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基于协同护理模式的舒适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焦虑状态和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摘要:目的:分析观察基于协同护理模式的舒适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焦虑状态与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于2020年7月至2021年7月期间展开,选该时间段冠心病患者78例。采用随机抛硬币的方式进行分组,对照组(n=39)和观察组(n=39)。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则基于协同护理方式提供舒适护理干预。统计不同护理模式下患者的焦虑状态和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满意度统计,观察组为97.44%,对照组为82.05%,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差异显著(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的SAS评分无区别,护理后SAS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患者降低幅度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基于协同护理模式展开舒适护理干预对调整其焦虑状态有明显效果,还能够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协同护理模式;书是护理干预;冠心病
冠心病是突发性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偏高,可引起心绞痛、心律失常,甚至还对患者生命安全构成威胁。冠心病好发于中老年人,病情迁延难愈,大部分患者常常伴随严重的焦虑情绪,降低其生活质量[1]。在现代化生活模式的改变下,患者需求已逐渐从单纯疾病治疗转向为综合性服务需要,护理已经成为临床不可缺少的内容。本文主要针对在协同护理模式中舒适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焦虑状态和护理满意度的影响进行探究。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于2020年7月至2021年7月期间展开,选该时间段冠心病患者78例。经诊断所有患者均符合冠心病判断标准,且无神经系统疾病。采用随机抛硬币的方式进行分组,对照组(n=39)和观察组(n=39)。对照组男性20例,女性19例,年龄55-78岁,平均(62.34±4.29)岁。病程1-9年,平均病程(4.31±0.18)年。观察组内男21例,女18例,年龄55-76岁,平均(63.28±4.45)岁。本次临床实验研究经伦理委员会审核并批准。两组患者临床常规性资料并无明显区别P>0.05,能够进行对比分析。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即主要进行健康宣教、病情监测、用药指导及注意事项讲解等。观察组则基于协同护理方式提供舒适护理干预。具体如下:
(1)协同护理模式。由主治医师、护士长、护理人员及电话随访护理人员共同组建基于协同护理模式的舒适护理干预小组。主治医师需综合评估所有患者的个体行情况;护士长对小组成员的护理内容进行培训;护理人员制定具体的护理干预措施;电话随访护理人员跟踪随访了解患者用药情况和病情恢复情况。小组成员均需在专业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2)舒适护理干预。首先,健康教育。通过播放视频的方式向患者传递冠心病的相关知识内容,为其发放健康知识手册,同时定期展开疾病知识讲座。对于患者提出的疑问,需及时解答,消除其顾虑。与患者沟通交流的过程中保持足够耐心,给人以温暖的感觉,获取患者信任。提醒家属多与患者交流,指导家属多了解疾病相关知识内容,学习预防疾病复发的方式,获得预防早期疾病发生的能力[2]。指引患者健康、合理饮食,按时休息,满足机体基本睡眠,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在患者身体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可鼓励其多运动,饭后散步加快食物消化,以达到提高免疫力的目的,为预防疾病发生产生积极的效应。其次,疼痛护理。冠心病患者常伴随明显的心绞痛症状,叮嘱患者可使用镇痛类药物缓解疼痛,同时叮嘱其卧床休息,不可剧烈运动和从事体力劳动。再次,急救护理。对于冠心病患者,病情发生具有骤然性,需成立专门护理小组。告知患者,一旦发病需立即口服硝酸甘油,如服用药物后症状并未见好转需立即进行抢救。告知患者自我监测血糖水平,有效定期监测血糖水平,对掌握病情变化有显著效果,如出现危险,需及时就医治疗。
1.3观察指标
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估患者护理前后焦虑状态,评分越高,说明患者焦虑越严重;同时向患者发放自制问卷调查护理满意度,>75分表示满意,60-75分说明为基本满意,<60分表明不满意。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使用的统计学软件为SPSS22.0处理数据,(X±S)表示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需经t检验后,计数资料通过率(%)来表示,组间对比还应x2检验后,P<0.05说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护理满意度统计,观察组为97.44%,对照组为82.05%,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差异显著(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的SAS评分无区别,护理后SAS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患者降低幅度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3.讨论
中老年人发生冠心病风险相对较高,与其自身免疫机制下降有关的同时还可能与饮食不当相关,且老年人常常合并其他疾病,尤其是心脑血管疾病,如高血脂、动脉硬化、高血脂等。冠心病患者发病时会出现恶心、呕吐等明显症状[3]。冠心病发病突然,治疗难度较大,唯有及时有效的治疗才能够确保患者生命安全。协同护理属于临床新型护理方式,需要医护人员共同配合完成,提高护理质量,同时依据患者个体化差异展开具体的护理方法,对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有明显效果。本研究表明在协同护理模式下的舒适护理干预对减弱患者焦虑状态,提高护理满意度有显著效果。
综上所述,冠心病患者基于协同护理模式展开舒适护理干预对调整其焦虑状态有明显效果,还能够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参考文献:
[1]赵秋月.基于协同护理的舒适护理对冠心病患者焦虑状态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J]. 健康必读 2021,4(12):254-255.
[2]陈少源,林海宁,陈小雁,等.基于协同护理模式的舒适护理在冠心病患者中的干预效果[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2022,12(6):865.
[3]芦岩.基于协同护理模式的舒适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焦虑状态和护理满意度的影响[J].中国保健营养,2021,31(17):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