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基于《朗诵者》在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中医经典诵读”的应用效果分析

许锦栋 许云龙 洪朝灿 杨明哲 陈江龙
  
医学概论
2023年9期
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晋江市中医院 福建晋江 362200

摘要:本文旨在评估在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采用仿制《朗读者》节目形式进行中医经典诵读的应用效果。通过采用创新课堂形式,增加学员的自主性和参与度,以提高学员的医学经典学习和理解能力。本文采用了定量研究方法,分别在实验组和对照组中进行实验,并比较两组在中医经典诵读学习和理解方面的差异。实验结果显示,在中医经典诵读学习和理解方面,实验组表现出更好的表现和积极性,而对照组则表现出相对较差的表现和积极性。研究结果表明,采用仿制《朗读者》节目形式进行中医经典诵读的应用,能够有效提高学员的学习和理解能力。基于这些结果,本研究提出了相关建议,以为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提供更好的指导和建议。

关键词:规范化培训;中医经典诵读;创新课堂;学习和理解能力

中医学是我国悠久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厚的历史积淀和丰富的理论体系。中医学在我国医学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对于保障人民健康和推动国家医疗事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在中医学的传承和发展过程中,中医经典作为一种重要的知识资源,被广泛应用于医学教育、医疗实践和研究领域[1]。但是,中医经典的诵读和理解对于学员来说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任务。本文旨在探讨在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采用仿制《朗读者》节目形式进行中医经典诵读的应用效果。采用创新课堂形式,以增加学员的自主性和参与度,提高学员的中医经典学习和理解能力。通过对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实验,并比较两组在中医经典诵读学习和理解方面的差异,结果表明,在中医经典诵读学习和理解方面,实验组表现出更好的表现和积极性,而对照组则表现出相对较差的表现和积极性。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采用仿制《朗读者》节目形式进行中医经典诵读的应用,能够有效提高学员的学习和理解能力,为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提供了新的教学方法和思路,以期在中医经典的学习和传承上发挥更大的作用。

一、“中医经典诵读”的应用研究概述

随着中医在世界范围内的认可与推广,越来越多的医学院校也开设了中医专业。然而,传统的中医经典教育方式存在着诸多问题,如学生缺乏兴趣、知识点记忆不牢固等。因此,寻求新的中医经典教育方式势在必行。近年来,中央电视台推出的《朗诵者》节目以朗读的形式将文学经典传递给观众,备受好评。我们借鉴该节目形式,尝试在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引入“中医经典诵读”,以期提高学员的学习兴趣,促进其对中医经典的理解与记忆。本文旨在探究《朗诵者》在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中医经典诵读”的应用效果。具体而言,研究将分析学员对“中医经典诵读”的学习成效、学习兴趣、知识点记忆情况等方面的反馈,探究该教育方式的可行性和优劣[2]。并且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相结合的方式,对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引入“中医经典诵读”的学员进行调查和访谈。问卷内容包括学员对“中医经典诵读”的认知、学习兴趣、知识点记忆情况等;访谈内容将深入了解学员对该教育方式的评价和建议。

二、中医经典诵读的现状和问题

(一)中医经典诵读的意义和作用

中医经典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医文化的重要载体,具有丰富的理论与实践价值。通过中医经典的学习和诵读,可以加深对中医文化的理解,提高中医学习的质量,增强中医学的传承和发展。中医经典是中医学的重要基础,是传承和发展中医学的根本,也是中医师必须掌握和熟练运用的重要知识和技能。中医经典诵读是中医学传统的学习方法之一,通过反复诵读和默记经典内容,可以深入理解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和临床应用,加深对中医学的认识和理解。同时,中医经典诵读也是一种传承中医文化的方式,可以弘扬中医学的精神和价值观,增强中医师的职业认同感和使命感。

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现代医学的崛起,中医经典诵读在现代医学教育中的地位逐渐被忽视和淡化,许多医学院校甚至取消了中医经典诵读的教学内容。这种现象的出现,一方面反映了现代医学教育的功利化和实用化倾向,另一方面也影响了中医师对中医经典的理解和认识。因此,恢复和强化中医经典诵读的意义和作用,不仅可以保护中医学传统文化,也有利于提高中医师的学术水平和综合素质,更好地为人民健康服务。

(二)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中医经典诵读现状

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中医临床医学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中医经典诵读也是其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目前,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中医经典诵读存在一些问题,如诵读效果不佳、诵读内容过于单一、参与度不高等。在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中医经典诵读作为基础课程之一,一直是医学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然而,目前在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中医经典诵读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由于中医经典的篇幅较长、难度较大,传统的课堂讲授方式难以满足学员的学习需求,容易导致学员的兴趣和参与度不高。其次,中医经典著作涵盖了丰富的医学知识,需要学员有较高的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而目前在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缺乏相应的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培养课程。此外,中医经典著作的理解和应用需要学员具备一定的学术素养和思辨能力,而目前缺乏相应的学术素养和思辨能力培养课程,难以满足学员的需求。因此,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些问题和挑战,需要采用新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提高学员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度,培养学员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提高学员的学术水平和思辨能力。其中,仿制《朗读者》节目形式的中医经典诵读应用,是一种新颖的教学方法,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三)中医经典诵读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中医经典诵读存在的问题和挑战主要包括:诵读方式单一,难以激发学习兴趣;内容陈旧、生涩,难以引起学员的共鸣;学习时间有限,难以对中医经典进行深入学习和理解;诵读过程缺乏有效的反馈和指导。传承困难:由于中医经典内容的繁杂、深奥和语言表述的古老,很多中医学员难以有效地学习和传承,使得中医经典诵读的传承面临困难。语言壁垒:许多中医学员来自不同的地区和语言文化背景,由于中医经典书籍多为古汉语文献,因此学员往往难以理解其中的深层含义,存在语言壁垒问题。

因此,如何创新中医经典诵读的方式和方法,提高学习效果和参与度,是当前需要解决的问题。

三、仿制《朗读者》节目形式的中医经典诵读应用

(一)仿制《朗读者》节目形式的介绍

随着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深入推进,中医经典诵读作为传统中医学习的重要环节备受关注。为了更好地提高学员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采用仿制《朗读者》节目形式进行中医经典诵读,成为了一种创新的教学方式。仿制《朗读者》节目形式的中医经典诵读是指选取中医经典著作中的部分章节,由学员自愿报名进行诵读,并通过类似《朗读者》的形式,将其录制成视频或音频,在教学环节中进行展示和点评。

(二)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仿制《朗读者》节目形式应用

在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仿制《朗读者》节目形式的中医经典诵读应用广泛。通过组织学员自愿参与的方式,积极营造学习氛围和激发学员的学习热情[3]。在诵读过程中,学员们通过深入阅读经典著作,全面理解经典著作的内涵和精髓,并通过语音、语调等方面的表达,增强了对经典著作的感性认知和理性理解。在教学环节中,教师们对学员们的诵读进行点评和分析,从不同角度出发,深入探讨经典著作的内涵和理论,促进了学员们对中医经典知识的深入学习和理解。

(三)仿制《朗读者》节目形式的优势和特点

仿制《朗读者》节目形式的中医经典诵读具有以下优势和特点:一是能够激发学员的学习热情和参与度,让学员在积极参与中深入理解和掌握中医经典知识;二是能够培养学员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提高学员的综合素质;三是能够加深学员对中医经典著作的理解和认识,提高学员的学术水平和思辨能力。同时,仿制《朗读者》节目形式还具有以下特点:一是能够将中医经典知识与现代社会、文化、情感相结合,使学员更易于理解和接受;二是能够通过声音、情节、背景等多种手段来展示中医经典著作的内涵和价值,让学员在阅读中获得更为深刻的启迪和感悟;三是能够为学员提供一个互动交流的平台,让学员之间进行思想碰撞和交流,促进知识的共享和传承。

综上所述,仿制《朗读者》节目形式的中医经典诵读在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不仅可以提高学员的学术水平和综合素质,还能够为中医经典著作的传承和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四、基于仿制《朗读者》节目形式的中医经典诵读应用效果分析

(一)仿制《朗读者》的中医经典诵读应用研究设计和方法

本文本采用实验设计,将参加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学员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仿制《朗读者》节目形式进行中医经典诵读,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自习方式进行学习。在培训结束后,通过问卷调查和成绩统计等方法,对两组学员进行效果分析。

(二)中医经典诵读应用研究设计结果和分析

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学员在中医经典诵读方面的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而且在对中医经典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方面也有显著的提高。同时,实验组学员在诵读过程中表现出更高的参与度和学习热情,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三)结果讨论和影响

本文研究结果表明,仿制《朗读者》节目形式的中医经典诵读应用能够有效提高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的中医经典知识学习效果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也能够提高学员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这一应用模式不仅有助于传统中医经典知识的传承和普及,也能够提高中医人才的综合素质和学术水平,对于推动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和提高中医药服务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五、基于《朗诵者》的“中医经典诵读”的应用结论和建议

采用仿制《朗读者》节目形式的中医经典诵读能够显著提高学员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增强学员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同时深化了学员对中医经典著作的理解和认识,有效提高了学员的学术水平和思辨能力[4]。因此,可以得出结论,仿制《朗读者》节目形式的中医经典诵读是一种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教学方法。

未来可以在本文基础上,进一步深入探讨仿制《朗读者》节目形式的中医经典诵读在不同人群和不同教学场景下的应用效果,并与其他教学方法进行比较,以期为中医经典诵读的教学和应用提供更为科学的理论和实践支持。建议教育机构和相关从业人员在中医经典诵读教学中充分利用仿制《朗读者》节目形式,提高教学效果和学员的学术水平和思辨能力。

六、结束语

本文通过仿制《朗读者》节目形式的中医经典诵读应用,探讨了该方法在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效果。研究结果表明,仿制《朗读者》节目形式的中医经典诵读能够激发学员的学习热情和参与度,提高学员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加深学员对中医经典著作的理解和认识,对提高学员的学术水平和思辨能力有显著影响。但是,本研究存在样本量较小、实验环境单一等局限性,需要进一步进行更多的实证研究。建议在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可以采用仿制《朗读者》节目形式的中医经典诵读方法,以提高学员的学习效果和培养学员的综合素质。在实践中,还需要不断探索和改进这一方法,以更好地适应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需求和特点,为推动中医传承和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参考文献:

[1]杜春艳,陈志强,陆玉萍,姜雪峰,沈卫东.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管理中精准质量控制的实践和探索[J].中国毕业后医学教育,2023,7(03): 193-196.

[2]陈子灵,尚云峰,张涤,朱沁泉.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结合现状的问卷调查分析[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23,21(07):176-179.

[3]方文怡.浅谈医学生中医临床思维的培养[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22,20(16):44-46.

[4]蔡群. 谈谈中医经典文献诵读[C]//中华中医药学会医古文分会.中华中医药学会医古文分会成立30周年暨第二十次学术交流会论文集.[出版者不详],2011:190-194.

基金项目:福建中医药大学校管临床专项资助

课题编号:XB2021084

课题名称:基于《朗读者》在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中医经典诵读”的应用效果分析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