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基于协同护理模式的舒适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焦虑状态和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摘要:目的:探究基于协同护理模式的舒适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焦虑状态和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为70例冠心病患者,分为对照组(35例,给予常规护理)与观察组(35例,给予基于协同护理模式的舒适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前,两组SAS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护理后观察组S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护理满意率对比中,观察组94.29%显著优于对照组77.14%,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冠心病患者中采取基于协同护理模式的舒适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焦虑状态,提高护理满意率。
关键词:协同护理;舒适护理;冠心病;焦虑状态;护理满意度
冠心病在临床上比较常见,发病急且迅速,具有较高的病死率,对患者身心造成较大影响,严重危害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在对该病进行治疗的同时,还需要加强有效护理干预,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确保患者在身心方面达到最佳舒适状态,进而提升护理质量,改善患者护理满意率[1]。在本次研究中对冠心病患者采取基于协同护理模式的舒适护理效果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70例冠心病患者,均在2021年4月至2022年4月入院,分为对照组(35例,给予常规护理)与观察组(35例,给予基于协同护理模式的舒适护理)。对照组中,男性13例,女性12例,年龄52-76岁,平均为(63.47±3.12)岁。病程1-7年,平均为(3.08±0.23)年。观察组中,男性14例,女性11例,年龄53-77岁,平均为(64.06±3.34)岁。病程1-8年,平均为(3.24±0.36)年。两组基础资料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确诊为冠心病,患者知情并自愿参与本次研究。排除标准:合并心房颤动者、认知功能障碍者等。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告知患者冠心病的相关知识与注意事项,给予饮食与康复指导。观察组给予基于协同护理模式的舒适护理,具体如下:
成立专业护理小组
建立基于协同护理模式的舒适护理小组,由医护人员组成,对冠心病患者的基础情况进行了解与评定,并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措施。并且由护理人员对患者用药情况进行跟踪随访,密切观察患者的用药情况与预后效果。小组成员需要加强培训,熟练掌握基于协同护理模式的舒适护理内容,小组成员考核合格后上岗。
疼痛护理
针对患者疼痛症状,需要及时给予疼痛护理干预,通过听音乐、看电视、聊天、深呼吸等转移注意力的方式暂时缓解患者疼痛症状。如果患者疼痛症状比较明显,在必要的情况下给予镇静剂治疗,改善患者疼痛症状。同时,需要告知患者充足休息,避免疼痛加重。
心理护理
护理小组需要对患者的心理状况密切观察,了解患者的内心诉求,针对患者出现的各种焦虑、紧张、担忧等不良心理,需要及时给予有效的护理干预。详细讲解冠心病的相关知识,对患者的疑问需要耐心解答,给予关注鼓励与关心,告知患者该病的治疗方法与预后情况,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提高患者的治疗积极性。
急救技能培训干预
护理小组需要指导患者与家属正确测量血压方法,告知患者定期检测器血压指标变化情况,并对其心率水平密切观察。并现场模拟患者的胸膛、胸闷等症状与应对措施,告知患者家属密切观察患者胸痛时是否存在出冷汗的情况。如果患者含服硝酸甘油无法缓解胸痛等症状,需要及时送医治疗。针对合并糖尿病患者,需要及时测量患者血糖水平,指导患者健康饮食与合理用药,一旦出现低血糖症状需要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处理。
1.3观察指标
采用焦虑SAS自评量表对患者的焦虑情况进行评分,分数越高表示焦虑程度越严重。另外,采取自拟护理满意率调查问卷对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评估,分为非常满意、比较满意与不满意三类。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通过平均数±标准差表示计量资料,用t值验证;采用自然数/百分数(n/%)表示计数资料,以卡方值(X2)检验;P<0.05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SAS评分对比
护理前,两组SAS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护理后观察组S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见表1所示:
2.2两组护理满意率对比
护理满意率对比中,观察组94.29%显著优于对照组77.14%,差异显著,P<0.05。见表2所示:
3.讨论
冠心病具有较高的发生率与病死率,大多数患者一旦确诊该病出现焦虑、悲观等不良心理,影响到患者的生活质量与预后效果。据相关报道显示,不良心理状态会引起冠心病的恶化,并且容易出现血脂、血糖异常等情况,影响到患者的预后效果[2]。针对这种情况,需要加强对冠心病患者心理干预,改善其焦虑状态,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将基于协同护理模式的舒适护理应用在冠心病患者中,能够取得满意的护理效果。首先需要成立专业护理小组,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出个性化的护理方案。其次,需要开展心理护理与疼痛护理,对患者的不良心理情况进行了解,并采取对应措施改善其焦虑症状,并开展疼痛护理,缓解患者的疼痛症状,提高患者的舒适度与满意率[3]。
综上所述,在冠心病患者中采取基于协同护理模式的舒适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焦虑状态,提高护理满意率。
参考文献:
[1]易文雅,杜红莉,巫琪琪,等.基于协同护理模式的舒适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焦虑状态和护理满意度的影响[J].家庭医药,2019(1):289-290.
[2]冯秀兰.分析利用基于协同护理模式的舒适护理干预改善冠心病患者焦虑状态、护理满意度[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9,7(14):2.
[3]左亚丽.分析利用基于协同护理模式的舒适护理干预改善冠心病患者焦虑状态,护理满意度[J].人人健康,2019(2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