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基于生涯学习经验的高中职业生涯规划选修课程的实施与研究

唐仕益
  
教育周报·教育论坛
2023年50期
宜宾市第一中学校 四川省宜宾市 644600

摘要:高中学生正是在对自己的职业进行“探索性”的阶段,加强对自己的职业兴趣的培养,使自己的职业兴趣得到全面的发展,对今后的职业和职业的选择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以丰富学生的生涯学习经历为起点,按照“设计-实施-反思”的过程,对以校外的就业人员作为教学主体的高中职业生涯规划选修课程的教学设计、策略和实施效果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生涯学习经验;高中;职业生涯规划;选修课程;实施;研究

引言

基于Bandura 1986 的观点,SCCT Lent et al,1994 指出生涯学习经验(career-relevant learning experiences)是与特定教育和职业活动相关的成就表现、替代学习、口头劝服和情绪唤起。生涯学习经验认为,职业发展观是影响大学生职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学习经验”是班杜拉的“社会认识论”,而“职业学习经验”是班杜拉把“学习经验”这个概念运用到工作中去的一种特殊形式。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就是要引导个人对自己的特点以及自己所处的工作环境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在这个认识的基础上,对自己的人生目标进行科学的规划,并对自己的职业发展的各个阶段作出合理的安排,从而促进自己的职业发展。对高中生进行就业辅导,对于他们的选修课程,报考专业,以及将来的发展方向都是非常有价值的。

1.整合各学科资源,构建职业生涯教育课程体系

高中生的职业生涯教育专业的课程设计要体现出其自身的特征,要将其纳入到教学规划之中,并且要做到有条不紊。在教学的内容和方式上,不仅要包括了职业规划的基础知识,还应该包括一些诸如社会活动、社区服务等的实际活动,以此来提高学生认识自我、认知职业的能力,同时还可以拓宽他们认识的途径。针对目前普通高中学校的职业生涯教育专职教师缺乏,且课程构建不全的现状,学校应该挖掘并整合各学科的职业生涯课程资源,对学生展开生活、理想、职业等方面的指导,并在适当的时候向学生们提供与其教学内容有关的升学、就业、创业等知识和信息,并引导学生们将学科学习兴趣、能力与未来职业发展进行有机的结合。以生物学为例,老师可以把“生物制药”、“食物安全与检验”等内容融入到自己的专业知识之中,这样不仅可以弥补学生对生物学未来发展方向的认识不足,而且还可以增加课堂的趣味。又比如,在地理学课程中,可以将与地理学知识相联系的有关的专业分类,并有目标的将其与学生的特点相结合来进行引见;以“气象员”“海事勘察员”“导游”“矿业技师”等为主要内容,以激发和甄别学生对其专业的爱好。

2.设置生涯规划指导和心理咨询机构

在个人的职业生涯经历中,以职业生涯经历为基础的资讯来源,会对个人的信仰系统产生影响。在青年教育计划制定过程中,专业人员发挥着非常大的作用,同时也是他们的替代性学习体验的主要来源。工作中的专家们担任这门课的指导老师,他们将向学生们的事业发展提供资讯和指导。尤其当学生对某个专业产生了强烈的渴望时,这个专业中的佼佼者通过其自身的表率作用,更能提高其专业的积极性。由就业指导老师给予的激励与表扬,可以提升学员的自尊,让他们觉得自己可以做好该工作,因此也就更愿意去做该工作。而当就业指导人员给出的就业资讯及工作状况与其所期望的有很大落差时,则会使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中产生反省。就业指导尤其是这个行业中的佼佼者,他们通常都知道自己所擅长的行业中应该具备什么样的技能,他们会根据自己所擅长的行业的特点,对这些行业中的人才进行专业的评价。在毕业生的就业理念与实际差异过大时,能协助其确定一个切实可行的就业目标。

组织结构的构建是有效地进行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的平台与保证,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一是迫切需要建立一个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中心;设立一名专职的负责人和几名教研人员,负责对全校的生涯规划课程的设置、教学和效果评价等工作,对学生的职业发展规划有一个全方位的了解,并对其进行及时的指导和协助。指导中心将定期组织教学研究,并邀请有关专家到现场指导,“通过信息共享,经验交流,讨论交流”。最后,为了保证咨询中心能够更好地为学生们解决问题,学校应该采购诸如“兴趣评估测试”、“性格评估”、“多元智能评估”等必要的测评和教辅软件;“学习适应性评估、生涯发展水平评估”等工具,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有针对性的生涯规划咨询服务。在制定职业规划时,要摆脱“成才”观念的束缚,这与家人的影响密切相关。同时,就业辅导具有很高的实用性,与产业认识密切相关,因此,高校应该充分利用其自身的资源,充分利用其自身的资源;合力推进高中学生就业辅导。

结语

综上所述,在我国高中教育阶段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时,还处在一个初级的发展时期,这就需要政府、学校和社会各个方面的合作,来提高他们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的能力,让他们能够更好地认识自己,更好地去对待自己的职业。明确学习、升学、工作等方面的指导方针,做到“学而用之,用而用之”。通过对每个高中生进行科学的职业规划和生涯教育,每个高中生都能获得一份属于自己的美好人生的蓝图。

参考文献

[1] 丁若曦.高中学业选择指导前沿之社会认知生涯理论的框架、解释力与实用性[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1(31)

[2] 王鹏;宫晓君;王珺;战祥平;孙宇;潘润生.高中生主动性人格与职业生涯规划水平的关系:择业自我效能感和生涯适应力的作用[J].人类工效学,2021(01)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