也至关重要,定期举办经验分享会或案例分析会议。这将为有经验的监理人员提供机会,向同事们分享他们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从而促进整个监理团队业务水平的共同进步。同时,鼓励监理人员积极参加行业内其他企业或项目的交流活动,学习先进的管理模式和质量控制方法,拓宽个人的职业视野和思维方式。

3.3 严格执行质量管控流程并加强监督检查

监理单位需要细化并分配质量管控流程的各项规定到每个监理岗位和工作环节中,清晰界定各岗位在质量控制方面的职责与权限(如图 2)。编制详尽的工作流程手册及操作指南,确保监理人员在进行质量控制时有明确的操作规范可依。例如,在施工前的图纸审核阶段,明确规定监理人员需依据专业领域对设计图纸进行全面审查,重点检查图纸是否完整、准确、合规,并核实其与现场实际情况的一致性等,同时需记录书面的审核报告和问题清单。

此外,应建立和完善质量控制流程的监督机制。设立专门的质量检查小组或者指定专人负责定期检查以及不定期抽查整个项目中的质量控制流程执行情况。一旦发现质量控制流程执行不到位的情况,应及时发出整改通知书,要求相关责任人限期改正;对于屡次违反规定且拒绝改正的个人或单位,应当采取严厉措施,如发出警告、处以罚款乃至解除合同等,以确保质量控制流程得到严格遵守。这样不仅能保证工程质量,也能维护监理工作的权威性和有效性。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有效提升监理工作的整体水平,保障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上述内容强调了具体化责任分工和加强监督检查机制的重要性,旨在强化质量管控的有效性和执行力。

图 2 严格执行质量管控流程

3.4 提高施工单位对监理工作的认识与配合度

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应在项目初期加强对施工单位的宣传与引导。这可以通过组织项目启动大会、发放宣传材料等形式实现,详细介绍监理工作的目的、其重要性及在整个项目周期中的角色。目的是让施工单位深刻理解监理工作是确保工程质量的关键环节,而非仅仅是形式上的要求。

此外,建立一个有效的沟通协调机制对于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之间的合作至关重要。定期举行双边联席会议或专题研讨会,讨论项目推进过程中的质量、进度、安全等议题,并寻求解决方案。在这些会议上,施工单位应如实报告工程进展状况及遇到的问题,而监理单位则需及时分享质量评估的结果和整改建议,共同探讨应对策略。同时,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如项目管理软件和即时通讯工具,构建便捷的信息共享平台,保证双方可以迅速且准确地交换信息并回应问题。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通信工程监理中的质量管控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工程。通过明确质量管控要点、分析现存问题并采取针对性的优化措施,可以有效提升通信工程建设的质量水平,保障通信网络的安全、稳定和高效运行。在未来的通信工程建设中,各方应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持续改进和完善质量管控体系,以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通信市场需求和技术环境。

参考文献

[1] 牛德龄 . 通信工程项目管控要点分析 [J]. 信息安全与技术 ,2015(04):67-68.

[1] 李宗尚 . 试论通信工程监理工作的策略 [J]. 中国新通信,2018,(21):21-26.

[3]潘锦贵.通信工程监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电子元器件与信息技术,2018,(8):82-89.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