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基于“扩容·提质·强服务”三年行动背景下江门市智慧旅游人才就业能力提升的思路与对策
摘要:当前我国职业教育正步入全面发展的快车道,随着高职教育扩招的深入推进,职业教育竞争与日俱增,在“扩容·提质·强服务”大背景下,智慧旅游的发展对旅游人才的需求,特别是“强服务”方面,能进行智慧型服务、智慧型管理和智慧型营销的人才成为新的需求点。本项目以“扩容·提质·强服务”三年行动为背景,结合当前智慧旅游的发展趋势以及江门市的侨乡特点,探讨江门市智慧旅游人才就业能力提升的思路与对策。
关键词:“扩容·提质·强服务”;智慧旅游人才;就业能力提升
根据调查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在线旅游市场规模达9754.25亿元,同比增长9.3%。同时,年轻客群正在成长,他们已经成为在线旅游市场的消费主力,高质量、高服务、高效率的智慧旅游正在成为旅游业的主要模式。2019年,江门市积极主动对接国家重大战略,全力推进旅游业发展。但是,旅游人才供需失衡等瓶颈问题对江门市智慧旅游的进一步发展带来挑战,本项目重点研究提升智慧旅游人才就业能力的思路和对策,无论是对旅游专业毕业生的就业还是江门市智慧旅游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和重大的研究价值。
一、旅游人才就业能力提升对于江门市智慧旅游发展的意义
近年来,随着职业教育的快速全面发展,在《中共广东省委关于制定广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提到,要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加强创新型、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同时,要促进现代服务业优化发展,推动生活性服务业向精细和高品质升级,加快推进服务业数字化[1]。但是,在数字化服务业的发展过程中,特别是智慧旅游的发展中,旅游人才学科知识较为单一、理论与实践不能高度结合、信息技术技能不足、专业素质与社会需求不吻合等方面的就业缺失能力,已经成为阻碍智慧旅游发展、导致旅游人才供需失衡的瓶颈问题。因而,依托现代信息化技术不断提升智慧旅游人才的就业能力来解决瓶颈问题是至关重要的。
鉴于此,本课题以“基于‘扩容·提质·强服务’三年行动背景下江门市智慧旅游人才就业能力提升的思路与对策”为主要研究目标,结合当前智慧旅游的发展趋势以及江门市的侨乡特点,以现代信息化技术在智慧旅游中的应用为依托,研究“扩容·提质·强服务”大背景下,智慧旅游对高职院校旅游人才的需求点,通过信息化视角重新定义“专业型”、“应用型”旅游人才,探索提升智慧旅游人才就业能力的有效对策。
二、江门市智慧旅游人才发展现状
在教育部的大力支持和国家旅游局的积极引导下,我国的旅游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2]。以江门市为例,据统计,江门全市持证的导游人数约2310多人,但是优秀导游和高级导游的人数较为匮乏。随着“智慧旅游”成为我国旅游业新的增长点,我国旅游业加快与信息技术融合发展,从传统服务业向现代服务业加快转变[3]。经过调查研究发现,目前江门市各高校开展的课程,培养目标多定位于旅游行业的管理人员,教学内容滞后于智慧旅游的发展。随着旅游信息化的建设,要为游客提供“智慧旅游”的体验,部门高校和旅游企业,开始向智慧型转型。
三、旅游专业人才在智慧旅游发展中面临的就业挑战
(一)职业生涯规划不清晰,职业发展目标缺失
目前大部分应届毕业生没有做过职业生涯规划,或者对于自己未来职业的认知,仅仅局限于在大学期间职业规划课程中所学的内容,对就业形势和就业环境没有深入的认识,对于市场上需要什么样的旅游人才没有概念,不清楚求职岗位的实际情况。
(二)学生自我提升意识不足,就业环境认识不清
刚刚步入大学的学生,部分学生有较为明确的目标,但是,更多的同学对未来比较迷茫,没有清晰的职业规划。大学学习是相对自由和自主的,很多学生进入大学开始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平时对于社会环境、就业形势、行业发展动态、岗位需求等缺乏关注,对工作世界不了解,对就业竞争力不了解,最后迷失在求职大军中。
(三)课程学习以理论为主,实操性锻炼平台较少
在学校的课程设置中,旅游专业课程多集中为导游基础知识、旅游政策法规与职业规范、模拟导游实训、茶文化与茶艺、旅游营销实务、餐饮综合实务等,虽然课程的设置中也有涉及实训、实物类课程,但是课程内容上信息化技能不足,学生进入企业实训的机会较少,学生进入社会后,不了解岗位工作的实际操作流程,过于理想化,在就业时面临一定的挑战。
四、江门市智慧旅游人才就业能力提升对策的活动成效
首先,要通过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更好地帮助和引导学生找到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和职业目标,带领学生不断进行自我探索、挖掘个人职业兴趣,不断提升职业能力。其次,鼓励学生要充分了解就业政策,对学生进行实践经验的培养,使学生充分了解岗位的具体情况,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减少学生盲目就业的情形。通过实务课程,带学生走入景区、走入企业,了解现在智慧型旅游发展的趋势和对就业人员能力的要求。第三,优化课程设置,进行跨学科知识学习。应加强对旅游基础知识的学习,如历史、地理、民族等,特别是江门市深厚的侨乡文化;加强法律法规知识的学习,了解国家、广东省、江门市现行的旅游政策,旅游行业的专业规章制度;加强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在课程设置中增加更贴合“智慧型”服务的实操环节,比如网上查询产品、预定产品、网上报名和付款等功能,可以增强学生对信息化操作平台的认知。第四,职业心理素质是不容忽视的一种职业素质。要通过心理访谈等帮助毕业生消除彷徨、建立良好的就业思想。增强社会服务意识,进行就业价值观教育,有职业敏感性,能够积极适应旅游行业的发展。
基于“扩容”,从经济社会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和就业的视角考量“扩容”政策,高职院校可以吸收更多专业+技能的“双精准”人才,储备旅游就业人才。助力江门市智慧旅游人才的就业能力得到提升。
基于“提质”,高职院校可紧跟当前现代信息化技术的时代背景,为智慧旅游人才的发展搭建学习跨学科综合知识、现代信息技术和提升营销能力的平台。助力江门开发高品质、智慧型、强服务的旅游项目。
基于“强服务”,搭建学校、政府和企业多元共建共享的联系平台,在信息化的冲击下,提升智慧旅游人才的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助力优化智慧旅游行业的供需关系。
五、小结
在信息化时代,从知识、技能和素质三方面提升旅游人才的就业能力,发挥“专业型”、“应用型”旅游人才的作用,加强新媒体宣传、网络营销、大数据分析等信息技术技能。 因地制宜发展江门的侨乡旅游,为推动江门建设旅游强市、创建中国国际特色旅游目的地和全域旅游示范区培养旅游人才,创新发展江门高品质、智慧型、强服务的旅游项目。
参考文献:
[1] 林柏杰.浅论侨乡地区旅游从业人员培训和教育面临的问题和对策——以广东省江门市为例[J].鸭绿江(下半月版),2015(4)
[2] 傅远柏.《旅游法》实施形势下旅行社行业发展策略分析[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4(16)
基金项目:2021年江门市基础与理论科学研究类科技计划项目——基于“扩容·提质·强服务”三年行动背景下江门市智慧旅游人才就业能力提升的思路与对策(编号:2021030101060004144)