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新时代背景下小学音乐教育评价改革的新思考
【基金项目】本文系广州市番禺区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重点课题“核心素养下古诗词融入小学音乐‘融·乐’教学策略研究”(项目编号:2021-PY465)阶段性研究成果。
摘要:2020年,印发《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为深化教育评价改革指明了方向,标志着我国教育评价改革正进入深化时期,确立既能体现国家意志、具有学校特色,又能够有效促进学生身体健康、提高学生审美情趣和劳动素养的目标。2021年,教育部等六部门联合印发《义务教育质量评价指南》,明确了学校办学质量评价的主要内容,以促进学校落实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要求。小学音乐教育作为我国基础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素质教育改革的重要助力,在提升小学生艺术审美能力方面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如让学生在音乐鉴赏过程中感受音乐的情感魅力、艺术感染力,又可让学生在乐感的学习及歌唱技巧与方法的学习过程中,体验音乐的形式美、节奏美、韵律美、力度美,在培养小学生思维能力方面也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小学音乐;教育评价;教学改革;以美育人
一、小学音乐教育评价改革的新发现
小学音乐教育作为我国基础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素质教育改革的重要助力,在提升小学生艺术审美能力方面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例如小学音乐教学既可让学生在音乐鉴赏过程中感受音乐的情感魅力、艺术感染力,又可让学生在乐感的学习及歌唱技巧与方法的学习过程中,体验音乐的形式美、节奏美、韵律美、力度美,在培养小学生思维能力方面也具有重要作用。
“评价”是评定价值的简称。评价是一种价值判断的活动,是对客体满足主体需要程度的判断,以期达到教育价值增值的过程。在教学中不仅要重视课堂评价,更要用科学的方法去管理和规范教学评价。音乐学科有着自己独特的学科特点,需要投入细致入微的评价挖掘音乐学科丰富的情感内涵、厚重的文化内涵、愉悦的审美内涵等。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教师要用发展的眼光去评价学生、激励学生、影响学生。
二、小学音乐教育评价改革的新认知
教育评价大概经历了传统的测验时期(testing era)(19世纪中叶-20世纪30年代)、评价时期(evaluation era)(20世纪30年代-20世纪80 年代)、考评时期(assessment era)(20世纪80年代-今)这三个发展时期。在新课改背景下也提出要中小学生评价制度进行改革,要改变“一考定终身”应试教育现状,建立多元招生录取机制。对此,我国探索出了一个符合我国素质教育背景下的、带有浓厚“中国特色”的新的评价制度—综合素质评价制度,以及改革原有的学业水平考试制度、高考模式等等一系列中小学生考试与评价制度改革的举措,教育评价制度的改革是推进新课改进程的制度保障,也是以新课改的重要改革内容。“发展性评价理念”的发展是指各个方面的发展,它包括主体外在的—知识、技能等的发展,包括内在的—情感、审美、情趣等的发展,也包括主体多元化的发展—数理、语言、艺术等等方面,并不是指某一领域的发展,所以发展性评价理念是具有综合性的、全面的评价理念。
2022年修订后的《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继续秉持音乐美育原则,深入阐释“音乐审美”的内涵。这一理念立足于我国数千年优秀的音乐文化传统,与我国教育方针中的‘美育’相对应,彰显音乐课程在潜移默化中培育学生美好情操、健全人格和以美育人的功能。小学音乐教育是我国义务教育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小学音乐教育现状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随着素质教育的快速推进,我国小学音乐教育也应不断改革创新。郑莉、赵亚夫所著的《中小学音乐有效学习评价》探讨了小学音乐教育的改革思路:一是强调小学音乐教育的适用性,教育重心是让小学生在音乐教学中感受到音乐美。二是强调小学音乐教育的包容性,应重视音乐教学的过程,让小学生在音乐学习的过程中收获良好的学习体验,感受到音乐的艺术美。三是强调小学音乐教育手段的适时性,可为学生提供声像教材,增加了学生学习音乐的乐趣,从而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也有很大帮助。
1、“立德树人”是教育评价改革的新指向
到底什么是教育评价,不同人对教育评价的理解不尽相同,有人强调教育评价是一种事实描述,有人强调教育评价是一种价值判断,也有人认为教育评价既是事实描述又是价值判断。教育评价作为人类的实践活动,必然带有一定的目的性和指向性。马克思说,人在“劳动过程结束时得到的结果,在这个过程开始时就已经在劳动者的表象中存在着,即已经观念地存在着”。教育评价的关键还是要看是否能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表现为评价者的目的性和指向性。
2、“问题导向”是教育评价改革的新动向
教育评价是对教育价值作出评判或判断,其实质是一种价值评价。任何价值评价,都立足于对价值本质的一定理解,都有一定的价值哲学前提。从价值哲学视角看,关于价值本质的理解,存在客观主义价值论和主观主义价值论。客观主义价值论认为,价值是事物本身所具有的;主观主义价值论认为,价值是人的欲望和兴趣。立足于马克思主义对价值本质的理解,教育评价产生于人类教育实践活动中的主客体关系,产生于培养人的社会问题解决中。
任何评价结果都有正确与错误之分,教育评价结果也有科学与非科学之别。科学的教育评价活动一定是客观公正、全面有效的,要实现这样的评价结果,在价值论层面必须坚持教育评价活动的客观性。教育评价活动的客观性,是由教育价值现象的客观性所决定的。教育价值现象的客观性是指教育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客体对于主体的意义不依赖主体或其他什么人的主观意识而存在。评价的科学性和专业性主要看是否体现“问题导向”?就是从价值的关系特性出发解决教育评价问题,把教育评价放在主客体价值问题中来把握。
3、“统筹兼顾”是教育评价改革的新方向
价值现象是在实践活动中结成的主客体之间的意义关系,主体和客体总是处于特定社会关系中,是不断变化的,这决定了价值的社会历史性。这种社会历史性一方面体现于在不同社会形态下,价值现象具有不同特点,另一方面体现于在同一社会形态的不同历史时期,价值现象同样具有不同特点。
总之,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的主要原则规定了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这种导向的理论前提是马克思主义价值哲学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从马克思主义价值哲学视角解读《总体方案》提出的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应坚持的主要原则,旨在进一步明确教育评价立德树人、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根本目的,坚持从教育评价实践和实践中主客体关系的角度理解新时代教育评价的本质,坚持从主体、客体及主客体结成的价值关系的角度体现教育评价的客观性,坚持从不同层次和维度的主体角度彰显新时代教育评价的主体性,坚持在融通中外中突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历史性。
三、小学音乐教育评价改革的新探究
在探究“为什么教”“教什么”“怎么教”之后,“教得如何”的问题是对小学音乐教育观念的检验与反馈,对小学音乐教育评价观念的考察,依然需要从历史的视角予以揭示,其目的在于为当下的音乐教育评价研究提供一个整体的历史图景。在观念转变上,主要体现为:从形成之初的非学科属性下的音乐教育评价观,到以课程标准化和知识技能习得为评价旨归的单一性评价观的转向。
近年来,学界重点关注并围绕以“技术策略”为导向的音乐教育评价观念展开探讨。其中,音乐教育发展性增值评价和以新型教育评价技术为依托的音乐教育评价机制是当前学界探讨的两大热点话题。作为一种强调发展性的评价手段,増值评价自身的一些特点与优势与音乐教育有着紧密的联系与契合。通过对增值评价在基础音乐教育中应用的可行性问题探讨,我们可以发现,增值评价在针对学生的学业评价、教师的教学质量评价以及学校的整体绩效评价方面发挥着重要的综合诊断作用。
1、学生自评是小学音乐教育改革的新活力。目前,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和发展越来越被重视。当一个阶段的学习结束时,学生按照教师提供的统一评价标准,针对小学生自己学习情况进行自我研判和评价。通过评价,学生能对自己的学习态度、学习行为和效果形成清晰的认知,通过反思还能找到个人的不足,查缺补漏,改进学习方法,进一步明确学习目标和努力方向;也有利于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情况、存在不足,便于后期教学的引导和调整。
2、教师评价是小学音乐教育改革的新动力。学生自我评价毕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主观性,所以需要增加教师的评价。教师评价,即教师充分考虑评价内容部分,分别对学生线上学习的各个环节和学习成果进行定量指标打分和主观定性评价。体育学习中,技战术的学习需要靠长时间的训练和反复的磨砺积累,才能得以提高。所以,教师对学生多次的评价,并提出有针对性和建设性的反馈意见,不仅能帮助学生尽快掌握动作要领和提升技能水平,而且评价贯穿教学全过程,不再局限于期末的终结性考核,能客观且最大限度地反映学生的进步程度和学习成效。
3、生生互评是小学音乐教育改革的新潜力。学生们可以以小组为单位分流,在各自的小组内相互打分和评价其他同学对作业的完成情况、技术动作的操作规范情况等。通过生生互评的方式,学生们受到完成任务的驱使,对教学知识点和技术动作的巩固会更加重视,有助于他们提高作业的完成度和质量,还能增强团队合作能力。从音乐教育意义出发,改革的关键在于帮助学校、教师、家长、学生明确音乐教育的意义与价值,可保证音乐教学过程的流畅性、音乐教学功能的有效发挥,可提高音乐教学过程重视程度。
在课程改革的今天,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应建构多元互动的评价方式,促进学生素质全面提高,让学生在音乐课堂中享受感悟音乐、体验音乐、创作音乐的乐趣。评价时,要用灵活多样的评价方式促进学生发展,肯定学生的进步和成绩,课堂评价要无处不在,对音乐体裁形式、风格流派进行分辨,识读乐谱等,都可以作为定量测评的方式。课堂评价要处处发挥得巧妙、自然,要融入知识、技能等教学过程中;要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和动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让评价在小学音乐课堂绽放艺术的价值“之美”。
参考文献
[1]胡海涛.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主要原则解读——马克思主义价值哲学视角[J].中国考试,2022(2).
[2]黄安娜等.均衡背景下小学音乐合唱教学的有效性探究[J].黄河之声,2020(15).
[3]黄安娜.古诗词歌曲融入小学音乐教学的实践研究[J].新课程导学,2021(04).
[4]黄安娜.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音乐有效教学策略探究[J].中小学教育,2021(11).
[5]余彩芳.多元评价在中学教学中的可视化探究——关于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的思考与实践[J].教育参考,2022(1).
[6]朱丹.新课程改革以来我国中小学生音乐素质考评演进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9(5).
[7]周兴国.以教育评价改革引领学校发展方式转变[J].江苏教育,2022(18).
[8]戴娇红.“活教育思想”对初中生音乐素质评价的启示[J].新课程研究,202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