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基于老龄化背景下成都市金堂县社区智慧康养服务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摘要:目的 据目前我国老龄化的现状,通过分析成都市金堂县社区智慧康养服务需求量和落地实行的可能性,探究以大数据和互联网为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的智慧康养平台是否满足康养对象的人性化、个性化、需求化的优质康养服务项目的要求。方法 采取问卷调查法,2023年2-3月发放并收取有效问卷300份,统筹分析金堂县社区留守老人、以及老人子女对社区智慧康养服务需求,以抽样调查为主,实地走访金堂县社区老人对于智慧康养护理的意愿勘察为辅。结果 70.58%留守老人康养问题重视程度比较高,63.49%留守老人认为此服务有利于医疗与康养资源相结合,更好满足不同老年人的需求。其中71.44%留守老人存在慢性疾病且自理能力较差,65.18%子女愿意接受智慧康养服务平台的发展及推广,行业前景较大。结论 智慧康养平台不仅让社区中的老人享受康养服务项目,同时为现代化高效的康养方式提供重要的支持。
关键词:社区;智慧康养;现代信息技术;创新意识
前言 目前我国的养老模式结构为居家养老占市场份额96%,社区养老占3%,机构养老占1%,距离国务院提出的“9073”模式(居家养老占90%,社区养老占7%,机构养老占3%)结构尚有差距。本项目迎合政策,实行“康养结合”,以互联网+康养平台为中心,提供多元化、系统化的康养服务项目,满足其康养对象的需要、提高康养对象的生活品质。“互联网+”发展模式下,可缩短供给和需求相互的时间和成本,为老年人提供价廉质优的服务。
(一)、国内外智慧康养的模式的变化
一般认为,“智慧养老”最早由英国生命信托基金提出,也被称为“全智能老年系统”,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为老年人提供高质量的康养服务。据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7-2020年)的定义,智慧健康是指面向居家老人、社区及养老机构的传感网系统与信息平台,提供低成本的、物联化、互联化、智能化的康养服务。2018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意见》中明确,人工智能正成为医疗行业的热门话题。
(二)、智养系统总体概况和发展方向的趋势
2.1智养系统发展的背景
在“健康中国”成为我国现阶段发展核心理念的背景下,探索培育“医养结合”健康服务新业态、推动“康养+医疗”融合发展成为现阶段康养企业的主流趋势。社区康养的模式探索中提及“康养+文化+产业”的新模式[1],主张从明确文化主体责任、丰富文化载体内容、完善需求反馈机制三方面入手,来构建动态交互、整体联动的康养文化新模式[2]。在医疗服务上,考虑到老年人独特的生理特征,主张“医院一社区一居家”联动的“医康养护”一体化的综合性养老服务体系[3]。这种深度融合“医”与“养”的方式有助于有效调配医疗资源,使医疗信息系统得以全面连接,从而向更大区域内的年龄层的人群提供服务,既可产生经济效益,又可以造福社会。
2.2智养平台系统的现代发展模式
智养平台系统通过社区康养服务项目,贯彻从物质和精神的全面护理,实现生命丰富度的内向性扩展。坚持医疗资源与康养资源相结合,专业的康养医疗团队(社区坐诊的医生、营养师、中医、心理咨询师)以及护工(专业培训的志愿者护工),提高资源利用率。“康”包括医疗康复保健服务,具体有医疗、健康咨询、疾病诊治和护理等服务。“养”包括生活照护、精神和心理、文化活动等服务。将养老机构和医院的功能相结合,把生活照料和康复关怀融为一体的新型康养服务模式。
(三)、预期智养平台系统在金堂县试点运用的效果
3.1金堂县发展智养平系统的社会背景
金堂县位于成都市边缘以东,据人口调查,金堂县60岁以上人口占比22.24%,老龄化程度比较明显。独居老人数量多且公共设施服务薄弱,康养服务需求高,是贯彻金堂县探索的民生课题。近年来,金堂县在广兴、土桥等乡镇率先开展“互助养老服务试点”计划。鉴于当前的基础建设及生态环境状况,推进“互联网+”社区康养服务的网络服务平台项目,具有巨大潜力[4]。为模拟金堂县的智养系统的运用,提供强有力的政策性、社会性的支持,推动金堂县康养产业的发展,完善康养产业链,优化康养产业结构。
3.2金堂县的智养系统预期试用模式
本项目以金堂县为试点,展开对康养预期成果形式的研究。从中高端品质的综合康养社区模式切入点,打造集全景医疗、智慧社区、精细养护、乐享生活为一体的康养结合综合体项目。
“金堂县康养服务数字化转型”的研究,坚持实践出真知。智养平台有两大服务系统:康养服务系统和生活服务系统,中西医相结合的疗养机制和生活学习项目。例如,收集老人信息,依据不同程度需求来发放智能手环。三种颜色的智能手环:①生活自理且独立生活的康复型患者,佩戴绿色;②日常生活需要他人协助的辅助型康复患者,佩戴黄色;③完全无法自理的护理型康复患者,佩戴红色。智能手环可对康养对象进行不同种类服务的分类,实时监控基本信息、身体健康程度、量身定做的服务项目。
康养服务需求增强、康养专业人员稀缺等社会问题严重,响应号召,针对金堂县现存问题,依托大数据云平台在金堂县三星镇敬老院构建医养康养服务体系,以金堂县为社区单位三星镇敬老院为一个试点对象,通过整合金堂县内闲置且具有康养服务意愿的人力资源(培训金堂县内上岗志愿者),合格者纳入康养护理平台,提高康养服务的质量和人文关怀。
3.3金堂县智养系统康养结合的特色
为满足其康养对象的需要、提高康养对象的生活品质是本次研究康养项目发展的责任和服务理念;有效满足康养对象不断增长的对更优质服务的要求和愿望,缓和康养产业供给矛盾,解决社会康养问题;同时推进康养事业和康养产业协同发展,在深度老龄化社会到来之前掌握主动、增强底气、为建设文明和谐社会作出积极贡献。
基本思路:老年康养将健康和康养相结合,以“康”为目的、“养”为手段,营造康养社会环境。智慧社区康养,为核心,以社区为平台,通过智能手环、上门服务APP提供科学的、有益的相关服务项目,及时了解到老年人的健康情况,对其进行健康评估以及护理为老年人提供必要的帮助。智能手环、上门服务APP等数字化工具在控制感染、家庭诊断和筛查、信息授权、公共卫生监督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促进作用。
3.4金堂县智养系统量身定做的服务套餐
据服务对象的需求,探索福利化、社会化和市场化的服务模式,并尝试无偿、低偿和有偿的服务方法,以便让广大服务对象享受到更为实惠、便利和快速的服务。平台聘请专业人士为其提供医疗服务,康养与医疗相结合,实行就近治疗,做到健康养老。通过“医养结合”型的康养新模式,有效解决了老人的康养及就医问题,不仅让老人“老有所依”,更让老人们“老有所医”。
(四)、智养系统的模拟实践应用
该平台坚持供给需求协同推进,培育金堂县康养市场,丰富金堂县康养服务产品,促进老年群体消费,实现供需两端有效街接。加快金堂县医养结合发展,统筹医疗卫生与康养服务资源布局,支持机构融合型、社区嵌入型、居家监护型等多种方式发展,满足金堂县老人在康养过程中的医疗保健、康复护理需求。
加强金堂县康养服务信息平台建设,促进资源互联互通,为社区服务对象提供个性化定制服务。项目app推进康养服务数字化转型,逐步消除金堂县老年人数字鸿沟,让老年人享受智能化发展的成果,这是新时期康养服务体系创新的重要目标和重点路径。
(五)、结语
总的来说,发展健康养数据管理与服务系统。运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手段,推进金堂县智慧健康康养应用系统集成,对接金堂各级医疗机构及康养服务资源,建立老年健康动态监测机制,整合信息资源,为老年人提供智慧健康服务。
参考文献:
[1]张贝文化康养,乡村振兴新思考[J].戏剧之家,2020,(6):227
[2]徐天琦.文化振兴视角下农村老人康养发展与思考[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13):213-214.
[3]杜鹏,王雪辉.“医养结合”与健康养老服务体系建设[J].兰州学刊,2016,(11):170-176.
[4]吴浩,刘新颖,张世红,李景,王韬,陈云权.“互联网+社区卫生健康管理服务”标准化建设指南(二期)[J].中国全科医学,2018,(16)
项目编号:202314262034
项目名称:“享福智养,乐于古稀”—构建康养丰富度
项目类型:西南交通大学希望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
指导老师:陈亭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