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高中思政课“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教学案例

有梦晗
  
教育实践
2022年35期
江苏师范大学

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要:目前高中生责任认知不足、情感淡漠、意志缺乏等问题,结合高中思想政治学科的学科属性,设计、开展思政学科与社会责任感教育问题有机结合的教学活动,在形成、认同责任认知、意识和意志,并实施正确的责任行为,同时,发展学生的公共参与学科核心素养,为新时代培育有责任有担当的青年。

关键词:价值判断;价值选择;社会责任感;高中思政课;案例研究

一、案例背景分析

高中思政课作为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担负道德教育的重要任务。《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第七页对具有公共参与素养的学生的要求是“具备善于对话协商、沟通合作、表达诉求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勇于担当社会责任”。在当前疫情大流行的情况下,开展以疫情为情境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教学案例,在讲授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判断标准,同时,渗透社会责任感教育。在面对疫情时,学生能够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不仅积极配合防疫政策,也能够成为遵守疫情政策的捍卫者。

二、教学目标分析

学生是课堂的主人,为构建有生命力的课堂,发展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设置以下学习目标:

1.通过扮演疫情中“逆行者”与“逃离者”两个角色,展示两种选择,开展自由辩论,学习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含义、关系及客观依据,涵养科学精神。

2.通过探究行程码的几次变化,学习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三个特点,在“你画我猜”小游戏中提升沟通合作能力,培育学生公共参与素养。

3.通过观察疫情中普通人和防疫工作者的一天,体悟疫情当下各司其职的重要性;做到在面对价值冲突时,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进行选择,达成政治认同素养目标。

三、案例过程分析

(一)课前准备

教师在课前布置学习任务,促使学生在课前通过“人民日报”公众号和“学习强国”APP对武汉疫情进行了解,通过观看访谈视频、查阅网络资料、采访身边的“逆行者”以及街头随机采访等形式,认识到新冠肺炎疫情产生的原因以及传播途径、有效预防感染新冠肺炎的感染的方法、“逆行者”和“普通人”在新冠肺炎疫情来临时各自做了什么、以及对待疫情常态化的核酸检测和健康码和行程码的上报的态度,自觉成为社区防疫维护者。

(二)教学方法

1.议题式教学法:以“疫情中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为总议题,设置五个子议题,围绕“疫情”讨论如何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

2.问题探究教学法:学习活动中,教师展示学习材料并设置系列问题,引导学生探究思考。

(三)设计理念及思路

1.设计理念:坚持正确价值观引导和坚持学生是学习主体的理念

①坚持正确价值观引导:结合本节课内容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价值判断与选择的引导,这不仅有助于学生正确评价历史和现实中的各种价值观念,而且有助于学生的价值观念与时俱进,尊重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当学生面对价值冲突时,考虑并满足最大多数人的利益要求,自觉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进行选择。

②坚持学生是学习主体的理念:本节课设计丰富的学生活动,营造生动活泼的课堂学习氛围,构建有生命力的课堂,这不仅能够让学生在课堂中充分表现自己,更注重培育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2.设计思路

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分为四个环节:导入-新课讲授-小结升华-拓展空间。教师播放电影预告片段作为导入环节,新课讲授环节围绕“疫情中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展开,下设五个子议题,每个议题均围绕学习任务-学习情境-学习活动-学习评价四个部分展开。其中学习任务在议题名称中体现,例如“逆行”还是“逃离”?—识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定义,其中“识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定义”是学习任务。明确学习任务后,通过组织学生开展学习活动,例如:角色扮演、故事分享等,引出问题情境,进行问题探究,问题探究后设置相应的学习评价任务,用以巩固学习内容。小结升华环节,展示鱼骨图,进行知识的回顾,由学生集体总结并朗读要点。拓展空间环节,结合本节课所学知识,小组合作拟定访谈提纲,达成学科核心素养目标。

(四)教学过程(见下表)

四、教学案例反思及展望

(一)教学案例反思:

1.本节课创新之处:构建有生命力的课堂。

坚持学习任务议题化和学习情境生活化。紧扣学习目标设置一个总议题,分列五个子议题,并设置具有针对性的学习任务,帮助学生搭建学习框架,步步为营;通过疫情事件创设任务情境,以此开展探究活动,层层递进,由表及里,有助于达成学习目标。

坚持学习活动多样化。新课标强调“课程内容活动化”和“活动内容课程化”,故在明确学习任务后开展学习活动,调动学生兴趣,激发学习内驱力,凸显学生主体地位,构建有生命力的课堂。通过学习活动将教师、学生与教材紧密联系,达到良好教学效果。

坚持学习评价主体性。为保证学生的学习效果,根据学习任务开展具有针对性的评价。通过观察、提问与学习评价单检测学习任务完成的过程,以此了解学生的课堂表现,在建构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学科关键能力。运用教师评价、生生互评以及学生自评,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帮助学生圆满完成学习任务。

(二)教学展望

教师引导学生课前查阅疫情的情况,采访疫情来临时“逆行者”的故事,组织学生开展“逆行者”和“逃离者”的角色扮演活动,提供符合高中生最近发展区的资料素材,获取疫情最新的政策安排,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社会责任的教育,让学生愿意承担起社区防疫的社会责任,向亲朋好友传递防疫知识、以及疫情政策安排,现阶段疫情防控的重要性。通过高中生的学习和宣传,让更多人对于防疫这件事重视起来。人们对于常态化的核酸检查、出行佩戴口罩以及查验场所码和健康码,能够保持一个积极的态度,在战胜疫情的心理战上,我们便更胜一筹,相信疫情终将散去。

作者简介:

有梦晗(1996-),女,汉族,江苏句容,研二在读硕士,单位:江苏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学科教学(思政)专业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