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试析如何提高中小学教师的安全教育素质

李娟
  
教育周报·教育论坛
2022年31期
枣庄市实验学校 山东 枣庄 277800

摘要:在大力提倡安全教育的时代背景下,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成为教育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教师的安全教育素质则直接关系到安全教育的质量和效果。现阶段,我国中小学教师的安全素养普遍较低,制约相关教育教学工作的持续推进。对此,本文针对如何提高中小学教师的安全教育素质进行探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中小学;教师;安全教育素质

前言:

“树立安全发展理念”是我国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导向,也是新时期教育领域应树立的全新教学理念,各级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都应注重探究落实安全教育工作的具体策略。教师作为最为重要的教育主体之一,应做到紧跟时代发展步伐,重视对自身安全教育素质的提升,主动配合学校落实安全教育工作,以此预防校园事故的发生。

明确人才教育标准,构建教师安全专业素养架构

为保障教师自身安全教育素质,师范类人才培养标准中,应将安全素质融于教学标准,或是将其纳入教师资格证书的考察范围。对教师资格认证标准进行改革,能够进一步强化教师职业素养,为师范领域的专业人才提供职业素养保障。在教师综合科学的考察内容中,可将中小学生安全管理、安全教育、应急处理方式等知识融于其中,让师范专业的考生自觉关注到自身安全教育素质的重要性,这样不仅有助于未来中小学教师安全素质水平的提升,还能强化教师群体对安全素质的认知与理解。

培养师范人才的过程中,专业授课教师可将安全素养与人才培养目标相结合,为构建教师安全专业素养架构提供助力。师范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师范院校依据社会用人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出的教育导向,其内容体现出师范专业应培养出什么样的新时代人才。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刚要(2010—2020年)》指导文件的提出,将安全教育列入教师校本培训计划,已经成为各级院校应关注的很重要课题。因此,作为培养教师人才的重要阵地,师范类院校应及时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更新专业课程设计,将安全教育素质融于日常教学环节,力求提高教师队伍的安全素养[1]。

完善安全教育设置,加强第二课堂教育建设

为保障安全教育的质量,学校方面应重视在教育机制中加入安全教育,完善课程教学设置,强化对教师安全教育素养。首先,针对一线授课教师,学校应鼓励教师结合授课内容,找出其中蕴含的安全教育内容,并进行安全教育。如信息技术授课教师,可针对网络安全对学生进行培训和指导,引导学生建立系统的知识体系。

为有效加强教师的安全教育素质,学校方面可定期组织安全教育教学研讨活动,针对当前学生在安全意识、安全保护能力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找出当前学校在安全教育方面存在的不足之处,以此制定出具有针对性的安全教育方案。除此之外,学校应积极加强第二课堂的建设,鼓励教师积极进入社会环境,借助宣讲会、专题讲座等形式,了解更多关于安全教育的知识,学习其他学校开展高质量安全教育工作的经验,以此扩展教师的知识面,提升其安全教育能力。

开发安全教育教材,促进学校安全教育教学研究

现阶段,中小学教师普遍存在安全知识储备不足、安全教育意识薄弱等情况,教师能够接触到安全教育技能的方式相对局限,主要包括教师指导会议、学校安全管理工作等。通过对实际情况的了解以及相关文献资料的分析,接受过系统安全教育的教师人数极少,这就导致教师自身的安全教育素质呈现出整体较低的水平。针对这一情况,想要解决当前教师安全教育素养不佳的问题,就要重视对在职教师进行系统化的安全教育知识与技能培训工作。

首先,开发安全教育教材。教材是教育培训工作的基础和重要学习资料,但大部分中小学校并未针对教师设计相应的安全教育指导手册,而是将重点放在学生安全教育方面。为消除这一弊端,学校可聘请专业人员进入到学校,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以及安全教育指导标准,为教师编写相应的安全教育教材,一方面保障教材内容的专业性和指导性,另一方面拓展安全教育资源。

其次,学校借助校本研究的方式,聘请社会优秀人士、专家学者等,不定期进入到校园,向教师进行专题教育辅导,帮助教师学习更多安全知识,以此提高教师自身的安全教育素养。

四、增设教师安全课程,推进安全教育师资专业化

培训是提高教师安全素养的重要路径,中小学校不仅要针对学生的安全意识、安全素养培养制定相应的教学机制和实践教学活动,还应考虑到如何借助多样化的培训、教研手段,增强授课教师自身的安全素养。为进一步加强校园安全教育设置,学校方面可针对教师开设安全教育课程,并将其划分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个部分。

理论教学课程需要以安全教育为专题,向教师传授一些安全教育基本常识和安全教育知识,比如:如何开展安全教育工作、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疏导等。引导教师针对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其准备相应的教学材料,以此保障安全教育工作的质量和效果[2]。

实践教学部分则以演习的形式为主,包含消防演习、地震演习、极寒天气自救等。教师可结合授课教学内容,考虑到学生自身能力,制定不定期的安全演习工作,在此过程中,学生的安全意识、安全保护能力可以得到提升,教师自身的安全教育素养也会有所提升,有助于推动安全教育师资向着专业化的方向发展。

结语:

综上所述,安全教育素养作为当前中小学教师必备的一项职业素养,需要学校方面优先认识到培养教师安全素养的价值,强化教师培训工作,重视安全教育实践环节的落实,力求促进在职教师安全教育素养的提升。

参考文献:

[1]王岚.加强教师人工智能伦理及安全教育和培训的研究[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22(12):1-3.

[2]魏全忠.基于教师角度思考中小学安全教育[J].新课程,2022(08):179.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