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部编本初中语文思乡怀人古诗词教学策略探析

莫莉思
  
教育周报·教育论坛
2022年18期
广州市六中珠江中学 510000

摘要:初中阶段是学生学习古诗词的重要时期,初中阶段的古诗词选编涉猎较广,从《诗经》起,后有汉乐府、唐诗、宋词等,选编古诗词体裁多样,题材内容丰富,思乡怀人诗是其中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对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中的思乡怀人诗进行,旨在为我国初中乡怀人古诗词的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部编本;初中语文;思乡怀人古诗词;教学策略

新课标规定“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注意课程内容的价值取向,要继承和发扬古今中外优秀文化”[1]。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选编的思乡怀人古诗词具有代表性,体裁丰富,意象丰富,情感真挚,有助于陶冶学生情操,使学生树立爱人爱家爱国的价值观。

一、部编本初中语文思乡怀人古诗词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方式单一,缺乏创新

多数教师在思乡怀人古诗词的教学中方式比较单一,经常使用的是朗读法,讲授法,很少使用情境教学法、讨论法,缺乏创新。诵读时往往采用播放音频或全班齐读的方式,缺乏对学生诵读的情况进行有效的指导,导致很多学生不能体会到思乡怀人古诗词的音韵美[2]。有些教师在思乡怀人古诗词教学中普遍使用讲授法,不管是简单的还是复杂的知识性内容都灌输给学生,缺少和学生的互动,难以启发学生思考。

(二)思乡怀人古诗词教学缺乏诗意

“诗意”即“诗思、诗情,给人以美感的意境”,古诗词有着与生俱来的诗意特征。通常情况下思乡怀人古诗词的教学都是按照介绍诗人、朗诵、疏通文意、背诵等环节,模式化严重[3]。大多数教师在讲这类古诗词时,没有设置相应的情景,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浓厚,对古诗词只是机械地翻译,破坏了诗歌意境,学生难以体会古诗词的意蕴。

(三)学生对思乡怀人古诗词鉴赏困难

初中生在学习思乡怀人古诗词时很难理解古诗词的语言、意象和作者的思想情感。思乡怀人古诗词中的语言高度凝练,往往只一个字就蕴藏了多种深意,如李白《春夜洛城闻笛》的“谁家玉笛暗飞声”中一个“暗”字就有多重含义,“暗”在这里作为副词使用,意思是“暗自、暗中”不知道笛声是谁吹的,来自何处,与“谁”相呼应;又说笛声暗自飘来,好像专门是让旅居在外的人听见,使之感受客居他乡的孤独、忧愁,表现作者的主观心绪。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只会翻译表面意思,但不知道深层次的内涵。

二、部编本初中思乡怀人古诗词的教学策略

(一)创新教学方法,优化教学

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情境导入法,根据古诗词的需要通过讲故事、举例子等方式引起学生思考。如在学习李白的《渡荆门送别》时可以这样导入:“乡愁,在乘舟远去的路途中,在夜晚凄凉幽怨的笛声里,都会牵动游子的离愁别绪,可牵动游子思乡之情的何止这些呢?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李白的《渡荆门送别》,去感受那浓浓的乡愁。”这样的导入不仅让学生回忆起以前所学过的思乡诗,还能激起学生的思考。教师还可以采用诵读法,让学生体会到思乡怀人古诗词的节奏,韵律和蕴含的思想感情。教师也可以灵活运用多媒体,在学生朗诵的过程中进行配乐,提升朗诵的效果。教师还可以点名让学生诵读,通过个别学生的诵读情况可以了解到学生的学情,也能了解到学生所遇到的难题,进行针对性的指导。

(二)提高学生思乡怀人古诗词鉴赏能力

1.展开丰富的想象,体会意境

思乡怀人古诗词中的意象营造相应的意境,通过意象描绘意境,有助于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如在学习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时,教师让学生找出词中的意象,上阙有“雁”、“边声”、“长烟”、“落日”、“孤城”,学生可以展开想象,在萧瑟寒冷的秋天,诗人在遥远的边塞,看到南归的大雁展翅奋飞,风啸马鸣中夹杂着号角,层层山峦里升起长烟,山衔落日,孤零零的城门紧闭。通过想象将这些意象描绘出一幅萧瑟悲凉的边塞图,这样学生就能更加深刻地体会作者远在边塞的思乡之情。

2.学习表达技巧,体会用意

思乡怀人古诗词中运用的表达技巧很多,掌握表达技巧可以提高诗歌鉴赏能力。比如融情于景,在杜甫《春望》中“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春天的花儿本是娇艳灿烂,春天的鸟儿应是喧闹活跃,可诗人看到花儿潸然泪下,听见鸟叫胆战心惊,以乐景写哀情,表现了诗人忧伤国事、思念家人的沉痛感情;又如用典抒情,在岑参的《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中“遥怜故园菊”化用陶渊明的典故,写出行军途中的凄凉。

(三)联想拓展,实现学习迁移

教材中“课外古诗词诵读”板块所选入的思乡怀人古诗词可以成为课外拓展的素材,从课内向课外拓展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设计拓展延伸小活动,提高学生的古诗词记忆和迁移运用能力。如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我寄愁心与明月”一句,诗人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和对失意友人的牵挂、惦念,而这一情思都是遥寄“明月”,教师可以从“明月”这一意象进行拓展延伸,请学生说出借明月抒发思乡怀人之情的诗句。

三、结语

综上所述,思乡怀人古诗词承载着游子对故乡的思念,对祖国的热爱,积淀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学习这类诗歌可以丰富内心的情感。教师和学生应共同努力,通过对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思乡怀人古诗词进行详细的研究,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教学,也能让学生更好地学习这类古诗词,提升学生审美素养,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

参考文献

[1]陈榕清.初中古诗教学传承传统文化的有效策略[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22(11): 26-28.

[2]朱晓静.初中阶段思乡怀人古诗词专题教学研究[J].语文教学与研究,2020(18): 16-17.

[3]许仁红.例谈初中语文古诗阅读教学中思乡爱国情怀的培养[J].新课程研究, 2021(25):19-20.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