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在小学数学课堂中落实“立德树人”

周盛中
  
教育实践
2023年14期
重庆市北碚区复兴小学

【摘    要】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进入新时代,我们党高度重视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教师是育人的工程师,课堂是育人的主要阵地,小学教育是人生教育的重要基础。本文试探索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落实“立德树人”。

【关键词】 小学数学;立德树人;学科育人

习近平总书记5月2日在与北京大学师生座谈时指出:“要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真正做到以文化人、以德育人,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做到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万丈高楼平地起,小学每一个学科教育都是“立德树人”的阵地,数学学科也不例外。《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在教学中既要全面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又要实现学科的“立德树人”。

一、大力推进数学学科课堂教学改革,以研促教,充分发挥数学课程在立德树人中的作用,更好地实现学科育人功能

1、重视数学文化教学,体现“文化自信”,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树立力争成为国家栋梁之才的远大目标。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让孩子们了解中国古今数学家杨辉、祖冲之、刘徽、陈景润、陈省生、华罗庚、钱学森,数学著作《九章算术》、《周髀算经》……。学生在前人的伟大成就中逐步体会国人之强大,体会数学家们为国家发展所做出的贡献。如:钱学森“学成必归,报效祖国”之举,就充分体现了作为一名中国人应该精于学习、精于研究,为国争光。

2、课程是立德树人的核心。我们要着眼于时代要求,明确育人目标,抓住全面深化课程改革的机遇,探索、创新教育教学的方式方法,根据教学内容,合理选择性开展跨学科课程整合教学,把立德树人有机融入数学课堂教学之中。比如:选择合适的数学绘本教学或者创作数学画可以实现数学与阅读、美术、品德学科间的整合,在提高数学素养的同时实现课程育德;在教学24时计时法时,可以尝试数学与科学整合,让学生通过科学演示、科教片和中国历代数学家的相关研究成果介绍,既理解了相关数学知识,又培养了孩子们的钻研精神和爱国情怀。

二、结合学科特点,挖掘教材内容,大力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

《课标》关于小学数学课程性质有如下表述“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是培养公民素质的基础课程,具有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义务教育的数学课程能为学生未来生活、工作和学习奠定重要的基础。”数学教师培养学生就不仅仅是数学素养的培养,也要重视学生的“立德”,让孩子在课堂中明大德。

在教学内容方面,教师在教学设计时,根据教学内容合理选择富有时代特色的生活事例进行教学,让孩子感受时代的进步和国家强大,培养爱国热情,初步体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比如:教学面积时,可以结合西部大开发及房屋拆迁等为教学背景,测量计算房屋面积;介绍周边公共活动场馆面积介绍等,让孩子在进行数学学习的同时明大德。其次在教学形式上,综合实践活动是培养应用意识很好的载体,也是渗透德育、让孩子明大德的载体。数学课堂适时结合教学内容让孩子走出教室,走进社区、走进展馆、走进企业,让孩子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真切感受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三、教师为人师表,身先示范,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发挥教师在课堂中人格魅力的感染作用

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言传身教,有机渗透“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古人有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教育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教师的谈吐、风度、形象、人格都会直接影响学生。立德先立师德,以良好的师德去影响、感染孩子们。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发挥个人魅力,树立良好师德形象,对待工作兢兢业业、一丝不苟、积极乐观的敬业精神,都将影响到孩子们的成长。为师者要做到“教育诚信”,反对“功利性教育”,急功近利。课堂中教师与孩子一道正视学习状况,通过因材施教,优化教育教学方法,培养每一个孩子的综合素养,特别是后进生。坚决杜绝抄袭、作弊等不良行为,正向引导孩子从小养成“诚信意识”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四、立德树人要求面向全体学生,努力实现“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的教育理想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教师既要关注学生品德培养,又要关注学生数学素养的个性培养,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长处,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学有所成。这也是教育民主、平等、公正的体现。

“小学数学课程应致力于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是小学数学课程的基本理念。教师要面向每一个孩子包括特殊群体孩子,进行“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的立德教育,让孩子们在学习过程不断提升认识,长大成人后,他们才能够在不同的领域发挥各自的才干,才能够立家、立业,为国之强盛贡献力量。

“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习近平立德树人观作为新时代的育人理念,它源于国家、社会和个体在发展目标上一致的价值,反映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人才诉求。作为基础教的小学数学教师要领悟精神、明确目标,把立德树人作为课堂教学成效的检验标准,引导学生做到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努力实现“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

参考文献

[1]《立德树人》是2009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图书。ISBN 9787208083677

[2]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8-05-03( 2) .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