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小班课程故事——《彩虹色的花》
遇见彩虹花:在确认了元旦的主题活动为绘本剧表演后,我们和孩子共同收集了许多的绘本,投放到班级阅读区中。其中,绘本《彩虹色的花》备受孩子们的青睐,于是,以绘本《彩虹色的花》引发的系列课程随之产生。
(一)花儿大调查
追随孩子们的兴趣,我们进行了家园互动,进行亲子共读。设计问卷调查表,让幼儿利用周末的时间,和家长共同讨论自己喜欢的花,到公园观察花,了解花,孩子们充分发挥想象力,与家长一起用艺术形式记录下他们关于花的调查。孩子们与家长共填调查表,获得与绘本相关的知识经验,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进一步深化幼儿对于绘本的理解和认识。在观察和查资料的过程中,幼儿能学到花的知识,对花的外形特征、结构、作用有了更深的了解和认识。
(二)创意彩虹花
经过对绘本《彩虹色的花》的深入学习,幼儿对彩虹花的理解也越来越深刻,教师利用多种形式,让幼儿手工制作彩虹花,亲子共同制作故事盒子《彩虹色的花》,亲子制作互动绘本《彩虹色的花》,使幼儿全方面的感受绘本带来的魅力。通过不同领域活动的开展,有利于幼儿对绘本内容的巩固和认识,同时,能够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例如:美工活动提升了幼儿的审美能力和想象能力,在动手操作中加强了精细动作和手眼协调的发展;故事盒子的制作让幼儿对绘本的形式有了新的认识,打开了幼儿认识绘本的新途径。
彩虹剧场:(一)表演准备
熟读故事后,孩子们的台词是我们遇到的第一个问题,创编台词对小班幼儿有难度,因此有些台词我们利用了绘本中的语言,有些需要另外想象和添加。例如:彩虹花和动物们的对话,需要丰满一些;还需要增加一些礼貌用语。我们还参考了一些绘本剧的内容,同时,积极调动幼儿的生活经验。小班幼儿的台词创编是一个难题,幼儿对绘本已经非常熟悉,直接利用绘本中的台词是孩子们的首选,为了丰富剧情,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生活经验,我们将日常活动中遇到的情景对话运用到台词里,这样幼儿既熟悉绘本,也将已有经验运用到剧本中,让幼儿有一个良好的衔接和过渡。
故事里有7个角色,可是我们班有36位小朋友,经过初选,先把自己喜欢的角色选好,统计后发现:彩虹花的人数太多了,怎么办呢?于是我们进行了竞选,幼儿通过表演彩虹花来为自己拉票,最终有1位小朋友竞选成功。同时,我们根据绘本的内容和情节,增加了雪花、大风、等角色,让幼儿有更多的选择。小班幼儿对于角色的竞选基本都集中在彩虹色的花,尤其是女孩子,男孩子则对蜥蜴和蚂蚁等小动物身上,这个竞选角色的过程是幼儿理解人物的过程,教师的激动应变,让绘本角色增加,给了幼儿更多的选择。同时,竞选本身就是孩子展示的一个平台,他们都勇敢地站在了竞选台上,幼儿在这个过程中所展现出来的认真与专注、对待胜败得失的态度、纯真的友谊,是竞选过程中最大的收获。绘本剧表演怎能少得了需要角色扮演的道具呢!我们给孩子解释什么叫道具,幼儿通过涂鸦制作了角色的头饰,亲子共同制作了雪花、太阳等难度较大的角色,为了绘本剧的效果呈现,我们和家长共同商量,决定购买网上的服装,让幼儿身临其境的感受绘本。
(二)排练与表演
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前期的排练是幼儿积累表演经验的过程。在教室里,孩子们用语言、肢体等方式感悟故事,深入地走进故事,把真善美表现出来。演蚂蚁的幼儿学着小蚂蚁爬着走路,演彩虹花的幼儿模仿着彩虹花虚弱的声音;随后,我们到舞台上进行彩排,幼儿在老师的带领下,找到自己的位置,表演角色;终于,元旦就要来了,我们的绘本剧《彩虹色的花》搬上了舞台,这一天,所有的幼儿身着靓丽的服装,化着可爱的妆容,随着音乐的响起,孩子们完美的表演了《彩虹色的花》,得到了家长的一致赞美。排练的过程比较枯燥,但是没有排练就没有最终成功的表演,孩子们在一次次的练习中,掌握了每个角色的台词、动作,排练也是孩子们克服困难,团结合作的过程,他们在其中获得的努力、坚持等品质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教室到彩排,也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空间、位置的不同,对幼儿来说都是一次新的挑战,但经过彩排,幼儿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做好自己的分工。最后,从彩排到正式演出,是幼儿对这段时间的一个完美展示,这是小班幼儿的第一个舞台表演体验,表演中,展示自己的阳光自信,活泼开朗的形象,培养大胆自信的表现力,更重要的是锻炼了胆量和胆识,培养了自信心和勇气。同时让幼儿在展现自我的过程中体会到成功的快乐。
从解读绘本、延伸绘本到表演绘本,整整经历了一个月,幼儿的每一次参与都是新成长,每一次成长都是新蜕变,整个过程中,我们关注孩子、关注经验、关注生活、关注游戏、关注课程,推进有付出,花开有幸福。我们欣喜地发现课程故事“彩虹色的花”蕴含着多重价值,我们和孩子一起收获着、成长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