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临床护理研究进展

闻艳茹
  
医学前沿
2023年19期
山东省戴庄医院 山东济宁 272000

摘要:本文旨在探讨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临床护理研究进展。我们关注了双相情感障碍的定义、病因及临床表现,以建立对该疾病的整体认知。从临床护理角度,我们探讨了目前常用的药物治疗、心理干预和康复措施。我们提出了未来研究的方向,旨在进一步深化对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个体化护理理念,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者的康复与生活质量。

关键词:双相情感;情感障碍患者;临床护理

Abstract: This article aims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nursing research progress of patients with bipolar disorder. We focused on the definition, etiology, and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of bipolar disorder to establish a holistic understanding of the disease. From a clinical nursing perspective, we have explored commonly used medication therapy,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and rehabilitation measures. We propose future research directions aimed at further deepening the individualized nursing concept for patients with bipolar disorder, improving treatment effectiveness, and promoting patient recovery and quality of life.

前言:双相情感障碍作为一种严重的精神障碍,对患者的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同时也给临床护理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对双相情感障碍的全面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制定个体化的护理方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一、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特征与分类

(一)情感波动的范围

正常情况下,人们在情感上经历一定的波动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但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情感波动却超出了正常范围。他们可能会经历到情绪的极端高涨,在这个阶段,患者可能表现出异常的兴奋、冲动、过度活跃、言语冗余等症状[1]。这种高涨的情绪可能使患者做出一些冲动的决定,甚至可能危及到自己的安全。而在双相情感障碍的另一极端是抑郁,患者可能会陷入深度的抑郁状态,失去对生活的兴趣,感到沮丧、无望,甚至有自杀的念头[2]。这种情绪低谷的状态对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不仅身体健康受损,也会影响到社交关系和工作学习。

(二)分类与诊断标准

双相I型障碍是一种严重的情感障碍,其特征是患者经历过至少一次的完全发作。完全发作包括一个或多个周期的抑郁和一个或多个周期的躁狂。在躁狂期间,患者可能会感到异常兴奋、冲动、过度活跃,甚至失去对危险的正常判断。双相II型障碍的主要特征是患者经历过至少一次的躁狂期和至少一次的抑郁期,但抑郁期的表现相对较轻[1]。混合状态是指患者同时经历躁狂和抑郁症状,这使得情感体验更加混乱和困扰。患者可能在同一时间感到兴奋和沮丧,增加了对这种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的复杂性。

二、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临床护理

(一)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主要通过调节神经递质的水平来达到稳定情绪的目的。在躁狂期,通常采用抗精神病药物,如锂盐、抗抑郁药物等,以减轻患者的兴奋和冲动。而在抑郁期,则需要选用抗抑郁药物,以提升患者的情绪状态。

药物的选择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治疗。在进行药物治疗前,必须全面评估患者的病史、症状以及身体状况。在使用抗精神病药物时,需要监测患者的肝肾功能,以确保药物的安全性。而在使用锂盐时,则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血锂水平,避免出现中毒反应[2]。通常需要逐渐调整剂量,以达到最佳的疗效。在患者症状稳定后,应继续维持治疗,防止病情复发。在用药期间,还需要教育患者及其家属,使其了解药物的作用、副作用以及注意事项,提高患者的用药依从性。

(二)心理治疗

对于双相情感障碍患者而言,心理治疗不仅仅是缓解症状的手段,更是帮助其建立积极心态、调适情绪波动的重要途径。认知行为疗法是一种通过改变患者负面思维和行为模式来缓解症状的心理治疗方法。在双相情感障碍患者中,帮助患者识别和改变负面的认知,以及培养积极的行为习惯,有助于降低情绪波动的频率和强度[1]。心理动力疗法注重深层次的心理过程,帮助患者探索潜在的心理冲突和过去经历,助于理解情感波动背后的根本原因,促使患者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压力和挑战[2]。描述性心理治疗强调患者对自己经历的描述和解释,促使患者更全面地认识自己的感受和情绪,这种治疗方法有助于提高情绪的自我认知,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情感波动。

(三)社会支持

通过与社会群体的互动,患者能够更清晰地认识到自己的情感波动,并学会有效地管理自己的情绪。家庭成员和朋友的支持可以促使患者建立规律的生活习惯,包括良好的作息、饮食和运动,这些对于控制情感波动至关重要。护人员还应当引导患者参与相关的社会支持群体[3]。这些群体不仅为患者提供了情感上的支持,还为他们提供了交流和学习的机会,患者能够更好地理解自己的病情,学会有效的应对策略,并在同病相怜的他人中找到共鸣,减轻心理负担。

三、双相感情障碍患者的临床护理研究进展

新一代抗抑郁药物、抗精神病药物等的不断涌现,使得患者在药物治疗中能够更好地控制症状,减轻疾病的影响。此外,一些定向药物的研发也使得治疗更加个体化,更加符合患者的具体情况[2]。心理治疗在双相情感障碍的综合治疗中也占据着重要地位。认知行为疗法、揭示性治疗等心理治疗方法在临床实践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患者的症状。同时,虚拟现实技术的引入为心理治疗提供了新的手段,使得治疗更具趣味性和针对性。通过对患者基因的精准分析,个性化治疗方案的制定成为可能[3]。这种治疗方法的前景十分广阔,虽然仍处于实验阶段,但其潜在的治疗效果给予了人们更多的期望。

总结:通过对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临床护理研究进展进行总结,随着研究的深入,对于药物治疗、心理干预和社会支持的综合应用将成为未来护理的重要方向。为了更好地帮助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实现康复,临床护理需要在不断的实践中不断优化,以适应患者多样化的临床特征。

参考文献:

[1]刘娴.实施心理护理对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分析[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21,38(05):559-560.

[2]吴巍.心理护理干预对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J].中国医药指南,2021,19(14):187-188+191.

[3]陈佳艺,蒙永彩,李媛.双相情感障碍患者临床护理路径干预的有效性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21,18(66):289.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