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百年视阈下山东红色基因的科学内涵

郑小凤 王安忠
  
教育实践
2022年35期
扬州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高度重视红色基因的传承与发扬,山东红色基因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红色基因宝库中极具突出地域特色的构成部分,其延续与传承也备受重视。山东红色基因是蕴涵着山东地域特色的文化基因,有其特定的科学内涵。山东红色基因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基本内涵:坚韧执着、不惧生死的理想信念,人民至上、无私奉献的价值追求,开拓奋进、大局为先的思想观念,军民一家、团结互助的人文精神。

关键词:百年视阈;山东红色基因;科学内涵

红色基因是确保党的事业薪火相传的生命密码,也是促进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精神力量。习近平强调:“要把红色资源运用好,要把红色基因传承好,培养一茬茬、一代代合格的红军传人。”山东红色基因代代相传、内涵丰富,它不仅涵盖了中国共产党人红色基因中的整体精神气质,还葆有一些富含鲜明地域特色的价值理念,能够迸发出强大的精神力量,无论在当下还是在未来都具有重要价值,激活山东红色基因是当下山东凝聚前行磅礴力量的题中应有之义。

一、坚韧执着、不惧生死的理想信念

习近平指出:“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理想信念坚定,骨头就硬,没有理想信念,或者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回顾山东革命历史,中国共产党正是在理想信念的指引和激励下,才能始终带领山东人民,一路不畏艰险、勇往直前,收获丰硕成果。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党领导山东人民组织发动了多次工人罢工,鲜明地体现了革命者的自我牺牲精神和彻底革命勇气,王尽美和邓恩铭是其中的典型代表。王尽美因革命事业而劳累过度,积劳成疾,英年早逝。邓恩铭面对严刑拷打,坚贞不屈,英勇牺牲。王尽美和邓恩铭为了革命事业呕心沥血,以无私的精神和切实的行动生动地诠释了“革命理想大于天”的坚定信念。自建党始,一代代共产党人就在山东大地上披荆斩棘、英勇奋战,始终做理想信念的坚定捍卫者和勇敢追求者,他们历经沧桑而初心不改、饱经风霜而本色依旧,始终以坚定的理想信念指引实际行动,他们面对艰难的处境、坎坷的经历和死亡的威胁,凭借着坚定的理想信念做到了“枪林弹雨勇向前”。

二、人民至上、无私奉献的价值追求

毛泽东曾提及:“共产党员是一种特别的人,他们完全不谋私利,而只为民族和人民求福利。”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人民群众作为自身的力量源泉,不为自己谋私利,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考虑,以实际行动对“人民至上、无私奉献”作出生动的诠释。譬如,山东多地发现了数名“活着的烈士”,尽管他们的名字已在历史纪念碑上铭刻了数十年,但是他们从未向开口向党组织提半点要求,从未伸手向国家要一分赏赐,他们自食其力,始终散发着自身的光和热,如“不图私利图奉献,甘将余热献家乡”的阎维深,“拖着残废的肢体帮助村民脱贫致富”的杨振刚等等,他们以中国共产党人的无私奉献精神作为生活的支撑,并将老一辈的无私奉献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谱写了“人民至上、无私奉献”的辉煌乐章。历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将山东人民的冷暖系在心上,努力做到根植人民、服务人民、造福人民,甘愿为了人民而奉献终身,党的人民情怀和奉献精神深深地融入山东红色基因之中,凝聚成为山东红色基因的内核灵魂和价值指向。

三、开拓奋进、大局为先的思想观念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舍小家为大家”的优良传统,主张“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山东历来也具有大局为先的家国情怀。中国共产党始终带领山东儿女从党和国家工作的全局出发进行活动,将地方利益置于全国利益之下,牢固树立全国“一盘棋”的思想,这在解放战争中表现得尤为突出。解放战争时期,山东人民为了支援战争积极响应参军号召,主动将亲人送上前线,掀起轰轰烈烈的群众性参军热潮,出现了数不胜数的“参军状元村”“参军模范村”和“参军模范家庭”,并且山东人民还积极进行了修复道路、运送物资、缝制军服等战勤工作,为解放战争的最终胜利保驾护航,以“倾囊式”的真情付出展现了山东人心中为国纾难的责无旁贷。山东人民时刻胸怀全局,从全国人民的利益出发,服从于整个革命形势的需要,他们以“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英勇举动,生动诠释了浓厚的大局意识和强烈的责任担当,以实际行动谱写了可歌可泣的“舍小家为大家”的壮丽篇章。

四、军民一家、团结互助的人文精神

军民一家、团结互助的人文精神是山东军民在革命战争中攻坚克难的法宝。“军民鱼水一家”,军民关系似鱼水之情,军队以牺牲自己的生命为代价来保护山东人民,山东人民用小米和担架、甘甜的乳汁、鲜血和生命来支援军队。在胶东马石山惨案中,“马石山十勇士”为了带领群众安全转移,而放弃单独突围的机会,最终全部壮烈牺牲,他们以“豁上命也要把乡亲们带出去”的悲壮话语道出了人民子弟兵对于山东人民的热爱和守护。山东广大群众也不惧艰难,不惜以身家性命同人民子弟兵一起打游击、反扫荡,对人民子弟兵进行积极地掩护和抢救,这样的动人事迹可谓是不计其数,用自己的乳汁抢救八路军重伤员的“红嫂”明德英,主动挑起村里拥军支前重担的“沂蒙六姐妹”等等,他们以“全力拥军”的鲜明态度表达了山东人民对于人民子弟兵的支持与厚爱。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进程中,军民一家、团结互助的人文精神始终贯穿始终,军民心心相印,形成了拥军爱民、军民一家、情深似海、生死与共的优良传统。

五、结语

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百年征程中,山东大地上淬炼形成了弥足珍贵的宝贵精神财富和丰富深刻的厚重文化积淀,既彰显着革命先辈的优良红色传统,也展现着新时代蓬勃旺盛的生机活力,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薪火相传、永放异彩。山东红色基因贯穿于中国共产党在山东大地的一切思想理论和实践探索之中,幻化成为山东人民的信仰种子,凝聚成为山东人民的精神寄托,积淀成为山东人民奋勇前进的精神力量。要完整清晰地认识山东红色基因的科学内涵,准确把握其深刻意蕴,积极传承和发扬山东红色基因,筑牢精神高地,努力绘就建设幸福美好新山东的时代画卷。

参考文献:

[1]孙敏坚,颜石敦.共产党人和老百姓共用一条被子的感情,永远不能变[N].湖南日报,2020-09-19(06).

[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80-81.

[3]毛泽东文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47.

基金项目:

百年视阈下山东红色基因的历史内涵与传承逻辑研究(21CDSJ03)。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